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懂经济
让连接发生,提供金融知识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看懂经济

再识宜信:金融科技助推普惠金融

看懂经济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25 10: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金融科技的出现,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新可能。在唐宁的设想中,宜信通过将金融科技落实到多个业态,最终会为众多中小微企业、工薪阶层、农户建立信用,筹措资金并将其金融服务渗入到这些高成长性人群的能力建设中去。


作者:戴显天 央观智库研究员



正文


对于宜信这个名字,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宜信究竟是做什么的,相信很多人还停留在P2P这样的概念之上,上周我参加了“金融科技外滩峰会”,听了宜信创始人、CEO唐宁和宜信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陈欢的分享,这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这家中国领先的从事普惠金融与财富管理事业的金融科技企业,所闻所思不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比肩Ribbit的宜信新金融产业基金

在这次论坛上,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了解了宜信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这是一支管理十亿美元资金、投资于全球、参与到全球金融科技创新的投资基金,这支基金投资的标的一半在中国,一半在海外,过去一年多,这支基金在美国市场一共投资了13家企业,在这13家企业当中,除了一家处在低空飞行的秘密状态之外,其余12家都入榜了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250强(Fintech 250)”榜单,这对于来自中国的新金融投资基金来说是一个非常惊艳的成绩。

要知道,榜单背后还有榜单,在创投基金这个领域,就所投企业的入榜比例来看,宜信应该是第一的,若从数据上来看,宜信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看齐的是一家叫作Ribbit的基金,这支基金专注于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在行业当中处于引领地位,在上述CBInsights评选中,Ribbit一共有17家被投企业入榜,处于行业第一。其他成绩不错的基金还包括著名的Andreessen Horowitz基金和高盛,二者都只有9家被投机构入榜。

值得注意的是,宜信私募股权美元母基金还投资了Ribbit基金,挤进了Ribbit的LP行列,这意味着宜信财富美元母基金的投资者可以享受Ribbit基金的投资收益。

二、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是宜信一直以来的关注点,今日的宜信系早已是一个庞大的金融战舰群,多个业务领域可以协同作战。目前,宜信最主要的两块业务就是普惠金融、财富管理。

宜信公司2006年在中国发明了“个人对个人”,后来叫P2P,现在学名叫“网贷”,也见证了这个行业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唐宁称,最开始就是一个想法,根植于大学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的学费借款需求,可以看出,宜信起始服务的对象即是传统金融机构未覆盖到的人群,从创业之初,宜信就是一家很典型的普惠金融机构。虽然宜信现在的业务已经枝繁叶茂,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金融科技的探索,投资新金融企业,说明宜信对于这个行业的关注,用宜信首席战略官陈欢的话说,宜信始终关注着这个行业最新的科技动向,思考如何用金融科技更好的推动普惠金融。

金融是一个跨期限经营风险的行业,无论何时何地,金融企业都要在风险和收益中寻找平衡。普惠金融意味着金融服务要惠及更多群体,两者本身存在一定的张力。然而,每一个群体所具有的风险、能产生的收益、经营所需要的成本各不相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金融企业来说,低风险、高收益、低成本的少数高净值客户自然成了众多金融机构追逐的对象。对于这样的结果,不应该简单的批评金融机构嫌贫爱富,而是一种经济规律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如果过分强调金融机构对特定人群的服务则可能引起金融企业亏损,甚至因难以持续而倒闭。

因此,普惠金融也需要符合金融规律,新技术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陈欢意识到,金融科技为金融企业做普惠金融提供了一个种全新的方式和工具。

在陈欢看来,首先降低了获客的难度,科技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帮助企业优化了客户可触达性的问题。其次是提高了金融风险识别能力,通过越来越多金融科技的使用,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数据的沉淀越来越多,这使得数据留存、分析、使用的程度高于以前,提供了金融机构风险判断的能力。最后是扩大了普惠金融概念的内涵,丰富了人们对普惠金融的认识,在陈欢看来,普惠金融不止是借贷服务,还要有微金融的概念,包括支付、保险、理财等等,再扩展一步还有能力建设,在这些领域,金融科技可以有很多应用。

三、将金融科技融入宜信

金融科技的出现,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新可能。在唐宁的设想中,宜信通过将金融科技落实到多个业态,最终会为众多中小微企业、工薪阶层、农户建立信用,筹措资金并将其金融服务渗入到这些高成长性人群的能力建设中去。

现在,宜信正在将新科技应用到普惠金融的实践中去。目前,宜信普惠业务除了P2P网贷之外,在智能投顾、农村金融、小微企业贷款、保险科技、投资者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尝试。智能投顾和投资者教育就是其中两个亮点。

在宜信CEO唐宁的眼中,智能投顾是国内中产阶级最好的投资工具之一,虽然智能投顾属于理财业务,但是同样具有普惠意义。一方面,相对于高净值客户而言,新中产阶层财富总量有限,服务这类人群所能产生的佣金和服务费用很难覆盖住理财规划师的人工成本,因此采取非人工的服务方式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投资股市、债券、外汇等需要很专业的知识,不然很难盈利。事实上,从以往的投资经验来看,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投资人,还是很难跑赢市场,因此目前在欧美,以投资指数基金为代表的资产配置方式越来越受欢迎。根据资产配置理论,通过合适的资产配置,投资者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较为稳定的长期收益。智能投顾即是用人工智能方式,把自动化的算法嵌入到投资顾问领域,使得金融投资的服务更加个性化,大数据也更加有效。由此,将原先由人工实现的资产配置转而交由机器来实现。

唐宁认为,智能投顾是客户个性化的专属理财规划师,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需求,风险偏好,生成一个可以持有20年、30年的资产组合。相对于传统方式来说智能投顾提供的资产配置是跨地域国别,跨资产类别,超配另类资产,可以基于理财者的年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生活目标、理财目标,生成回报最大的这样一个资产组合。它的收益率在合理区间,具有很长的可持续性。前不久,宜信智能投顾产品投米RA公布去年成绩,数据显示,投米RA在过去一年中,为投资人奉上了2.55%—11.48%的稳健收益,收益率远高于竞品。99.6%的在投用户都取得了正收益,对比同期A股市场10%的盈利面积,投米RA显示出资产配置的巨大威力。

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唐宁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个“InvEduTech”的概念,即利用金融科技做好投资者教育,不再沿用之前司空见惯的用公益宣传片、易拉宝或者宣传册讲金融风险,在唐宁的构想中,“90后”、“千禧年一代”是在数字化的世界中长大的,投资者教育就应该更数字化,利用科技去做投资者教育,让投资者教育变得更互动、更有趣。

可以畅想,未来的宜信将会更加有科技感,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各类人群的幸福指数都将得以提升:大众富裕人群,工作之余,随手打开投米RA的app,即可获得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资产配置组合建议;当高成长型人群急需用钱时,可通过宜信普惠个人信贷“3小时到账模式”等服务,解决筹款中的“痛点”;小微企业若在发展中遇金融难题,也能通过宜信翼启云服、宜信普惠商通贷,快速获得相应的综合金融服务;每年农忙的时候,农场主、农户,可以开着从宜信普惠融资租赁租来的农机快速作业,增加收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品牌几何  ·  上海 |【美特斯邦威】品牌总监
7 年前
联合国  ·  世界毒品问题报告
7 年前
伊思爱情顾问  ·  消息不秒回,就是不爱你?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