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科学术圈
最实用的学术资源平台! 论文写作、论文投稿、期刊点评、课题申报、学术会议,高教动态、考研考博、满满干货! 学术路上,与你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NaturePortfolio  ·  自然大师课堂-空中课堂开年双课上新! ·  昨天  
研之成理  ·  武汉大学定明月/徐艳飞Chem. Soc. ... ·  3 天前  
募格学术  ·  接入!多所高校上线满血版DeepSeek!可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科学术圈

参加学术会议的原来如此重要!

社科学术圈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11-02 20:00

正文



编辑 | 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


今年7月31日至8月2日,我去辽宁沈阳农业大学参加了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10月22日至24日,去陕西西安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了中国科协第3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两个学术会议办的都相当成功,感觉受益匪浅。以前我对参加学术会议认识不清,今天中午饭后迷困,思考一番,做了个总结,与大家分享,请诸位批评指正。


(1)了解领域前沿。


参加学术会议,短时间连续倾听若干学术报告,最直接的受益是快速了解本领域及相近领域的学术前沿,了解行业动态。掌握大家都在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2)分享研究成果。


参加学术交流会,将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给同行进行简要的汇报。从选题、做PPT,到报告和会后讨论,是一个研究阶段工作的总结,可以让同行给自己提出建议,明确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


(3)启发科研思路。


在听报告的过程中,各种思想碰撞,这会开拓我们的科研思路,激发灵感,很多科研想法会灵光乍现,进而丰富、发展自己当前研究,优化自己学术体系。


(4)重新评估自己。


参加学术会议过程中,听别人报告、看别人成果,也是重新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的过程。看到好的科研成果,让自己羡慕,也感到自己不足。同时,也会让自己看到自信,给自己力量。


(5)提高鉴赏能力。


学术会议很短,大多两三天,但报告集中,是同行密集展示自己科研成果的时候。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同行横向比较,可以知道那些单位、那些学者做的研究水平高,进而提高了科研鉴赏能力,提高了自己学术品味。在平常工作中,也可以对自己的工作有个较为系统的评价。


(6)结实学术朋友。


学术会议是个平台,让相同、相似研究领域的人走到一起,彼此认识、彼此交流。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朋友,学术上的挚友,增进学术存在感,同时,也为平时学术思路交流提供了分享与讨论的人。学而无友,孤陋寡闻。有三五个学术好友,科研道路会有趣的多。


(7)全面培养学生。


让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掌握研究动态,培养科研兴趣。领略领域内著名科学家的风采,给学生树立标杆,激励他们成长。参加学术会议通常会成为他们以后美好回忆。


(8)短暂放松自己。


参加会议期间,可以让自己生活节奏慢下来,看看会议所在地风景,拍拍照片,品尝当地美食。老朋友,新朋友,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聊聊天、叙叙旧。还可以信马由缰地,写一写自己喜欢写的文字。


学术交流会是一个平台,如开卷有益相似,走上去就有受益;学术交流会,是学习平台、分享的平台,对自己学术是隐性的提高。学术交流会是一个阶段科研工作的总结,是下一段科研旅程的开端。我学术交流会是一群志同道合朋友的聚会,是享受友谊的盛会。我们参加的学术交流会,成了我们学术生涯的坐标,是科研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内心充实、从容自信,让科研变得有趣、有人情味。


来源:信忠保,选自作者科学网博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编辑(ID:skxsq2)


精彩文章推荐

学术写作能力提升系列 | 投稿邮箱大全 | 免费论文下载 | 英文文献 | 外文期刊资源 | 投稿 | 论文选题 | 关键词 | 摘要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