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OPSHANGHAI
盘点上海超新超小资美食生活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涵江时讯  ·  早安!涵江! ·  2 天前  
涵江时讯  ·  早安!涵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POPSHANGHAI

生意损失几百万,却开出了一个亿复古仓!

POPSHANGHAI  · 公众号  ·  · 2021-06-02 18:35

正文


2020年年中,在小红书火出圈的 宝藏复古空间「一个亿复古仓」,不仅是中古家具控的天堂,还被称为魔都的“哈瓦那”,吸引了无数客人专程前来打卡。 置身其间,仿佛一秒穿越到60年代的美式复古街头。足不出“沪”,就能拍出“假装在国外”的时髦大片。

这座宝藏复古仓,位于上海南部郊区1958年建立的老厂区内。刚开业时,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又赶上疫情来袭,几乎无人问津。2020年疫情逐渐稳定,仿佛一夜之间, 「一个亿复古仓」突然刷爆小红书,成为人见人爱的网红打卡地, 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参观朝圣。

这里不仅摄影博主眼中的“哈瓦那”,也是中古家具控的天堂。

亲手将这片偏远废弃厂房改建成宝藏复古仓库的人,是位 热爱Vintage文化、醉心设计的上海男青年——吴成文(Double) 。也许和大多数人想象的美好故事不同,Double的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做生意赔了几百万,卖掉房子才有了「一个亿复古仓」的诞生!

「一个亿复古仓」的名声早已传遍上海滩,
但空间背后主人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今天,重新走进一个亿复古仓,
和主理人Double聊一聊这座宝藏仓库诞生的故事。




“渣房”改造魔术师

将复古生活方式贯彻到底



出生于上海老卢湾区的Double,是个不折不扣的复古迷。在魔都的复古圈也很出名。从复古车爱好者到中古家具买手,再到现在闻名于魔都的「一个亿复古仓」主理人, Double一直在竭尽所能地以自己的方式推行复古文化

老卢湾的成长经历,让他 从小接触到许多红木家具、西洋古典家具以及ARTDECO风格的老物件, 培养了他对于复古事物的兴趣。
大学从汽车工程专业毕业后,Double进入了一家日本公司,做工业机械相关的技术工作,其间有了许多出国机会。受过工业设计启蒙的他,自然对国外那些汇聚工业设计精华的老爷车着迷。

随后, 他开始创业做起了二手超跑生意 。他非常迷恋国外那些50,60年代的老爷车,比如凯迪拉克的“火箭”、保时捷964、901、第一代的911...... “那个时代的汽车是最美的,都是不惜血本和人工所打造的。现在的设计,少了以前的那种美感。”

因为喜欢老爷车,Double开始关注50,60年代的老电影,慢慢从电影中品出了中古家具的美。 “那个年代的家具突破了工业设计原有的框架,伟大的设计师们创造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设计。”
由此,Double沉迷于家具研究,一发不可收拾。

<
Double的家

“当时预算有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在上海购置了一套户型比较差的滞销房。整体朝东,没有阳光直射;层高3.6米,高于一般住宅,但隔成Loft又太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对家的装修做了大胆地尝试。”


Double为此狂刷上百集国内外家装改造的节目,连续好几个月上网搜集灵感。 对自己住宅的装修,进行了大胆的设计和尝试。用常人不会去使用的工业材料,省去了50%的硬装开支,通过灯光、隔断将家里分出了多个功能区域:酒吧、咖啡馆、画廊。将房间内所有的窗户都改成落地式,还在室内增加了许多反光材质,极大程度将光线引入室内。3.6米的层高,将上层隔出约15㎡的储物空间,平时不太用的杂物都可以放在上面,既方便储物,又能保持下方空间的美观度。
Double的家
为了身体力行地实现复古生活方式,装修时不仅用到裸露的红砖和维多利亚风格的复古瓷砖,并且 家中绝大部分的家具和装饰物都是二手的中古商品
这一次拿自己家开刀的家装经验,为他后来打造「一个亿复古仓」奠定了基础。

创业赔400万,却赢了“一个亿”

他的创业之路比想象中艰辛坎坷


一个亿复古仓 改造前
“「一个亿复古仓」,并不是作为一位复古家具爱好者的闲情逸致,而是卖掉了一套房子,才开出这家店。” 从创业做二手超跑生意,到如今火遍上海的「一个亿复古仓」,Double所经历的一切,并不像我们想象中一样顺风顺水。
如今的一个亿复古仓外景
”一个亿“这个名字,取自大家熟知的小目标梗。Double想通过这个名字来引起大家的好奇和疑问。并通过“一个亿”告诉大家自己的小目标—— 为国内更多的空间,带去好的装饰品
“好的家具,就是一个空间中最好的装饰品。” Double如是说。

2017年,正当Double的二手超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之时。 惨遭合作方诈骗,损失近400万,努力了多年的创业成果戛然而止。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沉浸在后悔的情绪中。

