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荒野气象台
人文、旅行、男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国金证券2025届春季补招! ·  11 小时前  
国际金融报  ·  金融业争相“拥抱”DeepSeek,三大风险 ... ·  昨天  
NEW财金  ·  看金融圈如何解锁DeepSeek ·  3 天前  
NEW财金  ·  看金融圈如何解锁DeepSeek ·  3 天前  
Wind万得  ·  涨停!万科股债爆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荒野气象台

你对“巴黎”和“年轻人”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荒野城市

荒野气象台  · 公众号  ·  · 2018-04-18 22:09

正文


亲爱的读者,欢迎收看新一期的视频,这是巴黎特辑的最后一期。


本期巴黎特辑的主人公 Samuel Fasse 今年22岁,毕业于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时装设计系,除了在比利时求学的时光,一直在巴黎生活。他是设计师、是艺术家、也是模特,还涉猎时尚咨询的工作。他以多元的身份和开放的姿态,与各个不同领域的人合作,这样的经历总能提供创作灵感,也使他获得触及不同群体的机会去表达想法、展示作品。



这个城市年轻人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


我们采访拍摄的男孩从事着不同职业,在各自的领域实践自己的目标。在巴黎特辑最后一期的随行资讯里,团队也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与 Samuel 交流的过程中,我向他抛出了这个问题。就在旁边,露天咖啡座里的人们,一如往常地谈论着“爱”与“艺术”。


“巴黎的年轻人是无聊的。”


Samuel 突然给出这样的回答时,刚刚咖啡座那层由语言屏障产生的滤镜瞬间被打破了。他看出了我的惊愕,笑着补充道:“也许听上去有点自命不凡,但我身边的朋友和一般年轻人不太一样,他们有趣,总是充满了尝试新事物的干劲和勇气。”



新事物无疑对 Samuel 这样的年轻人充满了吸引力的。不过比起八十年代的时装设计师,他常以别出心载的设计回应社会现象。有时仅仅为了追求新鲜而做的设计,也常招致批评,被推到风口浪尖。时尚评论家 Cathy Horyn 曾在一次采访里回应这类追逐时髦的现象时说:现在的年轻设计师了解的历史太少了。加之法国社会通常倾向于认为,生于黄金三十年(Les Trente Glorieuses)以后的年轻人在停滞的经济环境下,大都悲观地看待未来,漠不关心政治和历史。




事实上,在年仅22岁的 Samuel 身上,你既看不到盲目追逐潮流,也找不到悲观的蛛丝马迹。他时常去主动了解当下科技的前沿知识和政治的最新动向,而 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学习经历,则让他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创造、去与不同领域的人合作探索未知的事物。



在东京宫的展览中,戴着眼镜的表演者在舞台中央回应虚实交错的困境,由他设计的丝巾成为了 VR 设备背后的“羽翼”。这样超现实的场景在一些人看来是没有任何价值又浪费时间之举,而艺术家的工作更多的是把人们推至舒适边缘,从而激发思考、拓宽认知边界。Samuel 乐在其中,因为对他而言,时装不仅是关于创意的活动,更是表达时代内涵的媒介,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常常能在其中得到展现。



时尚产业总是挂着“浮夸”的标签,却忽略了打破常规的勇气在这个行业是多么不可或缺。通过不断的尝试,与众不同的事物才可能被创造和呈现,进而由艺术推至思考,对社群乃至更大范围产生影响。


或许根本没有合适的词语能够概括巴黎的年轻人 —— 从生物跨界到绘画的 Silvere; 既是职业芭蕾舞者也是平面模特的 Andreas ;沉醉于中世纪古老气息里的 Lucien;再到涉猎交叉领域拥有多种身份的 Samuel。他们以自身的丰富能量,打破了更多边界 —— 我的疑问已经从“ 这个城市年轻人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 ”,变成“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年轻人,而我们又希望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心理学家厄尼斯特·贝克说:对于人终有一死的意识,人类发明了三种机制来维持自己的理智:宗教(上帝会拯救我)、浪漫主义(爱是永恒的)、与创造性(我的艺术将会不朽)。对于处处都有这三种踪迹的巴黎,Samuel 在视频的末尾,选择了用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三个字来形容巴黎。


回望这趟旅程,恐怕必须要说 —— 巴黎,我们都爱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