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原文(来源:国新网)
10月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副主任刘苏社、赵辰昕、李春临、郑备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除现任党组成员、副主任(兼职)相里斌外,主任和其他副主任悉数出席。
发布会,郑栅洁介绍: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展现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信心决心。
9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今天,我就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向大家做个通报,之后和我的四位同事一起,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我先通报2方面情况。
一、关于当前经济形势
我们认为,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实际,要做到全面客观冷静,看宏观全局、看发展态势,既要看当下,也要看未来。
从宏观全局看,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民生保障不断加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取得新的积极进展,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可以用“稳”和“进”两个关键词来简要概括。“稳”主要体现在经济大盘上。
生产供给方面,农业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工业增长较快,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带动性强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31.3%、26.6%;服务业增势平稳,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4.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9%和7.7%。
市场需求方面,投资消费持续增长,事关长远、支撑可持续发展、有利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投资增长9.1%,比整体投资高5.7个百分点,“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效明显,近期汽车、家电产品销量回升较快,预计9月份主要厂商乘用车零售量比上月增长10%。前8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6.9%。就业物价方面,就业形势稳定,前8个月城镇新增就业944万人,同比多增2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其中8月份上涨0.6%。“进”主要体现在结构优化上。
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前8个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7.6%,三大需求结构更趋优化,一些重点领域也在不断优化、不断突破,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经济大省有效发挥挑大梁作用。在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效、成绩、亮点的同时,我们也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2%,低于去年。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弱、债务负担重,近期普遍实施降息,国际市场波动明显,全球贸易保护加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这些都会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对我国产生不利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三季度以来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波动,有些行业“内卷式”竞争,有些企业还不适应优化升级或转型发展变化,有的增产不增收不增利,有的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大。
综合分析,从发展态势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随着各项存量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特别是增量政策出台实施,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较快,股票市场回暖上涨,“十一”假期市场消费旺盛。我们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二、关于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工作考虑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我们既重视发力解决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更关注、更重视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揽子增量政策体现了三个“更加注重”,就是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更加注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些政策的谋划制定,也体现了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锚定全年目标任务,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努力激发更大发展潜能。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营主体和社会关切,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三是坚持系统施策,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股市、就业、民生等各领域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合力。四是坚持长短结合,统筹做好今明两年政策的衔接,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顺利收官。
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是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要提高针对性和精准性,增强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具体来说有五个“针对”。
一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
,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二是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
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
三是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是针对楼市持续偏弱
,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五是针对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
,出台有力有效系列举措,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和各部门、各地区一起,全面贯彻、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打通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也为明年“十四五”顺利收官乃至“十五五”良好的开局打好基础。
总台央视记者:
您刚才在开场白中介绍了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等领域,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哪些具体举措?
郑栅洁:
您提的是一个很系统、很综合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大家近期特别关注的问题。刚才我已就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主要考虑作了通报,下面我就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举措作个介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加力提效实施宏观政策
一是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财政税收、货币金融、投资消费、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的统筹协调和系统集成,强化政策工具协同创新,把握好政策实施的时度效,放大政策组合效应。要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加快支出进度,加大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要加力支持地方开展债务置换,化解债务风险。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为经营主体投融资、宏观政策实施等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近期已经出台实施降准降息等政策,其他金融政策也在积极推进。
二是加快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300多项重点改革举措,目前各项任务正在逐项有序推进落实。我们将加快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比如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等。同时,加大引资稳资力度,进一步扩大自主开放,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出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实施更加开放的过境免签政策。
三是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用好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提升各领域政策目标、工具、力度、时机、节奏的一致性和匹配度。政策出台前,要经过一致性评估进行充分论证;政策执行或调整时,要与宏观政策取向持续保持一致;政策落实后,要对政策效果及时检视评估,整个过程中与宏观政策取向不一致的要及时调整或暂停执行。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在消费方面
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具体有三点。
一是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国庆前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要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等。
二是结合“两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不仅有利于释放需求潜力,更有利于促进节能降碳、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目前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配套实施细则全面出台、资金全面下达、政策全面启动,乘用车零售量大幅回升,家电销售额由降转升。我们要加大相关政策推进实施力度,推动商品消费持续增加。
三是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这也是社会现在普遍关心的两个“一老一小”的问题。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要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