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膏方进补,明年春天打虎。”还未到冬至,今年的膏方已提前火爆,不仅各大医院的膏方门诊前排起了挂号长龙,甚至网上也出现了各种膏方补药,不少市民自己在药店购买阿胶、固元膏、鹿角胶、龟甲胶等服用。
对近些年来持续升温的膏方热,在“2016全国第八届中医膏方交流大会”上,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颜乾麟表示,由于膏方的良好治疗效果和保健疗效,确实在临床上很受老百姓欢迎,但是膏方并非人人适合,盲目服用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需要到正规的医院经专业医生的诊断后方可配制。
专家观点:膏方“因人制宜” 忌“千人一方”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兴于明清,盛于近代。清代膏方在宫廷中广泛使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膏方已成为现代人“治未病”预防亚健康,调理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针对目前膏方门诊一号难求的情况,中医专家颜乾麟指出,开膏方是很严格的一件事情。一服膏方二十多味药,多则四十多味药,君、臣、佐、使,构成一剂针对个人的调理处方。应根据病证需要,一人一方,辨证立方,做到因人制宜、因病制宜。服用者也应向医生详细说明自身健康状况,便于医生辨证施治。如果不问虚实,不论辨证,盲目进补,就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
颜乾麟强调,膏方并非“千人一方”的补药,一定要慎重对待,才能将膏方这一中医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发展下去。
近年来,市民对膏方的需求量逐年增多。在上海,目前只有副主任医生职称以上才有开具膏方的资格,名医膏方门诊供不应求。颜乾麟指出,市民切勿盲目网上自寻药方,要经过正规医院的膏方门诊辨证论治后,开具符合患者身体情况的膏方。
他建议,国家要加大对中青年中医人才的培养,同时,年轻医生要多看书、多进行临床实践,在医书中吸取资源和灵感,在临床上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如今已经72岁的颜乾麟,每天还在看医书学习,老一辈中医专家的钻研精神令人感怀。
专家观点:选“道地药材” 忌“加大剂量”
在古代,由于对中药的需求没有这么大,都是野生采摘,通常疗效显著。如今,经过大规模量产的中药材,其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一些药材的质量不够好,部分医生会采取加大处方剂量来确保疗效,颜乾麟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中医理论,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剂量,不是越大越好,要遵循安全第一,有效第二的原则。
颜乾麟指出,中药材的道地性对治疗效果影响重大:“阿胶是众多膏方中必不可少的一方药,市场上存在一些用牛皮冒充驴皮的假阿胶,肯定会影响膏方质量。”同时他强调,“膏方要用道地药材,像东阿阿胶,在临床上的疗效就是比较好,这是有道理的。”东阿县地下水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均比其他地域的地下水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陶弘景《名医别录》曰:“出东阿,故曰阿胶。”地域性决定了原产品的道地和不可复制,用道地东阿水炼胶,驴皮中的胶质与杂质易于分离,使胶质纯正,色如琥珀,且有助药效发散,利于人体吸收。
颜乾麟介绍道,处方中药物要尽可能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比如,天津的天士力专门开辟生态无污染的产区培植丹参;东阿阿胶有专业养殖毛驴的基地,遵循国家保密炼制技艺,用纯驴皮和东阿水炼制阿胶,这些负责任的企业生产出的药材质量有保证。”
对于普通老百姓选择中药材,颜乾麟指出,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例如,北京的同仁堂、上海的雷允上等大药房的药材质量会相对有保证。
本文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