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兽楼处
爷是老兽医,专治吹牛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兽楼处

“下一个首富”的年终内部讲话

兽楼处  · 公众号  ·  · 2018-01-01 15:58

正文

1988

4月,廊坊的小镇青年王文学决定把自己的火锅店做大,他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打算多开几个店。

此时他的“川崎火锅店”已经开了6年多,是廊坊最火的饭馆。有一段时间,富起来的小王老板跨界搞起了装修,带着工程队承接政府的单子,但是账总是收不回来;对于房子这事,他有点心灰意冷。

开火锅店之前,小王老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廊坊运输队工作。有媒体说小王当时在运输队做过司机。不过王文学的发小有次跟你包叔说,王文学在廊坊市工业学校的专业是商业管理,毕业后被分配到廊坊运输公司企业管理科。这是极少数学管理出身的富豪。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跟日本有过一段蜜月期。全国正掀起全面学习日本TQC(全面质量管理)的热潮,从中央到地方层层下达文件,开办学习班。廊坊运输公司的TQC学习就由王文学负责。

其实,就算做司机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现在的年轻人动辄喊着要颠覆世界,要财务自由,戴着有色眼镜的他们,当然觉得司机并不是一个体面的职业。

但在劳动者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八十年代,司机和国企职工、供销社销售一样,都是根正苗红的中产阶级。

小镇青年的王文学特别好学,身处廊坊的他有着强烈改变自己命运的动力。1992年,这位中产阶级下了海,把自己抛入了洪流。他在廊坊党校旁边开了一家火锅店,没多久,面积就扩大了一倍。

1998年,王文学的新饭馆还在筹备中,但一个机会突然摆在了王文学的面前。火锅店的房东廊坊市委党校手里有一块地要盖宿舍楼,但是手里没钱。

又有资金,又有工程队,近水楼台的王文学拿下了项目。他的条件是,除了盖宿舍楼,要修5栋楼自己卖。华夏房地产公司因此成立,王老板的第一个楼盘华夏花园建起来了,华夏这个名字,就取自项目旁边“华夏里”的小街道。

华夏花园5幢红白相间的小楼很快销售一空。这是王文学千亿产业园区帝国的第一桶金。

2011年,华夏幸福A股上市,销售额超过150亿元,正式成为中国最大的产业地产开发商。2016年,华夏幸福销售额超过千亿元,王文学的身家也达到了500亿。

今天的华夏幸福,可能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平方公里来计算面积的公司。


你包叔把华夏幸福和地方政府签约的产业新城算了下,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当然,这些大部分都只是华夏幸福帮地产政府托管的产业园区。不过被称为“首富制造机”的策划师王志纲还是预言,再过几年,中国的首富将是王文学。



曾长期地处廊坊一隅,王文学有着强烈的学习焦虑症。

他经常给员工开书单,督促大家一起进步。如果那些年有得到APP,他可能是那种会把所有付费课程都撸一遍的读者。早年他就曾经频频入京参加各种学习班,来打开自己的商业思路。

在他的创业过程中,有两个“王大师”对他影响特别大。

第一位是王志纲。王大师曾经是中国地产圈的红人,这位前新华社记者离开体制的第一份工作是“碧桂园总策划师”。据他自己回忆,他在杨国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才有了今天的碧桂园;也是他陪同王健林见吉林省委书记,拿下长白山项目,开创了万达的文旅时代。

点子大师在2002年建议王文学放弃住宅做园区:做园区运营商,可能做到第一。

第二个“王大师”则是和君咨询的王明夫。王文学此后的管理思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位提倡家长式管理和个人崇拜的企业管理大师。在和君商学院内,学生要叫王明夫“先生”,入学要行拜师礼。

2012年,王文学花了24万学费,上了和君商学院的总裁班,华夏幸福的多位高管,也都进入和君商学院学习。2015年,王文学还参与了“王先生”新三板公司的定增。

王文学还崇拜两位领袖。在华夏幸福的眼中,新加坡这个产业新城一直是模仿的对象。从一个荒岛到今天,新加坡的成功离不开李光耀个人的远见卓识和威权政治制度。

他还崇拜另一位伟大领袖。一个学历不高但力求上进的读书人,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向国外寻求道路和理论的支持。王文学跟他的这位偶像某种意义也很像。

华夏幸福的诞生,来自于廊坊政府对标苏州工业园区的设想。1994年苏州园区启动后,各地政府纷纷上马开发区,园区泛滥成灾,违法圈地频出。

2003年,发改委国土部联手清理开发区,砍掉了全国77%的开发区,固安开发区也被叫停。那时王文学已经在固安砸下两个亿,而那年华夏幸福一年销售额也就三个亿。这意味着,王文学把全部身家压在了固安工业园。媒体报道说,看到发改委文件后,他大哭了一场。