Double回忆说:“这是一段很惨痛的经历,那段时间我一直处于低谷状态。被人钻了空子,利用庞氏骗局把我的本金全部卷走,损失很惨重,警察也没办法展开调查,最后只是归为经济纠纷,不了了之。”

在朋友和妻子的鼓励下,他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在装修滞销房的过程中,有了很多灵感,再加上多年的中古家具钻研与海淘经验,Double决定开一家复古家具店, 将自己的爱好融入到空间之中

为什么复古仓要开在远离市区的老工厂呢?
Double坦然地说,“开家具店需要很大的空间,我当然也喜欢市中心区域,比如法租界、老洋房。但在成本上, 市中心的租金开支过于庞大,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寻找厂房 。为了在细节展现复古的既视感,只能选择解放前或解放后不久建立的老厂房。 花了半年的时间,才找到现在的这间600多㎡的老厂房。

现在的「一个亿复古仓」,原本是建于1958年的上海碳素厂,这里见证了半个世纪的工业发展。木梁顶的仓库,不加粉饰的红砖墙,当这些呈现在Double眼前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曾在国外看到的工业产区和SOHO区,由原先破败的模样转变为设计师和艺术家Studio的场景。

2019年,这间废弃的厂房在Double的精心改造下焕然一新,成为了一家中古家具店——「一个亿复古仓」。在保留原有建筑肌理的基础上,只请朋友在建筑外墙进行简单涂鸦。 还特地找来许多复古老爷车,停在仓库门前,营造一种整体的复古氛围。 置身其中,竟有一种穿越到60年代好莱坞影片中的感觉。

厂房内部保留木结构房梁,并用进口鹿角灯加以装饰(鹿角是雄鹿头上硬化的骨质结构,每年春季自然脱落)。在完全挑空的空间中,主理人Double将大大小小远渡重洋的家具,乱中有序的陈列着,运用可移动屏风阻隔视野,不同区域的色彩相互映衬,一切都在自然呈现着古旧的美感。 要是想在这儿找到自己满意的单品,需要花一些时间来细心观赏。

通过这间仓库,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理解中古设计的魅力,这很让我欣慰。 甚至有些学习设计的客人,为自己终于能够亲手触摸和体验教科书上曾看到过的家具而喜悦。这些都令我感到开心。”
当提及一个亿复古仓对他的意义,Double感慨地说到,“ 开了这家复古仓,对我而言是一次重生。 以前的人生,都是用工作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有了复古仓后,是通过兴趣爱好去实现事业上的价值, 这是我所满意的生活状态。因此,用重生定义毫不为过。”

复古仓背后的纯白新空间

极简风格美出新高度



为了让好的设计品更直观的呈现在大众眼前,Double在复古仓后方,筹备了一个新的空间。原本破旧立方形盒子的建筑体,在他的改造下变为令人眼前一亮的纯白色空间,打造出一种包豪斯(BAUHAUS)风格——Less is more的极简主义风格,并在名字上也做了很好的呼应,命名为“DOUHAUS”。

<
“或许这就是我拥有的天赋吧,看到一样东西是就可以预见它未来的模样。初见这座房子,是非常破败的场景,没有草坪也没有水池,里面堆满了垃圾。但我所能看到的就是一个立方体建筑,就自然的想到了包豪斯风格的建筑。”Double如是说。

一些人无法习惯复古仓的的陈列方式,认为杂乱无章,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单品。 而DOUHAUS以实景展示的方式呈现,让家具成为点睛之笔,让人一眼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两个不同的空间,以互补的状态存在。”

复古仓和DOUHAUS中摆放的家具,都是由Double精心挑选,海淘回来的。一次在法国淘货的过程中,他遇到一位卖手,说了一句令他非常感同身受的话, “事物不是越变越好的,有时也会变差。” 涉足二手中古家具行业的Double,看多成千上万精美的中古家具,自然对今天市面上所供应的家具感到乏味,因而有了改良和重新设计家具的想法。 为了将自己对于设计的想法付诸实践,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品牌“Double R”。

他简洁有力地说: “鲁迅先生曾说过,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不一样,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这也是他的个人品牌“Double R”所想表达的理念—— Retro Revolution(复古革命) 。他希望将新的产品很好的融合在复古单品中。作为设计者,Double认为好的家具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所产生的,功能性尤为重要。 家具不仅仅要美观,还要好用。

Double展示自主设计品——暗藏玄几
Double兴奋地向我们介绍,他设计的一款“R椅”。这目前自主设计品中的一款热销单品。

“R椅”在色彩材质上向Pierre Jeanneret致敬,汲取了昌迪加尔椅柚木与藤编的经典用料元素。 两边的扶手以设计成R型,很好的呼应了“Double R”。椅背可以灵活旋转,能起到舒缓腰部肌肉压力的作用。还在椅腿加装了可活动的小部件,即使在不平的地面座椅也能稳定站立。

每把椅子都有一个专属的编号,还可以根据客户的生日去定制编码。

Double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将个性化的设计想法,付诸于家具设计当中。 做出装饰性强、实用,以及让空间更美的家具,来弥补现代设计行业的短板。 让好的设计走进更多普通人家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