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青岛秋意渐浓
早晚温差越来越大
很多人特别是女性和老人很容易“手脚冰凉”
今天分享给大家几个调养方法
让你温暖过秋冬
>>>>
生活起居失调
坏习惯让寒气钻了空子,如冷饮吃太多、寒冷天气穿得单薄等。
>>>>
阳气不足
阳气虚衰就无法温煦人体,特别是处于四肢末端的手脚就更得不到阳气。
>>>>
情绪波动
精神压力过大、过分敏感、容易生气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身体机能,导致手脚冰凉。
>>>>
气血运行不畅
身体本身的阳气并不虚衰,但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阳气瘀滞在体内,不能达到手脚。
>>>>
激素变化
在经期、孕期和产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月经和生育所引起的激素变化会对自主神经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引发畏寒肢冷。
>>>>
吃寒凉食物
除了冰淇淋、冰水以外,还应少吃西瓜、绿豆、鸭血等凉性食物。
>>>>
穿紧身衣裤
紧身衣物导致手脚等身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手脚冰凉等症状,甚至诱发冻疮。
>>>>
久坐不动
中医认为“静则阴生,动则阳生”,不爱运动的人血液循环也会缓慢,容易怕冷。
>>>>
过度节食、挑食
吃得太少,身体能量跟不上,会使人体气血亏欠,导致四肢寒凉。而只吃蔬菜,甚至控制主食摄入,仅用果蔬代替,会导致人体热量不足,更不耐寒。
>>>>
晒太阳
中医认为人体的前为阴,后为阳,因此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最好在下午4~6点,每次晒半小时左右,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调理五脏气血。
>>>>
穿宽松衣物
打底裤、打底袜会紧紧“捆”在腿上,导致血液流通不畅,使肢体和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减慢,人只会更冷,严重时反而更容易冻伤。
>>>>
揉搓手脚
经常揉搓手脚心,能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揉脚心时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
>>>>
上下班快步走
久坐办公的上班族,可选择一些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运动。锻炼时间以每周3次至5次,每次半小时为宜。上下班快走,简单地爬楼梯、原地跳跃等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
>>>>
坚持泡澡泡脚
泡澡时在水中加入生姜或肉桂精油,可促进血液循环。也可在睡前用热水泡脚,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
>>>>
睡觉时护好脚
肾经起始于足底,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侵袭,建议穿温暖的棉袜入睡,避免夜间足部受凉。
这么多调养方法赶紧学起来吧
告别暖宝宝和热水袋
让我们一起温暖过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