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者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一位难求!淄博这所老年大学开始报名啦! ·  17 小时前  
鲁中晨报  ·  热搜第一!微信又上新功能 ·  昨天  
鲁中晨报  ·  这里的老人方便了!淄博这家超市好特别 ·  3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假期我在岗 | ... ·  4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假期我在岗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者报

关于职业\/投资\/婚姻家庭:如何找个好的?怎样做个老的?

投资者报  · 公众号  ·  · 2017-10-19 08:00

正文

作者:肺鱼 来源:肺鱼资本 微信号:fyzb198


不经意间,写了一篇暴文《关于职业/投资/婚姻家庭,或许这是你见过的最靠谱的建议》。


这篇文章的核心建议是:获得成功的职业、投资、婚姻和家庭......所要做的就两件事:


找个好的......


做个老的......


有些同学不服:文章写的挺好,但如何保证一开始就找到一个好职业?好城市?好爱人?


这还好办。


判断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


01   


成功到底有没有标准?


有同学问:你的大学同学在北京公司年产值2亿,对你只是还算成功,敢问你的公司做到10亿以上了是吗?


肺鱼回答:于职场我只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小员工,在股市我也只是个可以活着的无名小散。


我即不是职业股民,也不是金融证券业内人士,我只是一个无名小散。


这就是我现在的状态,我很享受这种状态。


我可以不用赚很多钱,一样可以开心活着。


这算不算是一种成功?


如果算,那么关于职业/投资/婚姻家庭,如何找个好的?


就可以比较简单:


第一步:设定自己的成功标准是什么?


或者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第二步:依照自己的成功标准去尝试。


然后你可能会不断的犯错,没有关系,很少有人一开始就可以找到一个好的。


第三步:改变自己的成功标准再尝试。


直到你获得成功!


什么,不断改变自己的“成功标准”来获得成功?


对!


比如,关于肺鱼的职业。


小时候的成功标准是:成为一个科学家;


大学毕业后成功标准变为:每年工资涨一万元;


工作几年之后又变为:成为一个知名培训讲师;


炒股之后又想成为一个股神;


甚至曾经想成为神医,还做过一个《治病不难》的公众号,不过现在已经很少发文。


比如,关于肺鱼的投资。


刚入股市的成功标准是:每年赚个100%;


五年之后成功标准变为:每年26%的复利回报,这样10年就能翻10倍。


毕竟投资最终的目的不是钱越赚越多,而是要让自己的生活有安全感。


还有,关于肺鱼的婚姻。


刚结婚时的成功标准是:白头偕老;


离婚之后的成功标准是:开心就好。


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一定要有一张结婚证?


最后,关于肺鱼的生活。


刚开始的成功标准是:轰轰烈烈的生活,长长久久的活着;


而现在的成功标准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开开心心的死去。


就是这样......


成功并没有标准,如果有,那一定是你自己试出来的标准。


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标准,或许相同,或许不同。但寻找的方法可以一样:


第一步:设定自己的成功标准是什么?


第二步:依照自己的成功标准去尝试。


第三步:改变自己的成功标准再尝试。


不是说这篇纯干货吗?怎么都是心灵鸡汤?


好吧!


那就一起聊一聊:如何找到一个好的职业?


02   


如何找一个好的职业?


通常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刚开始时很少马上就会有一个好职业。


而是先尝试一个职业,然后碰到瓶颈,做出改变,再尝试,再改变,直到成功,或者失败。


但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做出改变?


莫名其妙的失败:这是我们必须做出改变的征兆之一。


曾经看过一个知名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说过这么一件事情:


很多年前有一场面试,让我至今记忆深刻。


那时我负责诺基亚公司运营商业务,我需要招一些有经验的大客户经理。有一份简历吸引了我,应聘者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北大。


学历完美,工作经历惊艳,第一份工作是康柏(美国当年PC第一大公司),第二份是北电(北美电信,美国当年最大的网络公司之一)。


这两间公司,你们可能没有听过,因为都早已倒闭。


但是在当年绝对是顶级的外资公司,他的这份简历亮瞎了我的眼,我迫不及待的约见了他。

 

他侃侃而谈。


谈到最后,我问他,你对来我们公司发展有什么要求吗? 他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企业不要倒闭。


