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大力推进能源转型的背景下,
铜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支撑现代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金属
。从建设智能电网到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项目,铜的需求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预计未来十年内,全球对铜的需求将翻倍至每年1200万吨,而现有的供应能力难以跟上,2030年左右可能出现显著的供需缺口,进一步推动铜价走高。
图片来源:PromPerú
秘鲁在全球铜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位置,
是世界第二大铜矿生产国和资源储备国
。丰富的铜矿资源和持续扩展的矿区开发潜力,使秘鲁成为国际资本关注的重点区域。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矿产资源供应链安全的重视,秘鲁在矿业投资中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数据显示,秘鲁的铜矿储量高达9000万吨,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沿线。2023年,其铜产量达到275.5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目前,秘鲁正在推进总价值537.15亿美元的47个矿业项目,其中约70%集中于铜矿开发
。以当前每公吨铜价约9000美元计算,秘鲁的铜资源价值约为800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近三倍。
图片来源:PromPerú
虽然秘鲁在铜资源储备方面占据优势,但其开发程度与智利等成熟矿业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为充分挖掘潜力,秘鲁政府通过更新采矿法规、优化基础设施和加强与社区的对话,吸引国际投资。例如,Tia Maria项目重新启动和Antamina矿的扩建计划,已成为秘鲁优化投资环境的象征。
图片来源:PromPer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对铜资源的长期需求推动了中秘矿业合作的加深
。自2013年中秘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连续10年成为秘鲁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秘鲁对华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36%。
图片来源:PromPerú
与此同时,
中国企业也在秘鲁矿业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五矿集团的拉斯邦巴斯项目为秘鲁GDP每年贡献1.5个百分点,成为中企“走出去”战略的成功案例之一。此外,中铝集团开发的特罗莫克项目是秘鲁近年来建成的首个大型矿业项目,并已跻身全球三十大铜矿。
2024年11月,由中国企业投资的钱凯港正式启用,极大缩短了秘鲁至中国的海运时间,从35-40天降至23天,同时将物流成本削减了20%。这一港口不仅提升了铜矿出口效率,也标志着
中秘矿业合作进入新阶段
。
秘鲁的铜矿投资前景广阔
,随着中秘在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合作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两国有望实现资源效益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