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斗之光
我是来自高空的光,发光自己,完满自我,光亮万物。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终于找到答案了!deepseek凭啥能给出这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斗之光

64唐宗所指,一片欣荣——开一代新风

北斗之光  · 简书  · 架构  · 2017-11-28 14:38

正文

01 谈一下唐太宗的创作主张

两个作家群代表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先讲当时还在主流的,齐梁宫体为主流的一派。

首先第一个作家是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但是武功卓著,而且文质彪炳,对于唐朝初年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一个是他的政治地位,一个是他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

李世民继位以前,就非常重视人才,广泛的招纳文士,他登基了以后也是广泛的招揽人才,这样呢,就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宫廷文人,如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李百药等所谓的“十八学士”,形成了良好的文学氛围。

他本人也进行诗文创作,人们讲“遒文丽藻,一时冠绝”,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

第一个,从文学主张上来看,唐太宗是力主革除浮华之风,提倡务实精神。 他主张以“中和”之音来写诗,反对奢华文风;提倡诗文创作要“有益于人”,“师古”就是要很好继承前代的东西,同时批评汉代的杨雄、司马相如、班固等人的辞赋“文体浮华”,没有社会教化功能。

这对唐代务实文风的形成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二个从唐太宗的创作来看,呈现出因袭六朝文风与变革六朝文风的矛盾。

当时的主流还是六朝文风的骈体文宫廷诗,所以他的诗文并未能脱去六朝浮华绮丽文风的影响,他自己就喜欢创作艳诗,很多作品且多为应和酬唱之作,诗中显得雍容华贵,辞采丰富艳丽。

由于时代的影响,他也有受六朝文风影响的一面。但,同时李世民的诗和文,受到他自己提倡的务实文风的影响,又通脱朴实,在政治上的雄才大略,在治理国家的文治武功,使他自己的诗文内容非常充实,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来阐明自己的政治见解,都用诗歌来表达,成为了他诗歌的重要内容。

这些内容应该说是非常积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就构成诗歌内容的一种基调,务实反映现实。

他的诗文感情色彩强烈,甚至很多都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富有气势,有感人的力量,比如他的诗《正月临朝》、《帝京篇十首》等,从气势和感情上来说,同六朝的那种萎靡的文风那是两种面目了。

当然,他的诏令文也多突破了骈文的程式。也很有曹操文章,清健通透的味道。

可以说,李世民在唐初,在文学主张和诗文创作,都很有成就,对初唐和整个唐代都有相当影响的一位作家。

02 初唐宫廷文人诗歌创作

在唐太宗时期,在他身边有一批的宫廷文人,在他之后,中宗,武后时仍绵延不衰。

这些人或是身居高位,或是皇帝重臣,所以,他们的诗作主要以应制、颂美、娱乐是其诗歌主要内容,充满台阁气息,是六朝文风的代表。他们的主要成就在于发展了声律学,使律诗走向定型。

这种类型的文人,一个是上官仪。 这个人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可是对他的孙女上官婉儿,可能就知道的比较多了。

这个人做官,做到秘书少监兼弘文馆学士。作为一个宫体诗人,他的大部分诗作多为奉和应诏之作,绮丽婉媚,知名度高,时称“上宫体”。

他的主要贡献是在律诗体例的建立上,特别是他对于对仗,他总结出“六对”,“八对”之说,这对于律诗对仗的定型,以及探讨律诗的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二个,是沈佺期,和他齐名的是宋之问。

这两位呢,官位都不高,但是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谄媚于权贵,据说作风庸俗下流,甚至是给他们的上级提尿壶,人品在当时就为人们所不齿。

所以他们诗的内容多为应制讼德之作,格调比较低下。

后来他们的靠山下台,他们在政治上也被贬官,被流放了,使得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开始有了新的真切的体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写了一些比较好的,有真情实感的好诗。

如沈佺期的《古意》是一首成熟的七言律诗。

《古意》: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内容也是传统的内容,情景交融,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相当早相当好的七言律诗。

宋之问被贬官到岭南,他的《度大庾岭》也是他真情实感的流露了,这也是初唐五律的代表作。

《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