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任务清单固然重要,但目标明确、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清单中的任务同样重要,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本文节选自《别让无效的努力毁了你》,磨铁图书出品。
想要每天目标明确、有条不紊地工作,最佳方法是
“三目标法”
。三目标法非常简单,一天伊始,列出一天下来你希望完成的三项任务;一周伊始,列出一周下来你希望完成的三项任务。
三目标法
了解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固然重要,但诚如特种兵(G.I.Joe)所言:“截获情报之后还需要进行战斗。”明天早上当你开启电脑、打开收件箱,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但相对次要)时,你会很容易忘记自己需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
因此,尽管目标明确地工作在理论上很好,但在实践中又是什么情况呢?
我曾经试过多种方法来管理我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运用
GTD系统(Getting Things Done)、采用看板法、到处贴满便笺以示提醒,以及使用大量高效能应用软件
等。大多数方法在记录和整理任务清单时都有显著效果,我将在后面介绍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
这些方法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它们无法让我在工作中放慢速度、有条不紊。
有效管理任务清单固然重要,但目标明确、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清单中的任务同样重要,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在你准备更好地投入时间、能量和注意力之前,找到每天关注的焦点,为后面的工作奠定基础非常重要。
三目标法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派上用场的。
在我开展高效能计划的途中,我无意中翻阅了一本关于高效能的书籍《结果导向的敏捷时间管理》,该书作者是微软的商务项目主管J.D.迈耶。这本书看上去很像一本教科书,但事实上它是一本畅销书。书中采用的Papyrus字体是我在世上最讨厌的字体之一,但书中的内容非常具有启发意义,书中从简化的角度探讨高效能。我最喜欢书中介绍的三目标法,让我获益良多。尽管三目标法背后的观念只是老生常谈,而且此前高效能博主如里奥·巴伯塔在其《禅宗习惯》、吉娜·特拉帕尼(Gina Trapani)在其《生活骇客》中都有论述,但三目标法对我而言依然是新鲜的,吸引我去一探究竟。
尽管你可以下载世界上所有高效能应用软件(我就曾经下载过),但没有一个应用软件可以像三目标法一样让你持续关注你需要完成的任务。
三目标法非常简单:
1.一天伊始,在脑海中快速过一遍这天的安排,问问自己:一天下来你希望自己完成哪三项任务?用笔在纸上写下答案。
2.一周伊始,在脑海中快速过一遍这周的安排,问问自己:一周下来你希望自己完成哪三项任务?用笔在纸上写下答案。
最后得出的三项任务,将成为你这一天、这一周关注的焦点。
三目标法的实际运用
当我开始试验三目标法时,我花了两周才逐渐适应。一开始,我每天制定的三项任务过于简单,一天下来,我非常轻松地完成了任务。调整后,我每天制定的三项任务又过于艰难(有些甚至让我望而却步),一天下来我没能完成任务,我感觉工作时的积极性远不如前了。大概过了一周半,我才终于制定出三项合理的任务,才准确判断出每天完成三项任务所需的时间、能量和注意力。
为了让读者对三目标法的实际运用有所了解,下面列出我今天早上写下的今天计划完成的三项任务:
1.写完书中关于三目标法的章节
2.清空收件箱,一天只查看邮件两次
3.安排为申请美国税号所需的一切事宜
今天早上,当我坐下来展望一天的安排时,我列出了这三项我希望完成的任务,到目前为止,我正一步步地完成这三项任务。
下面列出我这周计划完成的三项任务,各位读者且看看吧:
1.写完新书中“奠定基础”这一章并发送给编辑
2.写完并录入这月的博客文章
3.为1月举办的两个演讲创建思维导图(一种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图像方式)
一天伊始或一周伊始,我同样列出自己希望完成的个人任务。我不一定只列出三项个人任务(也不一定只列出三项工作任务),但我发现列出任务这一过程中,我可以更好地掌控接下来的一天/一周,让我可以欣然接受列出来的任务。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下面列出我今天和这周计划完成的三项个人任务:
今天:
1.和我的女朋友一同度过欢乐的品茶时光
2.根据爱好自由阅读25页资料
3.列出圣诞节购物清单
这周:
1.按计划购买所有圣诞节礼物
2.彻底远离工作,专心策划生日派对
3.收拾行李,回家过圣诞节
这些任务虽然简单,但对我而言却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可以想象当我完成这些任务后,我会感受到自己与亲人、朋友的亲密关系。
运用三目标法,列出你工作和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三项任务。
