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亿市值解禁之日,视觉中国暂关网站,彻底整改。
一夜之间,“视觉之王”掉进了版权“黑洞”,股价12日开盘跌停,20亿市值灰飞烟灭。
天下苦其久矣。
这一次,众人终于找到了王的破绽,大有要看“视觉之亡”的架势。
视觉之妄
国家版权局12日表态,各图片公司要健全版权管理机制,规范版权运营,合法合理维权,不得滥用权利。
公司创始人柴继军虽第一时间回应质疑,公司亦两次致歉,但都收效甚微。
舆论怒火难平的根源是,问题已非“一日之寒”。
上证报去年9月曾发布《“视觉中国”,王者还是贡臣》等系列调查报道,当时视觉中国在回应公告中表态:
“公司衷心希望在尊重版权的共识下……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
然而“黑洞”事件暴露出,半年过去了,视觉中国从未改变。
视觉中国栽了,坑是自己挖的,是从公司决定靠“维权创收”那一天就开始挖的。
导火索昨天点燃,视觉中国声称,购买了黑洞照片版权,如使用需要付费。
该消息从11日上午开始在网上发酵,中科院院士表示,黑洞的照片一旦发布了,就是全世界都可以使用的;
黑洞照片版权方欧洲南方天文台随后“直揭老底”,称视觉中国从未与其联系,更无权出售黑洞版权牟利。
更令人错愕的是,有人发现,连国旗、国徽的图片版权也成了视觉中国的产品。
还有什么是它不敢卖的?
!
于是乎,共青团中央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格力电器、贵州茅台、海尔、阿里健康、小米商城、长虹、携程、腾讯游戏、淘票票、TCL、网易、新浪财经、两面针、苏宁易购、来伊份、芒果tv、红星美凯龙、合生元、海信空调,还有不少演员明星……
纷纷截图为证,视觉中国未经公司或本人授权,就将其商标或照片版权据为己有,甚至向演员本人发律师函要求收版权费。
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三大官媒亦罕见同声共讨此恶劣行径,怒怼“视觉中国已激怒中国”。
而上一个拥有同等待遇的,还是权健集团。
有人评论,视觉中国这事儿,充分验证了:
你若想被爱,就要先去爱人;
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去关心别人;
你若想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多行不义必自毙”,从来都是这个道理。
视觉之“亡”,是垄断之殇
公司虽没害命,但是谋财的姿势,吃相难看。
“黑洞”事件很简单地证明,这里头压根没视觉中国什么事,它只是欺世盗名,习惯性地蹭了个热点挖了个坑,等待事后去找一批不太懂行的对象,收点“版权费”——总有人会上套的。
视觉之“亡”,在于它只向外看,不向内看。
公司2017年就用上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一套先进的“鹰眼”系统,专业寻找侵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说公司律师函也都是一沓一沓打印好的,每天填上抬头就可以发向祖国各地。
然而,这套高科技武装却没有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网站上挂出的图片是否都是自己有权销售的。
视觉之“亡”,亦是资本之殇
在业绩压力与解禁诱惑下,商业底线一旦被逾越,好生意反而会变成坏生意。
五年前,视觉中国凭借在中国市场代理全球第一大图库Getty的图片生意,并借壳远东股份登陆A股,按照股份锁定承诺,廖道训、吴玉瑞、吴春红、柴继军、陈智华、李学凌等10名一致行动人,持有的上市公司55.39%股权(3.88亿股),将于2019年4月12日解禁,解禁的市值规模逾100亿元,公司当前股价较当年入股价格已有超过400%的收益。
不过解禁并不等于马上能卖,由于视觉中国2018年年报未发布及需要做减值测试,上述股份需要在10名一致行动人履行完业绩承诺后,才可解禁转让。
视觉中国预约披露年报日期为2019年4月26日,届时巨额市值的流动性将真正释放。
上述一致行动人的不少股权还处于质押状态。
如柴继军本人截至3月8日持有公司总股本的7.10%股权,质押了78.38%,占公司总股本的5.57%。
为了这个业绩对赌与资本把戏,视觉中国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尤其热衷“维权创收”,并为之付出了深远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