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麦子熟了
麦子熟了,百万优秀青年的聚集地。做有趣的人,交有趣的朋友,去有趣的地方,过有趣的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哪吒的牙为什么破破烂烂的 ·  22 小时前  
周国平  ·  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 ·  昨天  
ONE文艺生活  ·  长大真好,敢掀桌了 过年这些天啊,身 ... ·  昨天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  昨天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麦子熟了

背负7条人命,逃亡20年,这个蛇蝎女人到底有多变态?

麦子熟了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12-04 21:00

正文



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乘坐电梯的时候,突然晕倒在一名男子的怀里,男子出于善心搀扶住她,帮忙打急救电话,女子醒后,两人开始交往。


不久之后,女子邀请男子到她家中坐坐,男子欣然赴约,可是他不知道,自己正在走向鬼门关。


一进门,男子就被迷晕,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双手被反绑,躺在一个铁笼子里,无法动弹。



女子和他的同伙逼男子拿钱,勒索完毕后,将他残忍地杀死在铁笼里。


这个恐怖的情节,出自19年前的一部叫作《红蜘蛛》的电视剧,是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的童年阴影。



更恐怖的是,这件案子,是有原型的,「蛇蝎美人」名叫劳荣枝,她身上背着7条人命,潜逃了20年,11月28日,终于在厦门一家商场内被抓获。


劳荣枝和她的情夫法子英,手段凶残到什么地步呢?


1996年7月,劳荣枝在南昌盯上了一个叫熊启义的男人。


她略施手段,将熊启义诱骗到出租屋里,绑架了他。


法子英手持尖刀,逼迫熊启义给家里打电话,熊启义在抓起电话的一瞬间打算报警,被法子英一刀杀死。


随后,两人把熊启义身上的钥匙搜了出来,再把他的尸体肢解,一半留在出租屋,一半装进一个黑色的大袋子。


法子英拎着装有尸块的袋子,来到了熊启义的住处,此时是晚上8点多,熊启义的妻子和3岁的女儿都在家。


从容地用钥匙打开房门后,法子英已经变成了一个冷血的恶鬼,他将碎尸抖落在母女俩面前,逼迫熊启义的妻子拿钱。


熊妻当场吓傻了,把家里的20多万现金全部拿了出来,可是,这并未为她和女儿换来一线生机,法子英先杀掉了母亲,再杀掉了孩子。


光是打下这些字,桌子都感觉手在颤抖,那是怎样的人间炼狱啊,为了钱,有的人可以连丝毫人性都没有,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1999年,法子英和劳荣枝又流窜到了合肥,两人用同样的手段,绑架了一个叫殷建华的男人。


殷建华被关进了一个铁笼子里,但他半信半疑,问了一句: 「你还真敢杀人啊?



法子英二话不说,跑到合肥六安路的装修市场,谎称自己家里要修门窗,带回了木匠陆中明。


陆中明进屋后,看到被关在笼子里的殷建华,转身就跑,却被法子英连砍了几刀,当场死亡。


目睹这一切的殷建华吓得目瞪口呆,他连忙给妻子打电话,让她准备钱,妻子接到电话,六神无主,思前想后,还是报了警。


第二天,法子英上门索要赎金时,被警察包围,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终于落网。



后来爆出的现场抓捕视频,可以说是惊心动魄,法子英异常冷静嚣张,拿起枪支和警方反抗,当时真的就像电影里面的枪战一样。


警方多次劝说无效,往屋里施放催泪瓦斯后,他忍受不了准备逃跑,最后警方打中了他的脚,才将他制服。



后来,殷建华还是被铁丝勒死在笼子里面,而劳荣枝在法子英的掩护下,早已逃之夭夭。


他们杀人不眨眼,除了这5条人命外,连女人也不放过。


1997年10月,法子英和劳荣枝在温州租房的时候,残忍地将转租人和她的朋友勒死。


这两名女子,被杀的时候衣服被扯坏,身上所有值钱的财物都被抢走,屋子里一片狼藉。


两人的脖颈上缠绕着电线,脸色青紫,眼里全是恐惧和绝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们该有多害怕啊?
只是平平常常地转租个房子而已,谁能料到会被杀人魔盯上?
1999年12月28日,法子英被枪决,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可是,劳荣枝却一直潜逃在外,仿佛人间蒸发。






法子英和劳荣枝犯下的累累罪行中,最让桌子感到恐惧的,是他们对生命的极端漠视。


对他们来说,杀掉一个活生生的人,和杀鸡没什么两样。


法子英被捕后,警方出于人道主义送他去医院治疗腿伤,他还和其他犯人说,后悔没有在治疗时将盐水瓶打破,用玻璃碎片杀死医生。


人命在这个渣滓眼里,就是草芥。


那个被法子英随意挑中的木匠陆中明,他多么无辜啊,什么都没做,就被夺去了生命。


这两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一定不会去想,陆中明是3个孩子的父亲,最小的孩子才3岁,飞来横祸彻底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轨迹。


陆中明的妻子精神一度崩溃,一年之后才缓过来,她出去打工,工资只是从20年前的700块涨到现在的2500块。


3个孩子都无法正常读书,只能早早辍学谋生。



丈夫死后,一个女人独自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到底有多难,没人知道。


我只知道劳荣枝落网之后,陆中明的妻子面对记者的采访,不断地拿起纸巾擦眼泪。



整整20年,每一年她都会向警察打听: 劳荣枝落网了没有?