三分思维模式
为什么只列出每天/每周的三项任务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呢?为什么不是一项任务、两项任务或四项任务、五项任务呢?我曾就此询问J.D.迈耶,他给出的答案颇耐人寻味:“我最初关注三目标法,是因为经理让我汇报我所在团队的一周目标,但他不希望听到一份详细冗长的目标清单,而希望听到三个最引人注目的目标。”
随后,当J.D.迈耶询问队员他们一天的目标时,他发现自己同样不希望听到三个以上的目标。他表示:“对我而言,三项任务可以让人一下子就记住,无须用笔记下或反复查看。我可以在会议室很快说出这三项任务。只列出三项任务,尤其有助于我们在忙碌中进行任务的优先排序,也有助于我们按计划完成任务。”
乍看之下,“3”似乎是一个随意的数字,但事实上“3”足够大,大到可以概括出你希望完成的主要任务;“3”也足够小,小到可以让你牢牢记住最重要的任务。三目标法同样有助于你变蛮干为巧干,因为当你决定了哪些是计划之内的任务时,也就决定了哪些是计划之外的任务。
由于三目标法关注的是你希望实现的目标,而非你需要完成的任务量,所以三目标法和高效能非常契合。
事实上,人们早已习惯了三分思维模式,这是显而易见的。J.D.迈耶曾说道:“三目标法之所以行之有效,只因我们的大脑早已被训练成以三分思维模式进行思考:每件事情都可分为开始、经过和结果。”
三目标法之所以行之有效,还有一个原因。
无论你多么希望完成任务,突发事件和紧急任务、重大危机还是会瞬间爆发,当你深陷其中、疲于应对之时,你所列出的三项任务会像指路明灯一样引领你行动,这样你就无须再处理一堆冗长的任务清单,也无须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倍感失落。列出每天/每周需要完成的三项任务,可以让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即便在最忙乱的日子里也可以实现更高效、取得更大成果。
J.D.迈耶总结得很好:
“简化,可以让发展创新,可以让复杂问题变得简单。
”
列出三项任务
预计所需时间:5分钟
能量指数 / 专注指数:6/10
价值指数:8/10
趣味指数:9/10
测试目标:通过这一测试,你可以在一天伊始思考这天想要完成的三项最重要的任务。你应该把大部分时间、能量和注意力都用于完成最重要的任务,这样一天下来,你的注意力可以更集中,你也可以变蛮干为巧干。
明天早上,尝试列出一天下来你想要完成的三项任务。为了把时间用于完成最重要的任务,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你需要每天都列出三项任务。
明天早上,当你打开收件箱、开始工作以前,坐下来思考这一天想要完成的三项任务,用纸和笔把这三项任务写下来。抑制自己不看邮箱相当困难,但这样的抑制绝对值得,因为这样你就可以保持思维清晰,认真思考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如果你觉得思考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很难,J.D.迈耶建议你思考你想要获得的“收益、业绩、成就”,如项目有重大进展、清除积压已久的任务、争取客户等。
此外,把任务列在日程表上,不时翻看日程表,了解每天需要出席的会议、需要完成的任务,并据此合理管理时间、能量和注意力,这有助于我实现高效能。实现高效能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身局限的过程,了解自己拥有多少时间、能量和注意力,有助于你适时做出调整(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详细介绍高效能三要素——时间、能量、注意力,给读者以指引)。
如果你想要进一步完善三目标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列出一天中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地点、步骤。研究表明,这有助于你轻松高效地完成任务,尤其有助于你开展艰难的任务。
·除了列出你想要完成的三项任务之外,列出你想要在碎片时间完成的小任务。你一天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完成三项任务上,但你不可避免地总会有其他一些小任务需要完成。当然你要记住自己的时间、能量和注意力有限,不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先尝试在一天里实践三目标法,当你体会到三目标法可以让你一天的效能更高时,你自然会把握机会在一周里实践三目标法。循序渐进,效果更佳。
·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记住哪些是最重要的任务。如果你尝试运用三目标法来管理个人任务(这值得一试,尤其当你需要处理很多个人任务时),记住你的个人任务必须和你珍视的价值理念相符。
·在工作日设置两个闹钟,当闹钟响起时,问问自己:你是否记得今天的三项任务是什么?你是否记得这周的三项任务是什么?如果你记得,你是否正在一步步完成一天/一周的任务?
·在一天/一周结束的时候,审视一天/一周的任务完成情况,问问自己:这三项任务是否切实可行?这三项任务是否过于简单,让你轻松完成?这三项任务是否过于艰难,让你望而却步?你是否能准确判断出完成这三项任务所需的时间、能量和注意力?长此以往,这样的审视和自省,可以让三目标法更好地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