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egmentFault思否
SegmentFault (www.sf.gg)开发者社区,是中国年轻开发者喜爱的极客社区,我们为开发者提供最纯粹的技术交流和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3个令人惊艳的DeepSeek项目,诞生了! ·  13 小时前  
OSC开源社区  ·  宇树王兴兴早年创业分享引围观 ·  2 天前  
程序猿  ·  “我真的受够了Ubuntu!” ·  2 天前  
程序猿  ·  “未来 3 年内,Python 在 AI ... ·  3 天前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做AI代写,彻底爆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SegmentFault思否

“口罩制造商”霍尼韦尔将发布最强量子计算机,IBM、谷歌、微软都是弟弟?

SegmentFault思否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20-03-05 12:14

正文


因为疫情的关系,大部分人都熟悉了「霍尼韦尔(Honeywell)」这个略显拗口的名字,成为了人们口中大名鼎鼎的口罩制造商。


但事实上,霍尼韦尔是一家多元化的制造企业,而口罩生产,只是其“不务正业”的其中一项业务而已。 近日,霍尼韦尔宣布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突破,将提升量子计算机的性能 。并且,霍尼韦尔还声称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发布全球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


霍尼韦尔的一位高管称,在某个标准上来说,这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目前,霍尼韦尔正与 IBM、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在量子计算领域争夺领先地位。


霍尼韦尔表示, 在未来五年内,其量子计算机的性能每年将提高 10 倍。 而业内的另一位大佬 IBM 此前公布的目标,仅仅是每年将计算速度提升一倍。





口罩背后的「商业帝国」



霍尼韦尔国际(Honeywell International)是美国一家以电子消费品生产、工程技术服务和航空航天系统为主的跨国性公司, 现在的霍尼韦尔由马克·C·霍尼韦尔于 1906 年创立。


但其特殊材料业务可以追溯到 1870 年由化学家 William H. Nichols 创办的一家小公司。从 1934 年开始,霍尼韦尔便开始了全球化的扩张之路,随着不断的扩张收购之后,业务也开始从原子钟延伸到安全警报以及火灾探测等领域。


到了二战期间,霍尼韦尔便开始在制造业务上接触军工订单,并由此建立了自己的航空部门。


霍尼韦尔研发的 IntuVue 3-D 雷达


在多个业务的加持下,霍尼韦尔不断发展。1995 年,由霍尼韦尔开始进军计算机市场,并成功的研发出计算机系统 D-1000,并开始了计算机领域的壮大之路。


但这条路他们走的并不顺利。20 世纪 60 年代,霍尼韦尔试水大型机市场,但当时的 IBM 作为巨无霸一样的存在,几乎已一己之力击垮了这一领域所有的入局者,霍尼韦尔也成为了炮灰之一,为了及时止损,被迫放弃了该领域的市场。





卷土重来,直奔业内第一



虽然曾经被 IBM 打败过,但霍尼韦尔并没有放弃向技术公司的转型。


据消息显示,霍尼韦尔在量子计算方面已经准备了十多年,直到 2018 年,霍尼韦尔才第一次宣布了其量子计算能力,但当时并没有什么市场反应。


此次,霍尼韦尔成为话题焦点的原因,是因为其直接从「默默无名」摇身一变,要成为「天下第一」。


霍尼韦尔对于此次将要推出的量子计算机显然信心十足。公告中称,这一产品量子体积将至少达到 64,是目前业界产品的两倍,且在未来五年,量子计算机的量子体积还将每年将提高 10 倍。


据霍尼韦尔介绍,其量子计算机采用离子阱技术来实现其希望达到的性能。这一技术让其利用电磁场来囚禁每一个离子,并对被囚禁的离子采用激光脉冲加以操作和编码,从而实现更大难度的计算任务 (感兴趣的可以查询相关的公开论文)


对于即将发布的量子计算机,霍尼韦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瑞哲表示:


企业应该现在开始确定他们的策略,以利用或缓解由新量子计算技术可能带来的许多业务变化。


发展量子计算需要涵盖原子物理、低温学、激光、磁学和精密控制系统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杜瑞哲认为,霍尼韦尔此前在多个工业领域的产品经验帮助公司在这一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进展。


公开资料显示,霍尼韦尔已经募集了 100 多位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来共同推进量子计算相关的技术开发。公司在中国的技术团队也在加速软件开发,以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技术的可靠性。


另外,霍尼韦尔还宣布对剑桥量子计算公司和 Zapata Computing 公司进行战略投资,这两家企业目前在量子软件领域基本都是各自的佼佼者,尤其是剑桥量子计算公司,已经拥有了很强的量子开发平台和企业级应用。


不得不说,霍尼韦尔作为一个「商业帝国」,要整就使劲整,敢说自己业内第一还是有一定底气的。


但霍尼韦尔是否真的能在量子计算领域获得市场的认可,还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谷歌、IBM、亚马逊这些老牌科技企业不管是在技术还是市场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尤其是云计算服务领域,亚马逊、谷歌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壁垒,这对于一个半路出家的人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所以说,霍尼韦尔的量子计算机虽然已经夸下了海口,但仍有很多东西需要证明,整个量子计算领域,也有很多东西亟待证明。





量子计算,第二次信息革命



说回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在业内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最近一次「出圈」的原因还是谷歌提出的「量子霸权」,在这么一个紧张的世界局势中,不管是什么“霸权”都会引发广泛的关注。


名词解析:量子霸权


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或称量子优越性,是指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古典电脑实际上解决不了的问题,问题本身未必需要有实际应用。


简单地说,实现量子霸权就是实现量子计算机对超级计算机的全面碾压。


在量子计算中,信息以量子比特(qubit)存储,量子比特是 0 和 1 的叠加态,这打破了在传统计算中只能为 1 或 0 的局限。 如果存 在一个容纳了 N 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其所能包含的信息将呈指数级增长。


以谷歌发表的论文为例,他们已经成功让量子系统花费约 200 秒完成了传统超级计算机要 1 万年才能完成的任务。这数量级的差异,就是对超级计算机碾压的一种表现形式了。


但是,实现量子霸权具体有什么用呢?


第一,等到量子计算可以落地应用,那么就能实现数百个量子比特相干操纵的专用量子计算机,这对于专业领域(比如药物研发、化学实验等)来说可以大大缩短研究周期;


第二,进入到通用可编程的量子计算机阶段,能够相干操纵数亿量子比特,实现可容错的量子计算机,能在经典密码破解、大数据搜索、人工智能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正因如此,量子计算被视为第二次的信息革命。业内也有人称: “量子计算是解决 20 年后计算资源稀缺的秘密武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