整整20年,那一个口子撕裂地太深,她只能在一次次在深夜痛哭,往里面填充血与泪。


整整20年,她老了,两鬓斑白,家里的老人也走了,死的时候依然没有等到消息。


而劳荣枝被捕之后,她第一时间带着孩子去丈夫的坟前磕头上香……


一条生命逝去的背后,不知有多少血泪和哭声,可是没有人性的人,是听不见的,也不在乎!


但对于遭遇这样劫难的家属,他们经历的伤痛,你永远也想象不到。
在这次事件之后,劳荣枝被曝光,有人去挖了一下劳荣枝的成长环境。


1974年出生于江西九江的她,是第五个孩子,家境贫寒,母亲一人拉扯他们长大,虽然辛苦,但还是一直供他们读书。


劳荣枝从小到大成绩都很好,考上了九江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九江石油公司子弟学校当语文老师。



如果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劳荣枝会拥有安稳富足的一生,她工作体面,人又长得漂亮,能歌善舞,追她的人一大把。



可是,她偏偏看上了只读过三年小学、有家庭、因为抢劫进了几次监狱的法子英。


知道法子英曾经犯过罪,劳荣枝的第一反应不是惧怕,而是兴奋,她觉得法子英很厉害,符合自己心中对于「英雄」的想象。


而且,这个比她大10岁的「英雄」还很阔气,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有一两万之多,要知道那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啊。


但一个既没学历又没有能力的混混,钱从何来呢?


就是抢劫、绑架、杀人。


被捕后,法子英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不是杀人狂,只是为了搞点钱花,因为「赚钱要不择手段」。



作案数起,法子英和劳荣枝共牟利20多万元,供他们挥霍享乐。


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不过是他们用来赚钱的工具,真是令人发指!
 
法子英被枪决后的20年间,劳荣枝竟没有找个偏僻的山村躲藏起来,而是继续抛头露面,混得风生水起。


被抓到时,她看上去状态很不错,40多岁的人,像30多岁一样。


2016年到2017年,她化名sherry(雪梨),在厦门思明区一家酒吧兼职做「客服」,就是陪客人喝酒,赚提成。


这是她擅长的领域,很快如鱼得水,40多岁的中年男子都爱找她,她每个月光提成就能拿到1万多。


2016年圣诞节,该酒吧还以「雪梨女神」的海报来招揽顾客。



后来,她离开了酒吧,去专柜卖手表,直到被抓获。


从前途大好的小学老师,堕落成坐台小姐、杀人犯,劳荣枝为何会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她很漂亮,但美貌如果不被善加利用,就会变成一剂最猛的毒药。


劳荣枝19岁的时候,整个中国正处于经济大变迁的时代,贫富分化逐渐加剧。


对劳荣枝这样出身贫寒的美貌女子来说,外界的诱惑就如同伊甸园里的那只毒蛇,怂恿她利用自身优势去赚取更好的生活。


恰巧在这时,法子英出现了,他虽然要颜没颜要学历没学历,怎么看都配不上她,但他没底线,杀人越货什么都敢干,来钱的路数多。


这正对劳荣枝的胃口,或者也可以说,是法子英,把潜藏在她内心的恶勾出来了,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类人。


两个臭味相投的人因为某种孽缘聚在一起,便一步步地走向了毁灭。






劳荣枝案对我们有什么警示意义呢?


1、最穷凶极恶的罪犯,往往有一张最普通的脸。


被抓获之前,劳荣枝在熟人眼中的印象是:


「说话很温柔,对人很客气。


「打扮时尚,气质挺好的,很阳光。


「说她是杀人犯,真的一点都不像。



她在4S店卖过汽车,和一般的销售没有任何区别。



有个网友曾在她手上买过一只手表,换过一次电池,找她协商时,她态度很好,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



这位网友一直保留着劳荣枝的微信号,可以看到,劳荣枝的朋友圈里,一片岁月静好。


她会在感恩节的时候发鸡汤,也会在高以翔去世时表示哀悼。




还有个网友曾和劳荣枝拍过一张合影,照片中的她嘴角带笑,看上去很和善。



平时,她会利用闲暇时间学钢琴,学舞蹈,学瑜伽,还给同在酒吧工作的姐妹指点感情迷津,告诉她不要在不合适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这不就是我们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的大姐吗? 可能初见之下,还对她印象不错,谁能想到,她竟是个手上沾满鲜血的在逃杀人魔?


依靠相貌去判断一个人的品性,是非常不可靠的。


打个比方,我们可能觉得变态杀手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但我要告诉你,真正的坏人绝不会把坏写在脸上,他们非常善于伪装。


看到这张照片,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女孩很文静,很甜美?



但实际上,这个叫萝斯玛莉的女人,从15岁开始,就和她的丈夫一起,以杀人为乐,共有12名女性被他们强·奸、施虐、拷打至死。



令无数人闻风丧胆的「微笑杀手」赵志红,作案20余起,多名女性惨遭强·奸杀害,受害者中年龄最幼者仅12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