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底线思维  ·  这部春节档电影的意义,被严重低估了 ·  2 天前  
幸福东台  ·  刚刚,东部战区海陆空接连发声! ·  5 天前  
幸福东台  ·  刚刚,东部战区海陆空接连发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你就是行走的垃圾”:蓝鲸死亡游戏怎么杀死你的孩子?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5-27 21:00

正文

◆ 蓝鲸死亡游戏至今或已导致100多人自杀


◆ 在主使者菲利普·布德金眼里,游戏参与者都是“行走的垃圾”,且他们“乐于去死”,他只是在帮助“清理社会”。


◆ 俄罗斯调查委员会高级官员安东·布雷多介绍:这个人从未与他人建立过联系,突然他发现自己能主宰别人的意志和生命。“布德金被捕后,依然沉浸于‘上帝’模式之中,他觉得自己是不可触碰的。”


◆ 2016年俄未成年人自杀率增长近六成,其中不少自杀的青少年都在参与蓝鲸游戏。


◆ 蓝鲸游戏可能正流入中国:

近日,湛江市公安局网警支队网上巡查发现,有网民组织“蓝鲸自杀游戏”QQ群,群成员500人,群组聊天内容煽动群成员进行各种各样自残任务,直至自杀。经查,该群主徐某某,17岁,湛江麻章人,为湛江某学校在读学生。其供称目的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并留在群里。目前,该案嫌疑人徐某某因触犯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三宣扬极端主义罪被刑事拘留。


◆ 针对蓝鲸游戏对青少年存在的不良诱导情况,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已采取应对措施,加强游戏预警处置工作,截止目前共清理涉“蓝鲸”游戏相关内容1300余条


文丨马晓燕 胡晓光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 新华国际头条"(interxinhua),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最近,如果你在任何虚拟平台或社交媒体看到“蓝鲸”“4:20叫醒我”等相关字样,请务必高度警觉——这是一个发源于俄罗斯的网络死亡游戏,蔓延全球,极其危险。


至今或已导致100多人自杀,可能正在流入中国。



游戏过程极度黑暗,参与游戏者在50天内被邪恶的心灵操控术蛊惑洗脑,或教唆他人自残自杀,或自己走上自残自杀的道路。


孩子玩这种游戏  首先是陷入绝望,然后是恐惧失去亲人。


目前,已有17名俄罗斯青少年因加入蓝鲸游戏而自杀。



近日,蓝鲸游戏的创始人菲利普·布德金被俄罗斯警方逮捕,并关押在圣彼得堡的克列斯特监狱。


调查人员曝光了一段与他的访谈对话,谈及“为何设计这个游戏”“如何操控游戏参与者”,布德金的陈述震惊了所有人。


1



布德金,现年21岁,俄罗斯人,外形冷峻。



对于设计并操控蓝鲸游戏,布德金供认不讳。


俄罗斯警方估计,参与蓝鲸游戏并实施自杀的青少年多达130人,其中多数为女性。


但布德金否认这一说法。他说只有17人参与蓝鲸游戏并实施自杀行为,另外还有28人准备终结生命。


在他眼里, 蓝鲸游戏的参与者都是“行走的垃圾”,并且他们“乐于去死”,他只是在帮助“清理社会”。


“我的确在做那些事情。别担心,你会明白一切。 每个人都会明白。他们死得高兴。我给了他们在真实社会不曾拥有的:温暖、理解、联系。


据《每日邮报》报道,自布德金被关押以来,监狱方面收到大量年轻女孩写给他的求爱信件。


心理学家维罗妮卡·玛秋希纳说,这些女孩多数缺少父母关爱,一旦布德金通过网络给予她们所需要的关注和心理支撑,她们很容易对对布德金萌生情愫。



“他们当中有些人我只是简单进行了沟通随后自杀了,我对他们没有直接的影响。”布德金辩说。


“这个世界上有人类,同时也有一些‘行走的垃圾’、对社会没有任何价值的存在、甚至会危害社会的存在。”


“我是在把社会里的这些垃圾清理掉。”


“(游戏)始于2013年,我创办了F57(在线)社区。关于这个主意我之前已经想了5年。我觉得有必要将正常(人)与垃圾区别开。”



“游戏一开始,你就要执行任务,介绍你自己,与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大家都知道谁是谁。然后我给一个人打skype,让她对我着迷,进而了解她的生活,随后我才会做决定。”


“到某个阶段,需要让参与者熬夜不睡觉,(这样,他们的)心理会变得更加容易被感染和影响。没想到,这个主意后来成了流行趋势,居然有很多模仿者,这让我很郁闷。”



