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感器层面的
大数据
爆发年代,伴随
万物互联
、
大数据
、
云技术
、
超级计算
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
智能
化时代已经慢慢到来。
这一年我们明显感觉到从“
万物互
联
”逐渐走向了“
万物智能
”的时代,虽然这个“智能”才刚刚开始。
那么,“万物智能”意味着什么?
邦哥的
理解是
:早晨起床窗帘自动打开,牛奶自己煮好,家里的食材没有了,冰箱能自动订购,无人驾驶汽车自动来到门前等待主人......这还不够好,牛奶突然没有机器自动换成咖啡或者豆浆,今天的阳光过于刺眼窗帘只是半开着......这是多么惬意又人情化的生活。
而实现这一切只有硬件之间的
联网
还远远不够,它们需要有一颗与人类一样的“
大脑
”去理解场景,这是物联网的最高境界——
人工智能(
AI
)的互联网
。
简言之,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就是让所有的智能设备包括车、各类智能家居等硬件设备装上专用的芯片和系统,即
装上大脑
。
最近邦哥拜访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地平线机器人,就是做这个“大脑”的。
“我们希望把深度学习、深度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算法与硬件平台相结合,让这些电子设备具备一些AI功能,能在生活中变得更聪明一些,其中包括
感知
、
交互
、
理解
、甚至是
决策
”,地平线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软件副总裁
杨铭
这样告诉邦哥。
而万物在实现智能、感知、理解前,“需要满足:首先是
传感器
技术,无论图像、语音、还是对话都需要传感器很好地接收信号;其次是
算法
的研发,能够快速地在一定成本允许下把功能实现;
之后
才有交互、理解,但这部分技术并不成熟,”杨铭表示。
豪华的创业团队
▲
地平线机器人团队成员
创始人余凯:创业之前,他是
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
(IDL)的创立者和负责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曾在百度
领导
了
语音识别
、
图像搜索
、
百度大脑
、
百度无人驾驶
等项目。
联合创始人兼软件副总裁杨铭,
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院(FAIR)创始成员之一,曾在Facebook 负责
DeepFace
项目。
联合创始人兼算法副总裁黄畅,曾担任百度
主任架构师
,长期从事
计算机视觉
、
机器学习
、
模式识别
和
信息检索
方面的核心算法研发。
联合创始人兼硬件副总裁方懿, 曾任
诺基亚
大中华区研发副总裁,并带领团队设计、研发和推出诺基亚历史上最成功的智能手机
Lumia520
。
团队的豪华往往意味着他们
资源丰富
,
视野宽阔
但不缺乏该有的
敏锐
和
拼搏
,以及明确的创业
目标
。
所以,打开地平线机器人(
Horizon Robotics
)的官方主页,我们可以发现“定义万物智能”几个显眼的大字,字里行间折射出了这家公司的
定位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
芯片
、
系统
和
软硬件
平台,让世界所有的设备(
例如家居、汽车、玩具和服务机器人
),具有从
感知
、
交互
、
理解
到
决策
的智能。
地平线机器人成立于
2015
年6月,公司在北京、南京、深圳设有研发中心和商务运营团队。
目前已获得
多家
全球著名投资机构
以及
创新工场
、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
Yuri Milner
的投资。
从定义“万物智能”看地平线机器人
去年6月成立的地平线机器人针对B端用户,在
车
和
家
的场景应用上已经推出
两款OS
——面向智能家居的“
安徒生
”平台和面向智能驾驶的“
雨果
”平台,硬件开发者基于这些平台可以开发比如语音、图像等各种各样的应用。
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的结合是“安徒生”平台的一大
优势
,搭载“安徒生”的智能家居具备感知、交互与控制的核心智能。科沃斯扫地机器人是“安徒生”平台的一个代表性应用,同时地平线机器人与国内家电巨头
美的
合作研发了智能空调。
采用了
安徒生平台的家电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自动识别用户、感知用户距离、学习用户习惯,并自主做出决策及调整。
值得一提
的是安徒生平台不仅可以适应
单人
环境,还可以针对
多人
自主做出相应的决策。关键这一些都可以在本地完成。
凭借团队在机器学习方面的扎实功底,地平线机器人广受业界关注的是其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目前其已发布可以在真车上同时实现
行人/车辆/车道检测
的ADAS产品。
这个系统
的亮点在于能够比较精确和稳定地检测车、人、复杂路况、实时检测、跟踪等各种状况,并对可能发出的碰撞危险进行预警。
而对于ADAS产品的落地,则是地平线负责算法研发,放到硬件平台上去实现,做出一个跟驾驶相关、安全相关的模块,之后与车厂或零部件厂商合作,最终推出产品。
目前,地平线机器人团队成员有
100
多人,包括了算法团队、硬件团队、软件工程团队以及芯片团队,而据杨铭介绍,
75%
以上人员集中在技术研发地工作上。
神经网络芯片成为进入智能化时代重量级入场券?
从地平线目前的
商业布局
来看,它更多的是一家面向智能家居和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并非一家芯片供应商,但从其团队结构以及解决方案背后的技术(
主要负责算法、芯片、及系统
)来看,地平线一开始就布局了
神经网络芯片
。
作为智能硬件基础中的基础——
芯片
,目前市面上存在
两大类
:一类是基于
X86
、
ARM
这样CPU全部
通用
芯片;另一类则是非常
专用
的芯片,比如
H264
视频编码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