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家好,我是
Taka
~
你有没有好奇过:
-
为什么有些人在学校的成绩会更好?
-
同样的工作方法和内容,为什么有些人会获得更优秀的表现?
-
为什么有些人的成功转瞬即逝,有些人的成功就像滚雪球一样?
当然里面会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影响,
但有没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能够让我们更容易达成目标,更好的生活呢
?
Taka 从 Angela Lee 的演讲里找到一些启发。
哪些人更容易达成目标?
Angela Lee 在 TED 的演讲中讲述了她的故事:
在她辞去企业管理咨询的事业之后,开始从事教育的工作。
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
就是在课堂考试中表现最好的学生,并不是那些智商最高的学,一些很聪明的同学反而表现的不太好
。
这个问题引起了她的好奇,到底是什么因素,让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表现得更好?
所以在几年后,她继续攻读心理学硕士,希望能够研究这个课题:
谁是成功者?为什么这些人会成功?
-
她和团队去西点军校调研,想要预测哪些学员能够撑过军校的训练,并且最后获得更高的成就。
-
在恶劣的条件下,刚入行的老师,哪些老师在一年学年后能够留任,哪些会教出更好的成绩?
-
在企业中,哪些销售人员会赚得更多?
-
......
经过一系列不同背景,不同环境的研究,她发现
有一种性格特征在这些人身上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能够预示他是否成功
。
不是外表,不是智商,不是家庭条件,不是才华,而是——
「毅力」(Grit)
。
毅力是对长远目标的热情和坚持
,日复一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和投入,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不退缩
。
拥有强大毅力的人,和那些没有的人相比,会跟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获得成功。
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斯把这种特质叫做「耐磨度」,她认为:耐磨的人把成就看作一场马拉松,是长期投入和坚持的混合体。
那怎么培养呢?现在科学的研究还很少。Angela 认为目前为止,被实验和研究检验过,
能够培养这种「毅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成长型思维」
。
你是成长型思维吗?
卡罗尔·德伟克教授认为,人们对能力有两种理解:
「固定型思维」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在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天赋
。
每次失败都是对能力的一种否定,对挑战会感到恐惧,更愿意接受那些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够达成的目标,因为这能够证明自己的天赋。
而
「成长型思维」认为,能力是可以变化的,能够通过努力和学习来培养和成长
。
面对挫折和失败,他们更加重视能从中学习到什么,追求进步和成长,也不畏惧挑战。即使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也依然愿意去尝试,并享受努力的过程。
看到这里的时候,来,请思考一下:
你认为自己是「成长型思维」还是「固定型思维」?
Taka 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在想,当然我是「成长型思维」啊。
「能力是能够通过努力改变」的这种观念,这不是一个再「正确」不过的常识么
?
而且不管是谁,一看就知道「成长型思维」会更好,也都理所当然拥有「成长型思维」吧。
后来认真思考自己的实际情况,才发现在大部分时候,潜意识中 Taka 其实都在受「固定型思维」影响。
1.面对失败:
在考试成绩糟糕,输掉一场比赛,被炒鱿鱼,被拒绝的时候......这些事情对你意味着什么?
对于「固定型思维」的人,这些情况都意味着你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遇到挫折就意味着失败,是对自己下了定义,意味着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创伤。
而对于「成长型思维」,自身没有成长,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力,才意味着失败。失败只是自己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2.面对挑战和乐趣:
「固定型思维」会觉得证明自己能力还不够,需要在每件事上都接近完美,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完美无缺才是成功,只能从自己已经做的很好的事情中获得乐趣。
因为他们潜意识里相信能力和天赋是固定的,只有看起来完美才能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而「成长型思维」觉得直面挑战,取得进步才是成功。努力去尝试,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从这些挑战和困难的事情中获得乐趣。
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形成了自己对成功,努力,改变,失败的看法,
导致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对挑战的态度,对挫折的复原力都大不相同
。
不仅在工作、学习中产生影响,「成长型思维」在人际关系,管理领导,改变习惯这些生活方方面面都在发生作用。
你是固定型思维怎么办?
虽然每个人都想要「成长型思维」,觉得都应该拥有「成长型思维」,都知道「固定型思维」对达成目标有阻碍,这些想法慢慢都变成了一个政治正确的事情。
甚至有时候就会变成「虚假的成长型思维」
。
你可能在面对挫折失败自己沮丧郁闷的时候,要求自己:我「应该」振作起来,下次就能做到了。
你可能去夸奖自己或者别人根本不存在的努力,你可能把自己身上的一些优点,比如思维活跃,态度开放认作是「成长型思维」。
你可能并不承认自己是个「固定型思维」的人。这其实是将真实的自己给埋藏起来,除了更多烦恼和焦虑,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
事实上,卡罗尔的研究表示,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两种方式,并没有绝对的只拥有一个方面特质
。
有时候我们会处于「成长型思维」,有时候发生一些事情,就会出现「固定型思维」,这都是真实的一面。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