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讲述了谭校长在朋友圈提出的问题以及他的观察和预测。谭校长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感受到身边朋友纷纷感染,包括他的一位朋友孟岩公开记录康复历程,并引用了两个草根调研。虽然这些调研可能不准确,但大体上北京阳的比例最高,广州和上海相对谨慎,深圳可能更慢些。谭校长还提到了不同人感染后的症状差异,以及北京流行的BF.7毒株相对于广州的BA.5.2毒株可能症状更严重。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喻成波关于BF.7和BA.5感染后症状的描述,以及知乎用户“数据帝chenqi”用百度搜索指数做的城市感染预测模型。谭校长最后分享了自己对第一波冲击波的提醒和警示,并提供了二维码链接到他的视频号。
谭校长提到了北京流行的BF.7毒株相对于广州的BA.5.2毒株在症状上可能更严重,以及喻成波主任医师的描述。
谭校长分享了知乎用户“数据帝chenqi”用百度搜索指数做的城市感染预测模型,并提示该模型仅为推演,仅供参考。
谭校长在结尾部分强调了第一波冲击波的到来,并提供了二维码链接到他的视频号。
文/谭校长
昨天我在朋友圈提了个问题:
当然,提出这个问题首先是因为主观感受,因为朋友圈里很多北京的朋友,在过去一周之内纷纷中招。
我的朋友孟岩也是其中之一,他在公开记录自己康复历程的同时,也引用了两个草根调研:
而另外一个朋友“持有封基”,在他的群里调查的结果如下:
虽然都是草根调研,结论肯定不精确,不过大致可以看出:一线城市里,北京阳的比例最高。广州和上海相对谨慎,深圳可能更慢些。
至于感染了之后,到底症状如何?不同人的症状还真是差很远。
孟岩就在微博上公开详细记录了他的康复历程。
而我另外一个北京朋友家里五人全阳,但是每个人症状的轻重都有差别。
此外,有说法认为,同样是奥密克戎,北京流行的毒株(BF.7)比广州(BA5.2)在症状表现上更严重些。
12月1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喻成波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BF.7与BA.5感染后症状一般有较明显的区别,BF.7感染症状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不适、头痛、喉咙痛、嗅觉味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
而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后,BA.5临床表现更为温和,症状明显减轻了,通常出现持续咳嗽、鼻塞和咽痛等几种常见症状,另一症状是极端疲劳,而味觉丧失和嗅觉丧失已经比较少见。
喻成波介绍,BF.7是ba.5.2.1.7的缩写,被认为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衍生的第三代亚型,中间隔了ba.2.75变异株。BF.7因获得了新的基因突变而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另外,知乎的“数据帝chenqi”根据百度搜索指数做了一个各城市的感染预测模型,大致的原理如下:
他发现,在台湾,香港和日本三个地区,用google指数做的“超额发烧搜索指数累积面积”有比较好的预测效果。当疫情达到顶峰时,这个数值恰好都在80左右。
那么,如果用百度搜索指数来做类似的研究,结果会怎样呢?
他对本轮疫情进入群体感染最快最早的石家庄,邢台和保定做了计算:
把这个模型应用在各个城市之后,初步结论是:
进入群体感染最早的第一批是河北石家庄和邢台。
第二批是甘肃兰州,河南洛阳与河北保定。
北京是一线城市里第一个进入的。
我把他的最新预测数据附在后面,原文也放在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里,供你参考(特别提示:数据仅为模型推演,仅供参考)。
最后,温馨提示:请做好个人健康管理,第一波冲击波正在到来,未来三个月是关键。
冬天过后就是新的春天,祝你顺利!
————————————————
谭校长每周直播正在进行中,还没有关注视频号的,请扫下方二维码:
——————END—————
谭校长是谁
投资人:曾获多个私募基金奖项
投资教练:国内该领域的先行者
写作者:畅销书《优势投资法则》
思考者:湛庐出版2021年思想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