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推送。为了不与小韭菜失散, 请将“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
在看
”。
1、行业竞争与技术创新
-
金刚线行业在2024年第三季度延续了激烈的竞争态势,行业产能新增释放基本停滞,但退出不明显。美创在此背景下,继续坚持创新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美创在技术创新方面主要集中在金刚线的细线化技术、高切割力技术、钨丝母线自制以及无度数金属化技术等四个方面。
-
美创的高切割力技术通过自研金刚石提高切割力,降低工艺
线耗
约10%。钨丝母线自制实现了从粉到丝的全工艺打通,70%以上设备经过自研改进,尽管成本较外采略高,但在切割率、断线和线痕方面表现出优势。
2、技术进展与产品开发
3、经营业绩与市场表现
4、钨丝母线与生产工艺
5、市场策略与未来展望
Q:美畅股份在钨丝母线的研发和生产中有哪些技术和生产优势?
A:
美畅股份在钨丝母线的研发和生产中,尽管起步较晚,但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行业交流,进行了大胆的设备创新和改造,超过七成的设备经过自主改动。此外,公司在传统热拉工艺基础上,尝试了温拉和冷拉工艺,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公司内部有多个小型研发团队同时针对同一目标进行研究,形成了强大的包容性和创新氛围,愿意承担研发成本和失败风险。
Q:硅片价格上涨对美畅股份辅材价格和盈利的影响如何?
A:
硅片价格的上涨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关键。目前市场价格已使美畅股份处于微利状态,甚至有友商处于亏损状态。长期亏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如果下游客户盈利能力恢复,他们可能会接受较高的利润空间,从而支持技术创新。美畅股份希望通过新产品的推出,适当调整产品价格,以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成长。
Q:当前单千瓦的钢丝和钨丝的信耗水平如何?
A:
在使用高切割力技术的情况下,钨丝的信耗比钢丝低约20%。如果钨丝使用高切割力技术而钢丝不使用,差距可达30%。目前,常规钨丝的单机瓦信耗水平约为三十多万公里,而使用高切割力技术的客户,其钨丝信耗水平可低于35万公里。
Q:公司是否感受到下游需求的变化?
A:
目前我们对下游需求的变化感受不太明显。我们的订单通常是按月下达,最近刚下了11月的订单,即使客户有变化,也不会频繁更新订单。因此,我们暂时没有明显感受到下游需求的变化。
Q:钨丝母线的研发和生产进展如何?目前主要的难点是什么?
A:
钨丝母线的工艺链条较长,这是主要的难点。我们在各个工艺工序段做了大量改造,目前已达到每月超出100万公里的交付能力。我们在一些工序中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冷拉工艺,这可能带来颠覆性的改进,但也涉及设备的重大改动。因此,我们暂时没有进行大规模扩产,而是专注于现有100万公里产能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Q:高切割力产品是否能提升切割效率,缩短切割时间?
A:
高切割力产品在同样的切割时间下,线耗降低了约10%。这项改进是在相同切割时间基础上实现的。
Q:基于高切割力产品的优势,公司是否可以进行差异化定价?
A:
我们的定价体系中长期引入性价比概念,美畅的金刚线售价在市场上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虽然客户认可10%的线耗降低幅度,但价格不可能完全对应上涨10%。通常,客户和公司会共享这一成果。
Q:四季度金刚线行业的价格趋势如何?在当前价格体系下,美畅股份是否有可能通过提升产品力来提高产品售价?
A:
四季度金刚线行业的价格下降空间有限。美畅股份的盈利空间已经非常低,进一步降价只会加大亏损。由于折旧和人工成本的制约,公司难以承受价格下调。即便新产品在切割力方面有优势,但在当前大环境下,客户能给予的溢价非常微小,价格差距不明显。要实现价格提升,需要整体行业环境的改善。
Q:三季度美畅股份的出货占比和盈利能力如何?物资产品和碳钢产品的盈利差距是什么?
A:
三季度公司在金刚线市场的占比接近20%,较二季度有所上升。碳钢线略有盈利,而钨丝线则不赚钱。
Q:美畅股份自有母线和外购母线的比例如何?
A:
三季度自产母线的比例不到50%,自产能力在爬坡期,从不到100万公里提升到刚过100万公里。
Q:美畅股份的成材率与友商相比如何?未来成材率提升是否会降低成本?
