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自主上半年表现靓丽,带动公司业绩继续高增长。
公司自3Q16以来营收加速增长,主要由吉利、广汽自主、上汽自主等一线自主贡献,其中3Q16-1Q17三个单季的营收增速分别达到了41%、48%、48%,远高于此前10%-20%的增速。2Q17公司营收在乘用车销售平淡的情况下继续高增长,增速为33%。1H17吉利、广汽自主、上汽自主销量分别增长89%、50%、83%,最终拉动公司营收增长40%。分产品来看,内饰功能件营收增速最快,达到了71%;其次为锻铝控制臂,增长38%;减震器和智能刹车系统产品分别增长20%和4%。
毛利率受产品结构变化带动稳中略降,净利率受费用率下降和政府补助增加影响略有提升。
公司1H17毛利率与去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在产品结构变化、年降和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同比小幅减少1.1PP达到29.9%。具体来看,内饰功能件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减少1.4PP为25.4%,但营收占比提升4.2PP,达到46.2%,成为公司1H17综合毛利率小幅减少的主要原因;减震器和智能刹车系统产品毛利率分别小幅提升0.4PP达到35.0%和45.5%;锻铝控制臂毛利率提升1.4PP达到23.8%。1H17公司三项费用率下降1.1PP,主要受管理费用率下降1.3PP带动;政府补助为0.54亿元(主要集中在2Q17),上期为0.20亿元,同比也有所增加。最终公司1H17净利率提升0.4PP,为16.6%,其中2Q17为18.3%/+1.9PP,1Q17为14.8%/-1.0PP。
短期继续绑定强自主实现快速成长,中长期通过海外市场和汽车电子业务拓展市场空间。
凭借领先的研发和生产优势,公司未来将持续配套吉利等强自主新车,单车价值量也有望增长。公司此前公布首个并购意向,希望借收购主营底盘业务的福多纳,夯实底盘系统布局、增强客户粘性。同时公司获通用全球同步研发订单,验证其全球竞争力,未来将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上半年公司定增资金已到位,年产150万套的IBS项目和年产260万套的EVP项目将加速落地。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研发实力较强,其中EVP作为公司的第一个电子项目已投产,并进入第二代产品时期,IBS项目进入路试阶段,预计2018年小批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