俄罗斯调查委员会高级官员安东·布雷多告诉媒体,布德金非常懂得动用何种手段达到目的。


在学校期间他是个不友好的人,母亲由于上班太远,很少有时间陪他。


“他与伙伴们经常有冲突,学习方面表现不佳,课后他就泡在网上。”


“他妈妈早晨5点离开家,很晚回到家,给自己和儿子弄点吃的,仅此而已。他妈妈说,他甚至都不出家门。所以,这个人从未与他人建立过联系,突然他发现自己能主宰别人的意志和生命。当他把那些孩子们推向自杀的时候,他告诉他们不要害怕,‘在天上,我会把你们都收编起来’。”


布雷多说:“布德金被捕后,依然沉浸于‘上帝’模式之中,他觉得自己是不可触碰的。”


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每年有80多万人自杀,还有相当多的人尝试自杀。自杀是15岁-29岁年轻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俄总统儿童权利专员安娜·库兹涅佐娃说,2011年到2015年,俄青少年自杀人数每年稳步递减10%,从2011年的728起下降到2015年的460起,但2016年急剧增加,达到720起,退回5年前的水平。


库兹涅佐娃说, 2016年俄未成年人自杀率增长近六成,其中不少自杀的青少年都在参与蓝鲸游戏。



俄专家也认为,俄未成年人自杀数量不断上升,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青少年心理未发育成熟,犯罪分子引导他们自杀的手段不断变化,更多是借助电信网络远程施加影响。


青少年自杀形势严峻引起俄政府高度重视。


俄国家杜马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立法保护青少年免遭有害信息影响,加强网络监管屏蔽违禁内容,并对未成年人开展教育工作,请儿童心理专家在青少年中开展系统有效的反自杀宣传。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警方在调查蓝鲸游戏过程中,总结了如下防范自杀建议:



一、设立网络“家长监督”服务,过滤危险内容。


二、监督孩子们上社交媒体的时间,不允许他们长时间沉溺在社交媒体。


三、不要不好意思破坏孩子的个人空间,要关心他们的朋友名单、群组和感兴趣的网页。跟踪照片。即使是无辜的蓝鲸也可能成为危险的信号。


四、如果孩子身体上出现割伤,这就是进行严肃谈话、看心理医生的理由。


延伸阅读:

警惕:“蓝鲸”自杀游戏传入我国!



一款名为“蓝鲸”的自杀游戏最近把中国的父母们吓出一身冷汗——这款起源于俄罗斯、让百余名俄罗斯青少年自杀的游戏出现在我国的网络上,并在各地悄然蔓延。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青少年由于自身遇到烦恼、感觉生活无意义而投身这款游戏中,经过精心设计包装的“蓝鲸”游戏,还让一些青少年感觉其“很酷”,带着好奇心进行冒险。

1

自杀游戏传入我国 网络传播戕害青少年



日前,一位忧心忡忡的家长拨通了记者的电话,表示自己的孩子小蔓近来沉浸在一款名为“蓝鲸”的游戏中,这款自杀游戏让孩子不能自拔,出现自杀的倾向。

小蔓今年11岁,在湖南南部一县小学读五年级。目前在玩一款叫“蓝鲸”的自杀游戏,有同学已看到她写遗书,手臂有自残的淤青,经常早晨4点20起床玩游戏,上课经常打瞌睡,期中考试成绩一落千丈。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进一步了解,初步判断小蔓已进入“蓝鲸”游戏的第四关,即在纸上画上蓝鲸,拍照给某人。经过检查她的手机,此前有手臂放在菜刀下的图片,每天有组织向她传送网络歌曲,下载恐怖电影,并在深夜瞒着家人观看。

记者了解到,“蓝鲸”游戏来自俄罗斯,参与者在10-14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 已经导致130名俄罗斯青少年自杀,近期传入国内。

参与者被要求 在50天内每天完成一个自残任务,包括在凌晨4:20起床、看一部恐怖片、在腿上划出刀口、不与任何人交谈等,最终在第50天时结束自己的生命。

公开资料显示,“蓝鲸”游戏目前已在国内不少地方青少年中开始传播——安徽省泾县公安局与老师和学生家长联手,将6名沉迷“蓝鲸死亡游戏”的中学生从“死亡游戏”中拉了回来;浙江宁波市警方从“蓝鲸”死亡游戏中拯救出了一名12岁的女生。四川巴中市南江县已有青少年参与这款游戏……

2

控制情绪恐吓威胁 不法分子趁机牟利



“蓝鲸”游戏的发明者花了5年的时间设计这个游戏,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程序使人筋疲力尽、绝望无助直至自杀。由于“蓝鲸”刻意造成神秘化色彩,处于脆弱懵懂期的青少年以为加入组织“很酷”,带着好奇心试图寻找,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牟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