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中国人常说的喜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生重要时刻的认可和庆祝。
洞房花烛夜时所穿的“嫁衣”,便有特别的意味。
“嫁衣”是中国人对婚嫁服饰的传统称谓,蕴含着传统婚嫁仪式、民俗的文化色彩。
11月8日至2月28日,中国丝绸博物馆推出首届“丝尚盛典”配套展览“一生一裳:中国嫁衣的流金岁月”展览。展出1949年至今不同时期的嫁衣,呈现中国女性婚嫁服饰的形态美感和风格演变,探讨当代中国婚嫁服饰的传承与流变,审视女性婚嫁服饰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发展脉络。
和有风君一起走进这场展览看看吧!
展览由“质朴·纯粹——集体主义与革命色彩”“变革·融合——改革浪潮与多元时尚”“民俗·民族——多彩民族的仪式与盛装”以及“文明·交汇——中华传统非遗技艺与西方工艺的交融互鉴”四个单元构成。
在第一单元,我们能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嫁衣的质朴与纯粹。
195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自由恋爱,自主婚嫁,成为一种主流的婚嫁观。传统社会的婚姻礼制,以及象征旧制度的凤冠霞帔等传统婚礼服,逐渐被人们摈弃。
新中国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让人们的服装整体风格以简洁、朴素和实用为主。婚礼服隆重的仪式感也被弱化,逐渐趋向于日常服饰,集体主义的统一化、简洁化成为一种潮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两国密切的政治经济交往,增加了服饰文化的交流互通。除了原有的中山装、列宁装,布拉吉、苏联大花布衬衣等苏联式服装为中国带来了别样的色彩与时尚活力。花衬衣成为当时流行的女性婚礼服。
历史长河中,社会文化变迁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与选择,女性服饰的演变尤为直观。1961年,毛泽东同志一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脍炙人口,女民兵形象进一步激发了女性的爱国情怀与自主意识,还影响了当时女性服饰审美,以及婚嫁服饰的选择。
展览现场,图源网友小红书
展览现场,图源网友小红书
时间来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浪潮席卷,社会风气加速开放。这一时期,西装和婚纱成为了中国人主要的婚礼服饰。到了90年代,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不仅在城市引领风骚,甚至深入偏远乡村——红色套装作为中西合璧的典范,尤其受到农村新娘的青睐。
迈入新世纪,伴随国内服饰以及时尚设计行业的蓬勃兴起,高级定制与新兴时尚品牌竞相涌现。与此同时,大国崛起唤醒文化自信,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渴求日益增强,汉服复兴运动拉开了传统婚服潮流序幕,在名人、明星效应的影响下,定制的马来褂、秀禾服、唐装也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式婚礼上的亮点。
都说,时尚是一个轮回,在嫁衣这件事上,这个周期跨越了整整百年。
现在,嫁衣呈现出更为鲜明的特点。现代科技融入婚纱设计,3D打印与智能穿戴技术催生独特前卫婚礼服饰;激光雕刻技术则使传统纹样得以复刻并融入现代审美,赋予婚纱新的艺术生命力。时尚产业的不断演进与文化交流的深化,共同推动婚嫁服饰向更加多元、前卫且兼容并蓄的方向发展,展现了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独特魅力。
各民族的婚嫁服饰中,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的手工艺和纺织技艺无不展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这些嫁衣不仅仅是服饰,更记录着少数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以及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是文化传承的象征,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比如,“西兰”在土家语里是铺盖(被面)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这种“花铺盖”是土家姑娘必备嫁妆。同时,在土家族以往只有口头语言而无文字的岁月里,西兰卡普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宗教伦理以及生产、生活知识的一种重要载体,被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