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爱买房博主,我时不时收到读者来问,你怎么不写买房子的事儿了?
一来是,我觉得房价这几年很可能会稳住(或稳中有升),二来就是这事的必要性已经不需要讨论了,你想买的时候、有能力买的时候,去买就是了。
最近贝壳找房发布了
《
2019年女性安居报告
》
,分析了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南京、武汉、重庆、合肥、郑州、长沙、苏州、西安共12个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交易数据。
对2018年的6万多笔房产交易分析后发现,
47.9%的买家是女性。
相比之下,2014年时该比例仅为30%左右。
47.2%的比例已经说明,生活在大城市的女孩子们,几乎人人都有买房计划,随时付出行动。
从2014年到2018年,也就不过短短四年时间,从这一个点可以看出来,大家对婚姻、自立、发展的想法,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你不跟上,才会真的被时代抛弃。
《礼记·内则》里面讲,
“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意思是说,娶过来给儿子当媳妇的女人,不能有属于自己的财物、牲畜、器物,她也不能自作主张出借或赠送财物给他人。
因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女人不是人。
她是物,物当然不需要产权,不需要拥有自己的东西和权力。
在我小时候,也常听人讲,你家生的是女儿,你父母轻松了,那种两个儿子的家庭可苦了,要买房子留资产给他们。
当我工作第一个月,爸妈就过来给我买了房子,当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必要的”。
等过了几年,我买自己的房子的时候,仍然有些碎嘴的人在旁边讲,这下更要嫁不出去了,谁敢娶你?
WHO TM CARES 他们口中那些人?
又过两年,朋友圈里这样讲话的人已经销声匿迹了,所有人持有一致观点——女孩子能买房子就要自己买房子。
从“不能有”到“没必要”,用了几千年;从“没必要”到“能买就买”,也就几年时间。
很简单,
只要是一个想要立住的人,就应该在漫长的一生中不断获取资源,特别是那些能够持续并且自我生长的资源,人脉、作品、生产力、股权、房子……
别说房子不能生长哦,它真的能。
因为房子有产权,意味着你占着这个城市的这个地段,只要这里的机会价值在往上走,你的产权就在生长,在增值。
女孩在这方面的意识,同样在加速清醒。
我的粉丝群里,有个姑娘说,跟男朋友到了谈婚论嫁阶段,男朋友买了房子,但是把所有的钱全部拿去买房了,就希望她能够出装修,“因为结婚你也要付出的啊,我已经实在没有了。”
听到这个,觉得站在男生的角度看,逻辑也很顺,似乎要求也很合理。
结果群里大家本能地群起攻之,一致反应:不写你名字,就别给他装修。
逻辑是逻辑,利益是利益。
他的钱买了房子,都变成了产权。却要她的钱去付装修,就只能变成消费。
不是说诅咒他们将来离婚,而是凭什么你的钱有机会增值,而我的钱只配折旧完了呢?
何况那是个小城市,买套房子一百来万,男生出个首付也就30来万。
现如今随便装修也要花个20万吧,她若把这钱出了,还不如问自家父母再要个几万,自己付首付买个单独的房子好了。
何苦战战兢兢地问他要加名字呢,真这么花钱,过几年外人都道她真没有付出过呢,“房子都是他婚前买的”。
你的钱和我的钱,都是钱,我才不要让我的钱化成了一滩水。
而且你们想过没有,“买房”是最容易达成两性平等的一个领域。
不管读书、考研、工作,女生天然就面对歧视。
何况许多优秀女生还特别愿意选择体制内工作,这就是一种晋升困难,赚钱又少的行当,努力也未必有结果。
买房子,倒是公平的,开发商不管你是男是女,收的钱是一样的 。
还有,千万不要以为,她们是因为嫁不出去,才无可奈何自己去买房的哦。
更不要以为,她们赚了钱住在自己的大房子里,会空虚寂寞冷。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时尚博主黎贝卡,买了套230方的房子,完全为她自己所用的时候,有男读者来留言:
住这么大房子,她会很空虚吧。
这样说话的人都很差劲,他告诉你,女孩即使有钱没爱情也是不开心的。
他太不了解我们了。
在他的想法里,男人只要有钱,就怎么样都爽,女人是另一种动物,就算有钱没爱也不行。
所以他们觉得《都挺好》里面,石天冬是开心的,有个小饭店,自得其乐;柳青是开心的,有豪车开,随时有美女可在一起。
就以为明玉是不开心的,她缺爱。
只有最后辞了职,守着小石和她爸,她才是圆满的。
错,现实中的明玉,不要太爽哦,而且根本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去鸟她的原生家庭。
她也会住着大房子,开着好车,空了去说走就走的旅游,在纽约、巴黎、大溪地,随时喝醉了撩当地的石天冬。
空虚?
不存在的。
前两天有个知乎问题下的答案被喷上了微博热搜,问题本身就很冒犯——
为什么很多男生不喜欢女生旅行。
两个直男的答案,也是槽点百出。
但你仔细读上下文,他们其实在说的是一种特定情况,大概就是我之前在《女孩的自视甚高,都是从虚假努力开始的》那篇里写的情况。
他们Diss的是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