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多功能教室门口,东边靠墙设置成一个宽约5米、进深约3米的小舞台。其他空间摆放着8排椅子,每排8个位子,基本上都坐满了村民。背面墙上挂着一条红色横幅——宝丰县司法局“精准普法进乡村”文艺普法宣传活动。
“电信诈骗害人深,利用网络来行骗。个人信息被盗走,若不防范大隐患。盗取信息打电话,欠费涉案把你吓。担惊受怕把钱转,一不小心受了骗……”
这是当天文艺宣传活动的第一个节目,快板《网络安全记心间》,由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宝丰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金素珍带着两位“三八红姐”法治宣传队队员一起表演,她们穿着靓丽的表演服,声音洪亮。
接着,金素珍表演了三弦节目《民法典照亮前进路》:“树上喜鹊叫得欢,大妈我心里比蜜甜,大家要问我为了啥?只因为咱国家出了民法典……”
宝丰县司法局局长李宏伟告诉记者,这场文艺宣传活动是今年春节期间一道“开胃菜”,新的一年,宝丰县司法局将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更多场次曲艺普法表演。这种活动,他们已经开展了十几年,目前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普法模式,即通过“法治+文艺”进行普法宣传,将法律知识融入好听好看好玩的曲艺表演,并用方言表演,使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他举例说,宝丰县是中国“魔术之乡”,宝丰县司法局组织成立魔术普法小纵队,创新推出《空袋花箱》《丝巾变棒》《花盆自开》《拉箱》等法治魔术节目,将法律元素融入到魔术表演中,让观众在欢乐氛围中学法。
宝丰县探索出曲艺普法的缘起,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普法工作的需求,创新普法手段,提高普法效果。
“宝丰县具有丰富的曲艺文化传统,我们的曲艺形式多样、深受群众喜爱。将法律内容融入曲艺表演之中,使普法工作更具趣味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法律知识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群众,从而激发群众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宝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浩说。
在文艺宣传活动现场,一位年纪较大的男性村民告诉记者,这种形式让他更容易掌握了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
在观众席上,今年40多岁的大黄村村民黄女士也向记者讲述了她“用法”的经历。几年前,她借给一位熟人两万多元。但当她要求对方还款时,对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辞,一直拖着没还钱。去年,她找到当地司法所求助。司法所了解情况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终于在去年12月份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她在腊月廿五拿到了第一笔还款。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她给司法所送上一面锦旗。
据王浩介绍,如今,在宝丰县,这种以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法治宣传、传播法治理念的方式,已成为常态。仅“八五”普法以来,宝丰县共举办各类法治文化宣传活动360余场,受众18万人次。
2024年11月,宝丰县司法局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李宏伟说,宝丰县将继续发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法治元素,将文化传承纳入普法实践,融入基层治理,不断强化文艺普法队伍建设,推动普法教育与文艺发展的深入结合,以更创新的普法方式和更丰富的普法内容,让普法宣传贴近生活、法治理念融入生活。
“普法工作并不是机械地向公民解读法律的内涵,而是要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靶心’,讲群众听得懂的话,用群众喜欢的形式,让法治信仰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李宏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