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我算是买过几次房子了。大概对短周期有些感触。感慨房市如人生!
2011年第一次买房,在南京,当时九月份房价下调了一段时间,因为刚需,也算不懂周期变化。老板说可以买房了,我们都是听话的孩子,于是入手了一套新房。房子在南京板桥,叫金地自在城。
入手后两个月,临近年关的时候,金地这个大开发商直接楼价大甩卖。
我们9300+入手。后来甩卖到7000块左右,当时悔死了,也曾加入维权队伍,因为工作时间用对不上,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2012年楼市没有特别关注,大概怕再次失望。房子于2013年六月交房了,期间装修,大概12月底,入住了。房子质量不错,住的也舒心。2014年除夕夜,老公在外地还没赶回家,我贴对联把自己关在门外,哭了一晚。
年后遂打算卖房。当时刚装修好半年多。咨询小区中介,告知均价13000多,报价120万,赠送装修和全部家具家电,如果春节前可以多买5万。不管,当时就想回老家,不能再两地分居。半月后118万成交。拍屁股走人。
事实证明,当时出手也算果断,卖房后大概一年的时间一直在降温。 老公在北京部队工作,因为抵触北京的节奏和辛苦,所以直接服从公司转岗安排,回了老家河北。
当时因为和老公赌气,冲动做决定,全款在老家县城怀来入手一套二手房。后来事实证明冲动赌气做的决定都是欠妥的。房子在我们县城也都慢慢降价。整个2014年到2015年都是低迷的。
不过房子很大,窗明几净,工作也慢慢走上正轨,手头也有了些积蓄,心情也慢慢调节过来。因为老公工作仍旧回家很少。所以2015年中旬,我俩做了一个决定,到北京买房!
我们做好决定后我一晚没睡,直接研究北京楼市,可以入手的可能性有多大等。第二天早上告诉老公,可以买,必须买。因为不想卖老家的房子,所以手头的钱也不多,基本当时的想法就是看低总价的商住房。
老公单位在大兴,所以我们看了长阳、马驹桥、黄村的商住房,没有下手,因为觉得没感觉。老公的同事知道后建议我俩买自住商品房。因为是第一优先,以为自己希望很大,就开始投入了摇号的大队伍。
9月申请,12月三个自住商品房全部排名靠后。我俩等于又延误了三个月宝贵的时间。12月中旬落选后,我直接休年假来北京看房。因为考虑了学区、地点等因素,就开始看了西城低总价的学区房。
当时205万可以入手心仪的房子。因为第一次看房没有交意向金,也确实没有意识到北京的房产交易已经开始抬头了。看了一天之后,我就回老家去做季度底总结了。
1月初,我直接又回北京,同户型房子,那小区符合我首付的已经没有房源出售了。我又回老家了,留了中介电话等待回复,同时交了一万块的意向金,有合适房源不用看房立刻给我拍上。
1月中旬,告知有房源出售,同户型低楼层的房子,现在220万出售,问我买不买,我当时咬牙说买。等三方谈判的时候,因为想成交,我完全处于劣势。最后218万成交,同时买家让留三个月的时间让他处理另外的房产,配合我们满五唯一。
短短一个月,同户型房源从205涨到218万。当时觉得就是在抢房子。老公问我买吗?我俩一对眼,说买!
后来事实证明,买对了。房子到2016年11月已经涨了110万。虽然不算太大的涨幅,但是对于我们小两口而言,已经算成功来北京了。可以在北京立足了。
中间考虑县城升值慢,且我也在2016年5月转岗到北京工作,所以我俩果断处理了县城的房子。除去装修和税费,我俩在县城的房子平进平出,基本没赚,如果细算的话也许小亏,不过这也是我在老家两年的安身之所,不后悔。
我俩卖房后还了家人朋友的借款。还有些剩余,准备待2017年回调时入手一小套,算作投资。
不过我们也见证2016年北京楼市的疯狂,真的可以叫疯狂。看看手里区区的40万,真的买不了房子啊。因为当时和卖我中介聊的很不错。一直有联络。
有天我给他电话,他告诉我自己把房子卖了,挣了130万,待回调时准备入手两居再做投资。我又失眠了。
几天后,我的房源挂在了链家网。但是心里还是犹豫踌躇的。因为10月期间网上看各大家预言。最后发现老杨符合我几次倒腾房子的规律,也一直跟随老杨看趋势分析变化。
房源因为挂的价格合理,12月初房子332成交。成交价不算高也不算低。现在卖房后有半月了,房价没有大跌,基本平稳,同时成交量锐减。
虽然手里没有房子,心里有点空,不过相信老杨的预判感觉17年会有小幅回调,同时希望这样一倒腾,可以均摊两套房的首付,待回调时赶快入手两套,站稳北京,快乐生活!
我想说的是我俩是折腾的小两口,感谢在我们困难时伸手帮忙的亲戚朋友,我们也总是幸运的,会在关键时期碰到推我们前进的人和动力,虽然走的磕磕绊绊,但是我们心怀感恩。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现在不信大炮,他看长线,因为想致富,所以我只信老杨!也期待老杨听了我们的故事,给我们小两口一些建议,不胜感激!
杨评:
首先,谢谢这位红粉对老杨理论与观点的认可。
过去6年,她在强二线南京、河北县城怀来(环北京)、北京,三类不同性质的城市,买了三套房。
2011年至2016年,中国楼市经历了两个短周期。虽然买房套数不算多,但她跨了三个典型城市和两轮周期,所以体会很深,经验不少。
比如,2011年在南京买房后,本楼盘房价很快就大跌二成多,这种业主集体维权的痛楚体会,讲给当前的南京小白们,他们可能不会相信会有这种事!
这位红粉在北京的一买一卖,我认为策略合理。买的时点,略晚了一些,但抓住了本轮北京房价上涨的主升浪。在12月卖掉,基本卖在了本轮短周期的高点!
她在北京只有一套房,其实不卖不算错。对于只有一套房的人,我不建议来回交易折腾。但对于这位粉丝的具体情况来看,卖了更好。
因为她的这个房子小,不适自住,应该是投资需求。12月偏高点卖掉,等北京房价下跌之后,再加钱买入一套更大的、适合自住的。这属于策略佳、高难度、高技术的交易操作。
另外,资金有限,届时没必要在北京同时买两套。集中资金,先买一套住得舒服、兼顾升值的房子吧。
你行的!加油!
小提示:欢迎写出你的购房故事,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注意:撰写故事,须文字通顺,少错别字,情节精彩,多反思失败案例。
【关注微信公众号:1、杨红旭楼市研究。2、购房研练社】
【关注“分答”,偷听老杨的更多干货】
【看更多往期文章,请点看如下】
[1]一个24岁刚需的自白:我所经历的2016房价暴涨!
[2]一个房产中介,10年买了9套房
[3]占福利房的便宜,吃市场化的大亏!你经历过么?
[4]一个小中年的激进买房经历:今年搞定四套房!
[5]误入惠阳、大亚湾,几万深圳人的血训!
[6]换房策略:高抛低吸为最高追求!
[7]在小城市满足自住需求后,可分享大城市楼市红利!
[8]荒唐购房观:家有四套房,却住得不如房客!
[9]一旦错过房价大涨,生活中再无笑声!
[10]购房过程中走了多少弯路,你知道吗?
[11]70后英国海归,面对上海高房价,悔恨回国!
[12]买房易上瘾,与财富共舞,停不下来呀
[13]换房拖拉病,必须得治!
[14]一位网友总结的四条购房原则,我看靠谱!
[15]有多少女人,都在为房子与公婆而纠结和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