A:
美畅股份的成材率与友商相比有约20%的差距。
随着成材率的提升,自产
钨丝
母线的成本有下降空间。
目前成本较高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试验,导致一些浪费。
Q:公司在设备投资方面有何考虑?特别是关于冷拉和热拉设备的投资额和改造成本?
A:
冷拉和热拉是截然不同的设备。
目前公司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母线扩产,主要是因为未来工艺路线可能会有所不同,现有的热拉设备可能无法直接转换为冷拉设备,因此改造成本尚不明确。
冷拉设备的单台价值较低,但需要大量设备来支撑产能。
单台设备的价格可能在几万到十几万之间。
Q:公司三季度的市场份额和客户拓展情况如何?
A:
尽管二三季度的销售量有所下降,但市场份额在第三季度略有提升,目前约为45%。
在客户拓展方面,特别是中环客户,三季度尚未有大量订单,但目前已有一些具体订单正在执行。
Q:公司Q3的出货量与销量有何区别?
A:
Q3的出货量通常比销量有所增长,主要是因为存在时间差,包括客户验收和拒收等因素,这两个数字不能等同。
Q:冷拉和热拉工艺在产品性能和成本上有何差异?
A:
冷拉工艺在强度方面有优势,且不涉及能源消耗,因此成本上可能更具优势。
但目前冷拉工艺仍在研究阶段,热拉工艺则较为成熟。
Q:公司新产品钨丝环线的应用领域及定价策略是什么?
A:
钨丝环线用于光伏行业,替代碳钢环线。
定价策略基于产品寿命的提升,例如如果寿命增加2到4倍,售价可能相应提高到200到300之间,具体根据客户使用情况定价。
Q:高效切割技术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导致线耗降低?
A:
高效切割技术主要在金刚石环节进行了改进。
我们自研了一些金刚石,提升了切割力,从而降
低了线耗。
Q:新的高切割性产品的市场占比是否在持续提升?
A:
是的,市场竞争激烈,各家公司都在展示自己的竞争优势。
我们的新产品在市占率方面有贡献,尽管价格上没有得到完全的溢价补偿,但通过技术优势提升市占率是我们的目标。
Q:新产品推出后,价格没有大幅上涨,会不会影响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的推出速度?
A:
目前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新产品在定价上没有得到充分肯定,溢价不足以完全补偿成本。
然而,新产品在市占率上仍有贡献。
虽然整体供给能力为3000万公里,但需求不到2000万公里,这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我们通过技术优势提升市占率,尽量释放产能。
Q:未来金刚线行业的长期竞争格局会如何变化?
A:
目前碳钢和钨丝的竞争格局尚不明朗,但钨丝被认为是长期的未来方向。
尽管钨丝金刚线价格较高,但在某些客户的经济分析中仍有收益。
美创在碳钢和钨丝两条技术路线都保持开放态度,积极配合客户需求进行技术支持。
Q:隆基和中环在钨丝应用上的态度和未来占比提升的趋势如何?
A:
隆基和中环都在使用钨丝,但目前钨丝的定价使得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尽管使用钨丝可以带来一定的盈利,但不足以弥补成本。中环已经有订单在进行,但量的提升需要时间,预计需要一个季度以上的爬坡期。
Q:钨丝和传统产品的耗能水平有什么差异?
A:
传统钨丝的耗能水平大约在37-38万公里,而高切割力产品的耗能水平大约为32-33万公里。
对于碳钢,传统产品的耗能大约为46-47万公里,高切割力产品则约为41万公里。
Q:钨丝市场的潜力如何?
A:
钨丝市场仍有潜力,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工艺的优化。
尽管目前市场对钨丝的看法可能较为保守,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化,钨丝市场可能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Q:不同企业钨丝成本的差异有多大?
A:
外购钨丝母线的价格基本统一,因为采购来源较为单一。
然而,各企业的盈亏差异主要来自于产量下滑后的固定成本摊销,如折旧和人工成本。
这些固定费用在产量下降时会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成本差异。
Q:钨丝的品质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A:
钨丝的品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断线率和线痕上。
自制的钨丝母线在这些方面表现更优。
此外,不同企业的建筑工艺也会导致金刚线在客户端应用时表现出不同的结果。
投研工具—小韭菜好友办的一个专门分享上市公司调研纪要的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