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新国风
正本清源,复兴儒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新国风

欧阳修悼亡父:千古名文中的家教智慧 世代受益!丨原创

腾讯新国风  · 公众号  · 儒学  · 2017-04-02 09:08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腾讯儒学 ”关注我哦!


欧阳修四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在常人看来,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的孩子,肯定很难成才。但正是在欧阳修母亲郑氏的悉心教导下,欧阳修成就卓著: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百世师。那么太夫人郑氏是如何教育欧阳修的呢?在其父亲去世六十年之后撰写的千古名文《泷冈阡表》中,记载了太夫人郑氏对儿子言传身教的点点滴滴。



一、为官要正,以仁为本

欧阳观为官清廉而又喜欢布施、周济别人。爱结交朋友,俸禄虽少,但是常不以为意,将钱财都花费在接待宾客上,不让多余的钱财束缚住自己。在绵州为官三年,回来时别人都大量购买蜀地的特产回来挣钱,而欧阳观没有经营任何东西,俸禄也因为接待宾客花费殆尽。

做官不为发财,心中才能不为钱财等外物所迷惑牵绊。心中方能光明坦荡,为人才能不苟且,行事才有底气。一心为自己专营取巧的人,不可能真心实意为生民疾苦而操劳。

欧阳观在审理官府文书时,常废书而叹。原来是看到死刑案件,为自己不能替罪犯寻找一条生路而感慨。夫人郑氏觉得很奇怪,还可以为罪犯寻找生路吗。欧阳观认为:“为他寻求生路却无能为力,那么,死者和我就没有遗憾了,何况去寻求生路而又有可能办到呢!正因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认真推求而被处死的人可能有遗恨啊。常想为罪犯寻求一条生路,但仍不能避免误判死刑;偏偏世上的治狱者常作有罪推理而求置人于死地呢。”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已,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力量和德行。君子应该效法天地,厚德载物。 欧阳观的行为体现了儒者以仁存心的厚生情怀。据《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郑公(欧阳观)尝有遗训,戒慎用死刑。韩国(欧母郑氏)以语公,公终身行之,以谓汉法唯杀人者死,今法多杂犯死罪,故死罪非杀人者多平反,盖郑公意也。”父亲慎用死刑的观念,深刻影响到欧阳修日后宽简行政的政治思想。这就是好家风带来的好结果。



二、为人要孝,以情为主

太夫人刚嫁到欧阳观家中时,欧阳观守母丧期满。岁末祭祀常痛哭流涕:“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安葬父母再厚殓,祭祀的供品再丰厚,也不如趁其在生之时,尽自己的哪怕是一丁点微薄的奉养义务。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与其死后杀牛祭墓,还不如生前以鸡豚奉养。父母长辈生前多行孝道才是正理。

祭祀时还常念及以前生活拮据,现在好了,可已经来不及了,懊悔不已。开始看到一两次,以为新近免除丧服偶然如此。谁知其后常如此悲痛,终身不改。故而太夫人虽不曾服侍公婆,却相信欧阳观是个很孝敬的人,以为:“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认为欧阳家子孙必将光耀门楣。这里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为善无不报”。

欧阳修《孙氏碑阴记》中提到:“为善之效无不报,然其迟速不必问也。故不在身者,则在其子孙;或晦于当时者,必显于后世。”行善积德上天必将有所回报,快慢就不必问了。不应验在自己身上,就在后世子孙身上;当时隐晦不彰的,必定要显耀于后世。如《周易》所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三、持家要俭,以学当先

欧阳观去世时,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太夫人守节自誓,自力于衣食。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治家俭约,即使在欧阳修考中进士做官以后,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依旧坚持原来的标准,不过度享用,还告诫欧阳修:“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坚持简单朴素的生活,不是扬名邀誉,为的是让欧阳修能够坚持大节,不以荣华利禄为念,不做苟且偷生之人。

其后欧阳修贬官夷陵,夷陵荒远僻陋,太夫人同赴贬所,不以为苦,言笑自若。对欧阳修说:“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太夫人丝毫不以家事牵累欧阳修,虽处穷困,安之若素。

欧阳修生性疾恶,为人刚直,见义敢为,患害在前,直往不顾。论事无所回避,小人视之如仇雠,而欧阳修更加奋不顾身。皇帝深知其忠心,一次皇帝看着欧阳修说:“如欧阳修,何处得来?”这不能不归功于母亲郑氏的谆谆教诲。

《先公事迹》:“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无钱购买纸笔就画荻教子,条件再困难,也不忘孩子的教育。据《欧阳公行状》:“及公成人,太夫人自力衣食,不以家事累公,使专务为学。”足见太夫人对欧阳修的学习之重视,欧母郑氏因此也就成为了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 让孩子学会学习,也就奠定了其一生发展进步的根基。

太夫人教导:“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太夫人勤俭持家,教育后代遵从父亲遗训, 遇事不能苟且,做官不避患难 ,对欧阳修长大后的政治态度、道德修养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 良好家风的传承,正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馈赠。

欧阳修父母墓上有一联曰:“阡表不磨崇公范,古坟犹带荻花香。”“阡表”指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祭文之一的《泷冈阡表》,原碑尚存,完好无损;“崇国”是指欧阳观,因子而荣,赐封为太师崇国公;“荻花”是指太夫人郑氏以荻画地教子之事,敕封为魏国夫人。“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欧阳修的家风家教再一次印证了这幅对联的真实性和生命力。




圣人箴言: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丨原创

从“辱母杀人案”说说中国古代的“春秋决狱”丨原创

每周读诗:正读反读皆成诗,你见过吗?丨♪语音播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