大家好,我是吴师兄。
随着提前批陆陆续续的开展,秋招也基本上算是开始了,所以最近有不少小伙伴挺焦虑的:
问题很多,但总结起来就两个字:
焦虑
,展开来说就是
不确定性
和
竞争压力
。
虽然环境相较去年有所好转,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轻松拿到理想的 offer,特别是有些同学可能会因为错过提前批而感到沮丧,认为自己已经落后于人。
然而,
提前批只是秋招的一个部分
,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虽然一些大厂的提前批已经接近尾声,但大部分公司仍在招聘阶段,许多中小型企业甚至尚未开始。
因此,
不要因为错过了提前批就放弃希望
。秋招的主场还在后面,只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仍然有大把机会等着你。
其次,很多同学在秋招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
如何及时获取招聘信息
。实际上,除了常规的招聘网站,还有很多其他途径可以获取招聘信息。例如:
-
校园招聘平台
:这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招聘渠道,很多校招岗位都会优先在这里发布,建议大家密切关注。
-
社交媒体
:LinkedIn、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也有大量的招聘信息,尤其是一些小众岗位或内推机会,往往通过社交媒体传播。
为了提高效率,建议大家每天定时整理和筛选招聘信息,记录下每个公司和岗位的投递截止时间,避免错过机会,目前有些机构也会专门整理这些信息,可以微信搜一搜获取到这种表格。
在确定了目标公司和岗位后,接下来就是如何高效地准备面试。
目前互联网公司技术岗招聘的时候主要考察两方面:
1、
计算机基础,即计算机原理、网络、算法、数据结构这些
2、
专业技能知识
在校招和社招中,这两者的比例会有所调整,大致上可以这么说,校招寻找的是那些基础好的同学,他们具备更强的可塑性,方便培养成为公司的骨干中坚力量,所以关于计算机基础的考察是重点;而社招寻找的是那些能快速干活的同学,他们能尽快的熟悉项目,能给公司带来收益,所以关于专业技能知识的考察是重点。
简单来说:
校招:
计算机基础(90%)+专业知识(10%)
社招:
计算机基础(20%)+专业知识(80%)
可以看出,无论是校招还是社招,计算机基础都是必考的内容,因为对于程序员来说,计算机基础就相当于是内功心法,而专业知识相当于外功,如果内功修炼的不扎实,那么很可能走火入魔,也就是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
至于很多同学在意的实习经历,它是个加分项,不是个必备项,多花点时间准备八股文和刷题,比一个短期的实习经历有作用的多。
然后可以适度调低期望值,扩大求职范围。
在准备秋招的过程中,很多小伙伴往往会把目光集中在那些热门的大公司或者知名岗位上,但竞争往往也是最激烈的。
适度调低期望值,扩大求职范围
,包括考虑一些二线城市或者规模较小但发展潜力较大的公司,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
最后,考虑到今年的算法题越来越难,因此在每周六日常直播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