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行业最为关注的无疑是各大猪业巨头公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
牧原猛赚近180亿,温氏获利近95亿,海大盈利近48亿,引人瞩目
。
在笔者看来,养猪业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一年的盈利具有偶然性,真正的考验在于企业能否在整个周期中保持稳定的盈利。笔者梳理了各大上市养猪企业的盈亏及负债情况,尝试分析它们周期性的综合表现。
盈亏情况是判断一家企业生存情况最直观的指标之一。
赚钱能力最强的是牧原、温氏和海大三家超级巨头,这三家企业7年累计盈利就超过1000亿元
。
“宇宙第一猪企”牧原股份,
2018年—2022年五年持续盈利,直到行情最惨淡的2023年才亏损。
七年累计获利约670亿元
。笔者认为,牧原成功的秘诀有三:一是走在行业前端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领先的成本控制能力,三是超越常人的市场前瞻性。
昔日“猪王”温氏股份,
2024年预计盈利超90亿元,七年合计利润近200亿元
。笔者认为,温氏王者归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猪鸡双轮驱动的模式分散了行情风险;二是全员持股的主人翁氛围激发了员工们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海大集团是为数不多七年持续盈利的企业之一,七年合计获利超170亿元
。笔者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海大集团的全产业链布局。海大不仅在饲料板块具有优势,还深度参与种苗、养殖、屠宰、食品加工等产业链上下游。这使得海大集团能够通过产业链协同效应,分散风险,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再看亏损榜,
七年累计亏损的前三名,是正邦科技、傲农和天邦
。在笔者看来,它们都是栽在了盲目扩产的坑里,这三家企业在市场行情不佳时未能有效调整生产计划和优化成本,导致亏损加剧,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希望这些企业在资产重整以后,能尽快迎头赶上。
正邦科技负债率下降至47%
负债率,是另一个判断企业是否良性经营的指标。笔者梳理企业最近一次公布的公司负债情况(2024年三季报)发现,傲农生物在2024年9月底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资产负债率高达112%。当然,负债率超过100%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一定会破产。在笔者看来,傲农生物2024年已经扭亏为盈,能否绝地求生,取决于它能否在2025年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财务状况。
负债率超过70%的企业还有五家,分别是华统股份、新五丰、天邦、金新农和新希望。
资产负债率超过80%通常被认为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条红线。那这五家企业是否非常危险呢?笔者认为倒也未必,一来它们的资产负债率离80%都还有距离。二来企业的经营状况还需要通过更多维度的指标衡量。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双胞胎集团入局“救火”后,正邦科技的财务状况大为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三季度末的162%以上下降到2024年9月末的47%,已经回到正常水平。
2025年,养猪行业将继续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市场波动和成本压力依然存在,企业需持续优化成本控制与生产效率,以应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养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养猪巨头而言,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把握机遇,实现稳健而长远的发展,将是对其掌舵人的重大考验。
原创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