但文件中的一个豁免条款,给了王文学一线生机。差点夭折在襁褓中的华夏幸福,在两年后拿到了通行证。

虽然幸免于难,但是不安全感始终伴随着王文学。这也是为什么雄安新区成立后,懂事的华夏幸福当即表示,愿意无条件退出雄安周边500平方公里的委托区域。

领袖曾说:


如果革命失败了,我就重上井冈山,重新领导红军搞第二次革命。

创业十九年后,正处于历史转折中的王文学,也正在企业内发起又一次组织革命。




中国指数研究院昨天数据显示,2017年华夏幸福销售额1460亿元,规模位居行业第九位,排名下滑了一个位次。

这是狂奔多年的华夏幸福历史上第一次座次下滑。

十年一大坎。2008年把产业园区琢磨透之后,王文学开始了大踏步往前进。但多年高速发展后,华夏幸福的诸多问题在今年开始凸现。

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概念,在房地产的上半场可以无往不利,但潮水退后,地方政府会发现这些概念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问题。如何穿越房地产的下个周期,这不仅是华夏幸福的问题,也是所有地产商都在想的问题。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道尽了华夏幸福住宅集团——孔雀城今年的尴尬。作为环京的最大地主,华夏幸福的主力客群都是新老投资客。今年环京大跌,投资客都在持币观望,这对于华夏幸福的冲击可不是一点点。

另一方面,产业小镇发展不顺,招揽来的120位小镇镇长,半年时间内离职大半。

华夏幸福内部也出现了摇摆。2016年成立了城市地产事业部,试图去一二线城市拿地盖房。要知道,华夏幸福内部,一度很忌讳说房地产。甚至有一段时间,谁说开发房地产,王文学就和谁拍桌子。

但眼看着城市布局策略相似的碧桂园和恒大向年销售6000亿狂奔,华夏幸福内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圈地卖房,思想出现很大摇摆。

王文学也不是没有看到这一点。在2016年年底的年会上,他正式提出一个概念:诚意正心干好产业新城。他仍旧对着产业新城有着道路自信。

诚意正心典出《礼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心正意,是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2017年10月,华夏幸福连发两个内部通知——为实现“诚意正心干好产业新城”的战略要求,成立了两个小组:诚正事业纲领项目组和诚正事业组织优化项目组。

诚正事业纲领项目组的总负责人为联席总裁赵鸿靖,成员包括了负责产业规划的副总裁、品牌总监、董秘、人力总监和华夏幸福大学校长等人。另一个小组——诚正事业组织优化项目组的总负责人为人力副总裁袁刚。

在董事会和高管层之外,成立一个小组,这样的创举似乎也来自于王文学崇拜的领袖。

成立小组,也是王文学的惯用手段。2016年11月,在公司上下对足球队不满的时候,华夏幸福成立足球领导小组。王文学亲自担任组长,组员仅有赵鸿靖和叶珺;在小组内,王文学用这样的方式对叶珺“杯酒释兵权”,让赵鸿靖取而代之。

诚正事业小组很快掀起了人事波澜。10月底,华夏幸福两条业务线同时人事激荡。产业地产和住宅“孔雀城”的总裁叶珺和许焰林分别被撤。

产业地产这边,叶珺被换到创新业务板块,成为该板块的负责人。取代叶珺的是赵鸿靖。1978年出生的赵鸿靖,被外界看作是公司接班人选。

住宅业务被赶走的许焰林,来华夏幸福之前,是万科合肥总经理,他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固安,一年之后,就悻悻离开。

接替他的仍是万科出身的傅明磊。傅后来跳到旭辉地产,经历一次人事风波后去了中梁做CEO。在中梁上了几天班后,又加盟了华夏幸福。

1998年,王文学谦虚地求王石教怎么开发房子,王石大手一挥,派万科河北分公司前往做咨询工作,被王文学奉为座上宾。十九年后,万科的城市总经理,在王文学手下已经接不了几招。

1992年到1998年,王文学的“川崎火锅店”最开始主营老北京涮羊肉,后来又推出炒菜。王老板的发小告诉你包叔,能做成廊坊最火的餐馆,王老板的秘诀是六个字:


换厨子,添新菜。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治大国,若开小餐馆。不管是开火锅店,还是做产业新城帝国,王文学的方法论,似乎都没有大的变化——华夏幸福薪资待遇在业内是最高的,流动性也是最大的。

现在就看留给傅明磊的时间,能有多少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