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江阴  ·  不要买!不要买!内含违禁成分! ·  10 小时前  
最江阴  ·  不要买!不要买!内含违禁成分! ·  10 小时前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昨天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昨天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  省生态环境厅选送作品入围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100亿,清华发起一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4-09-12 20:36

正文

作者 | 母基金研究中心
来源 | 母基金研究中心

9月10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签约仪式在成都市举行, 由四川省国资委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组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成立


这是一支高校母基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按照“国资委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采用母子基金架构, 母基金整体规模100亿元 首期规模30亿元,由川内16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设立。


母基金将专项支持高校科技项目研发、孵化及产业化,推动重大关键技术优先在基金平台孵化并优先在四川落地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共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这支母基金的成立早有渊源:去年3月,四川省与清华大学签署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合作协议,提出共同发起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这是双方深化省校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

据了解,下一步,四川将进一步强化创新赋能,与清华大学合力将基金平台打造成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引擎。加快产业项目落实落地,全省国资国企将立足各自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积极主动对接清华大学与基金管理人,强化要素保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四川省国资委此次与清华共同发起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是业内具有创新性的探索之举,是国有资本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尝试,有利于运用母基金的力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这支母基金的成立也说明高校正在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股权投资行业中来。


这类市场化LP正在中国VC/PE行业崛起—— 高校系LP 。最近一年来,高校正在扎堆做LP,高校母基金接二连三:


  • ·2024年6月16日,广州产投集团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签署设立10亿元人民币的 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 ,将重点投向港科大系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现有的创新创业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前沿产业领域的子基金,双方将共同遴选子基金的GP。


  • 2023年12月3日,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 复旦科创母基金 正式启动。复旦科创母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重点关注硬科技领域,聚焦“3+X”赛道(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及其他前沿科技领域),引导子基金成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发掘和投资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长性项目。


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高校不仅自己做VC,还要下场做LP。并且, 从中可以分析出高校做LP的倾向 投资领域重点在硬科技、医疗健康等前沿领域,与高校资源能够实现一定互动和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就是一个重点;并且秉持长期主义,合作GP多为在产业投资有突出优势,除头部机构外,在某一垂直领域“小而美”的机构也备受青睐。


就如去年底新设的复旦科创母基金,虽然名称是复旦科创母基金,但其子基金所支持的项目是开放性的,立足复旦、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海外顶尖的项目即便目前和复旦没关系,也会支持。在关注“复旦系”转化项目同时,复旦科创母基金还将引导子基金着眼于更大范围内的创投项目。


复旦科创母基金(筹)负责人孙彭军表示,希望子基金GP懂科学家,愿做科学家的合伙人,“科学家在高校内完成原创性科技成果从0到1的突破,但从1到10的过程不能仅靠科学家孤军奋战,需要借助外部资源,我们希望科创母基金引导子基金做科学家的合伙人。”


上海的另一所高校,上海交大三年前也设立了母基金——上海交大未来产业母基金,诞生于2021年。这是一支专门服务交大师生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的母基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投资领域,首期规模高达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首支由高校发起设立,支持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校友创业的引导母基金。


在国际上,大学捐赠基金可谓是PE/VC行业的忠实长期LP。


从捐赠基金的角度看,主权基金、养老金、捐赠基金、家族基金基本可以归为同一类“金主”:超长的投资回报期限。这些金主不需要短期内的现金回报,因为他们服务的时间窗口在几十年之后,甚至在永远的未来。


超长的投资期限意味着可承受的风险波动空间非常非常大,对于捐赠基金来说,最需要的就是耐心,用时间换回报空间,用时间对抗不确定性和低流动性。因此,这与PE/VC的投资理念十分契合,国际上许多知名风投的LP构成中,大学捐赠基金占很大的比重。


与美国动辄超过30年历史的高校捐赠基金相比,国内大部分高校还处于“少年期”,但亦有少数较先进的“探路者”。


成立于1994年的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是中国大陆最早的高校基金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认证的“5A级社会组织”,这是中国政府对基金会最高级别认证。此前,母基金研究中心专访了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揭开这家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神秘面纱。


“国外的捐赠资金是一个基金,可以说是一个投资机构、金融机构,而我们是一个公益慈善组织,我们的捐赠的钱其实是社会资本,做投资的这一部分资金是按照市场化来运作的,但是在风险的控制和监管要求上还是和市场化的相对不大一样。”袁桅向母基金研究中心介绍,在大类资产配置的情况下,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大概有25%左右配置在私募股权方面,其中一大部分是作为LP出资到直投基金、母基金里面。


袁桅表示, 在做LP的过程中,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希望能够做合格LP。所谓合格LP,就是不干预GP决策的LP 。“我们希望能够选到好的、能够长线支持的GP,但是我们不希望成为大LP,或者说我们不想成为主导。从原则上来讲,我们不参与到GP的决策中去,不参与人家的投委会,也基本上不在GP里面持股,不当前三或者前几位的LP。所以,从我们做 LP的规模来讲,出资还是有限的,我们很少参与特别大的基金,我觉得几亿到十亿、二十亿左右这样一个规模的基金对我们比较适合。”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投资的GP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行业龙头 ,基本上track都比较清晰,在行业里有比较清晰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 还有一类是小而美或者团队虽新但是有自己的投资理念的GP ,有可能是first time fund,但是这些人也不是刚开始做投资,可能是从大基金里分出来的在细分赛道里有特色的团队。


同济校友基金也是当前股权投资行业比较活跃的大学基金。在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同济校友基金由同济大学校友会和同济校友联合发起成立。


“我们承担着三重使命:一是盘活母校捐赠基金存量资产,实现财富长期的保值增值;二是借助校友基金的桥梁,实现母校科研专家、创业者与优秀社会资本更为顺畅的对接;三是将校友与母校更紧密的连接,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培养长期可持续的捐赠文化。我们的LP主要是同济教育发展基金(捐赠基金)和同济校友,成立以来,我们得到了同济大学和校友的大力支持,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和市场的认可。”同济校友基金创始人徐勇明此前在专访中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徐勇明认为,中国和国外大学本身有很多的不同,捐赠基金所起到的作用也有很多不同。“的确,和海外捐赠基金几百亿美元规模的体量来比,国内的捐赠基金体量小了很多。但我不觉得这是我们不足的表现,这最多是一个现状,而且国内像清华的捐赠基金,增长率不比海外最好的捐赠基金差。在此我不能代表国内大学,最多代表同济校友基金,我们对于自己的要求是一方面通过专业的管理追求财务回报,同时也要通过资本建立很多校友和母校的纽带,培养更好的捐赠文化。”他相信,打造懂行业、可赋能的母基金,通过PSD的策略和机构化能力的建设,不断提升管理能力,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未来,母基金研究中心也期望着更多国内高校母基金的成立,这将丰富股权投资行业的LP群体,为投资机构带来更多市场化的长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