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素有亚洲“美食天堂”之称,但对于外卖平台而言,却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何以见得?早在美团进入香港之前,已有2014年进入香港的Foodpanda,以及2015年登陆香港的Deliveroo,前者来自德国,后者来自英国。而在2016年,随着来自美国的Uber Eats进入香港市场,2019年,香港本地外卖平台lingduck上架。这场“四方混战”并没有持续太久便进入淘汰赛,2021年和2022年,Uber Eats以及lingduck相继宣布退出这场外卖大战。
竞争如此惨烈的背后,关键在于两点:配送价格贵和配送时间长。价格贵自不必多说,香港的人力成本较高,其外卖配送运费动辄20港元(约合18元人民币)起步,而内地外卖一单价格能低至3元,因此香港配送的人力成本是内地的5-8倍;配送时间长则是由于送餐员配送速度慢导致的,其中有很多原因,例如香港本身交通状况很复杂,外卖员配送除了自行车和摩托之外还有步行,还有外卖员本身较少且分散等。综合以上两点,也直接导致香港点外卖人群长期属于“小众”群体。
所以,当外卖平台竞争进入到“两强相争”的格局后,Keeta的“搅局”并不容易。据此前港媒报道,Keeta进入香港之初,选择以人口密集的旺角和大角咀作为试点,通过“十亿激赏”和“全民免运”等活动展开“补贴换用户”的熟悉套路,也因此上架第一天,就冲上App Store香港区免费榜第一。随后的一个月时间,Keeta的业务范围扩展到了深水埗、油尖旺等多个区域,到2023年10月底,Keeta服务范围基本覆盖到全香港。今年2月,Keeta又顺应本地化推出外卖自取服务。
为了留住这些“烧钱”换来的新用户,美团强调了自己“配送快”“免运费”等已验证过的运营策略,还加入了“一人饭堂”这样适合香港的本地化策略。因为Foodpanda、Deliveroo平台存在最低消费,通常情况一个人点餐就意味着需要点太多东西。同时,为了提升配送效率,Keeta还在香港“重金招配送员”,曾宣传最高月薪可达3.5万港元,并降低了注册的门槛,即便是“步兵”(即步行配送)并且毫无经验也没有问题,从而吸引到更多人注册成为配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