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47.12%,归母净利润同比+35.06%,利润增速略低于预期。
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23亿元,同比+47.12%;归母净利润14.44亿元,同比+35.06%。Q3单季实现收入42.59亿元,同比+41.67%;归母净利润4.61亿元,同比+28.26%,三季度利润增速较慢至前三季度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展望全年,公司三季报预计17年归母净利润为21.9~25.6亿元,同比增长20%~40%,低于中报25%~45%的区间。我们认为,下半年成本及费用开支大增是业绩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Q4为收入确认旺季,预计公司全年利润增速为32%。
-
期间费用率近十年历史新高。
公司Q3单季度毛利率小幅下滑至38.6%,同比-0.12pct,环比-0.69pct。就期间费用率而言,销售扩张至销售费用大涨,费用率同比+1.81pct至15.13%,环比+3.85pct;研发投入增加致管理费用亦相比Q2+2.38pct至13.59。公司17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高达28.13%,为近十年来历史新高。我们认为,公司为加大国内外份额扩张销售及加大新产品研发的投入是策略性选择,不改对公司长期看好的观点。
-
安防第二大龙头地位稳固,PPP项目加速跑马圈地。
公司是国内安防第二大龙头,视频监控国内市占率16年达8.6%,海外市占率7.24%,业绩稳健提高,行业地位稳固。公司自2015年开始布局PPP项目,重点推进九大行业领域系统解决方案的深入应用,截至目前已承接广西百色(8.8亿)、新疆石河子(5.89亿)等项目,7月中标新疆莎车县43.1亿PPP项目,占公司2016年总营收近三分之一,到8月已完成项目公司的设立,PPP项目落地初步推进顺利。PPP项目加速跑马圈地有助于公司业绩迅速提升,扩大市场份额,PPP项目下城市级安防解决方案的提供也有助于深化公司在安防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在长期发展中继续获益。
-
AI+安防加速落地,智慧城市+雪亮工程助力业绩增长。
公司自2015年开始布局深度学习,在2016年国际权威的人脸识别公开测试库LFW上大华人脸识别算法以99.78%的准确率获得第一,公司依托在CPU、GPU和FGPA等芯片平台上多年积累的软硬件研发能力,研发出包括前后端人脸识别、双目立体视觉、多目全景拼接产品在内的一系列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安防产品。今年9月公司推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智慧交通产品“慧”系列深度学习摄像机,可适应更复杂的情境下更精准的特征识别,是公司推进智能安防重要成果。智慧城市和雪亮工程建设为智能安防打开更大市场,目前公司人脸识别产品已在车站、地铁等多种复杂场合得到成功应用,并顺利参与杭州G20峰会安保工作,未来公司将持续受益项目成长。
-
风险提示。
智
能产品落地不及预期;PPP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是安防领域第二大龙头,正积极推进PPP项目,新疆莎车县项目初步推进顺利,预计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优势明显,AI+安防产品落地已成果初见。考虑Q3成本费用大增,我们小幅下调公司17-19年EPS分别至0.83/1.1/1.43(原预测为0.87/1.15/1.51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18年26倍PE,对应目标价28.6元,维持“增持”评级。
【中信证券研究部 电子行业研究团队】
徐涛
中信证券电子组首席分析师
电话:010-60836719
手机:136-9149-1268
邮件:[email protected]
晏磊
中信证券电子组研究员
电话:010-60836719
手机:139-1018-3841
邮件:[email protected]
胡叶倩雯
中信证券电子组研究员
电话:010-60834773
手机:185-1808-0960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
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