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杂志社
住建部唯一直属期刊出版单位,是住建系统重要舆论阵地。 ■《城乡建设》杂志(半月刊,1956年创刊,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 ■《建筑》杂志(半月刊, 1954年创刊,朱德元帅题写刊名) ■《未来城乡研判》(内刊,不定期出版)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杂志社

中共平遥县委书记魏江峰:文脉传承,弦歌不辍

建筑杂志社  · 公众号  ·  · 2024-08-20 12:00

正文

我不是在劝你订杂志

是想跟你一起打开生活

点击订阅

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的平遥古城,距今已有 2 800 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是中国保存最完整、功能最完善、人居最活跃的“活态”古县城。

2022 年 1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平遥古城考察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为平遥县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平遥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相关要求,主动承担起古城保护的历史使命,秉承“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的理念,探索出了保护世界遗产、传承历史文化、发展现代文明的多赢发展新模式。

日昇昌旧址

在探索中注重“形”的保护

1998 年 , 山西省人大颁布《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在 2018 年修订,坚决依法保护古城。在《条例》统领下,平遥县先后编制《平遥古城环城地带详细规划》《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护性详细规划》《平遥古城修建管理规定》等硬性制度,为保护古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奠定基础。投资 13.9 亿元,历时近 4 年,2023 年全面完成 古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彻底解决了古城电力、通信、雨水、污水、燃气、消防等历史难题,是保护古城的“千年工程”。 先后投入 10 亿元修缮古城墙、清虚观、日昇昌等文保单位。 坚持民居修缮工作做到“修旧如旧、以存其真”,完善财政定额补助办法,保护 3 980 处传统院落,荣获“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在保护中突出“神”的传承

深挖古城 72 条古巷故事,复原明清特点的传统街巷文化。对古城西大街上现存的票号、镖局、钱庄、当铺等景点进一步提档升级,打造特色金融街,高规格开展了日昇昌票号成立 200 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对长昇源黄酒、晋升油茶、六合泰枕头、聚泰剪纸等 30 余个“老字号”品牌推动壮大,把无形的文化融入有形的产业,增强发展硬支撑。积极扶持和引导平遥推光漆器、平遥牛肉、手工布鞋等一批“非遗”项目在振兴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平遥牛肉和推光漆器入选 10 大专业镇特色产品,2024 年先后走进北京、深圳等地参加展会 39 次,在国家“非遗”馆展览 3 个月备受好评,在全国特别 是北京知名度大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光漆器文创产品首次登上央视春晚与全国人民见面。

2003 年 10 月,在山西省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贾兴林的漆画作品《平遥古城》荣获一等奖

在传承中实现“新”的发展

充分挖掘晋商文化中的平遥元素,以日昇昌票号博物馆、县衙署、中国(平遥)监察文化博物馆等基地为依托,致力变基地为“基因”,树立平遥新形象,让“活下来”的古城“活起来”。 以城为基,打造了 24 处旅游景点、6条特色产业街区、400 余家旅游特色商铺,培育了迎薰门 3D 灯光秀、焕真科技秀、汉服体验馆、研学旅游基地等一批新项目、新业态。 高标准筹建郭兰英和阎维文艺术中心,打造平遥“艺术双宝”,用艺术弘扬历史文化。 大型实景演艺项目《又见平遥》自 2013 年2 月 13 日首演以来,持续保持了良性运 营 发 展 态 势,2023 年 演 出 913 场,收入 1.57 亿元,创历史最高,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级沉浸式文旅新业态、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均为全省唯一。 平遥中国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电影展每年举办,蜚声中外。

文化的力量支撑着平遥这座城的灵魂和精气神,来自社会基层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回归,唤醒了寄存于人们心底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敬畏。今后,平遥县将继续做好“保护、传承、发展”三篇文章,让千年文脉奔流不息,让历史烛照三晋大地,让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跨越时空、熠熠生辉。

原文见《城乡建设》2024年第12期

作 者:中共平遥县委书记 魏江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