我不禁哑然,你为什么会担心这个?他说,因为我待过的企业,都倒闭了。企业运营不好就会裁员,对职业生涯影响很大。

 

我当时想,那是你运气不好,我们这种企业绝对不会倒闭的。由于种种原因,我最终没有招他进来,否则他进来仍然难逃企业倒闭的厄运。

 

我在诺基亚工作了9年,毕业后就加入了这家公司,亲眼见证了它起步和腾飞。


诺基亚最辉煌的时候,曾经连续3-4年蝉联手机市场No.1的地位,而且是绝对的第一,遥遥领先市场第二位。


身处在业绩如此牛逼的企业里,怎么会相信企业有倒闭的一天?


2010年是诺基亚的巅峰时刻,占领中国市场40%的份额。但是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下滑不可逆转的发生了。

 

我离开时,诺基亚仍然有35%市场份额。


当时单纯的认为,这家企业只不过辉煌不再而已。但是,2年后,仅仅是2年的时间,诺基亚这三个字和诺基亚公司竟然在市场上消失了。

 

讲到这里,真是有点悲壮。至今我都难以相信,一家伟大的百年企业是以这样的速度消亡的。


这个朋友体验到的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败”,但是恰恰这种自己似乎无法接受的莫名其妙的失败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其实,它已经在提醒你,你的世界已经迎来巨大的变化,你需要做出改变。


比如,在未来10年,软件和互联网操作平台会使大多数传统行业陷入混乱。

比如,优步Uber只是一个打车软件公司,他不拥有汽车,但他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

比如,Airbnb是世界上最大的旅店公司,但他们不拥有任何酒店资产。

传统年代,由于社会组织是散落状态的,很多小的区域容易形成独立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会有很多小的生存机会。

因为那时还没有互联网,信息是不对称的。

商贩们可以通过“低买高卖”获取利润,倒爷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传统社会是有很多“生意机会”的。

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链接无处不在,传导渠道四通八达,社会的资源和财富开始往极少数人手里集中。

由于互动的高效性,很多组织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从生产厂商采购,利用现代物流低成本运往各地。

由于它们采购量很大,掌握进货的定价权,能把进货价压到最低,进而能大打价格战。

相比之下,那些“夫妻店”的规模很小,进货没有砍价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厂商给的价格。

所以,规模化、公司化零售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导致夫妻杂货店很难生存,做“小生意”的机会越来越少。

同样由于互联网解决了信息的对称性,因此倒买倒卖也没有机会了。

比如以前我们会去看一些现场演出等等之类的活动,所以各地都有不同的文艺表演形式,这会供养一些演员队伍。

而现在人的注意力都被手机吸引,再加上社交媒体的发达,经常会蹿出一些网红,她们霸占了我们的视野。

我们的注意力再也不是分散的,而是被集中到某个点上。

网红火了之后可以迅速获得融资,最终走上明星的路线,而那些普通的演员生存空间越来越少……

总之,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各种传统行业,正在经历商业“去碎片化”的洗礼,并由大公司、名人取而代之。

社会也因此失去了众多中等收入机会,更多的人被打入工薪阶层,让收入分配、财富分配出现更为严重的分化。

因此,从某个角度来讲,互联网正在加剧贫富的分化。

未来将会

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成功人士,不得不接受越来越严重的“莫名其妙的失败”,没有办法,趋势使然。

意料之外的成功:这是我们必须做出改变的征兆之二。

但这里也有一个微妙的变化,那就是这种“链接”对传统的“雇佣”关系形成了很大的冲击,甚至使其断裂。

回想一下5年前我们身边的朋友,不是在这家公司上班,就是在那家公司上班。而如今这些朋友不是依托这家平台赚钱,就是依托那家平台赚钱。

比如很多“出租车司机”已经脱离了出租车公司,开始依靠依靠滴滴、神州专车等平台接单赚钱,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他们不再需要缴纳“份子钱”,还可以自由支配时间。

比如我有一个老同事,原来也是一个上市公司的HR总监,后面觉得在公司上班太累了,而且各种不自由。

于是自己出来开了家猎头公司,不是传统哪种,有点像众筹,她基于微信开发了一个平台。

只要注册了账号,任何人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发布招聘信息,找到需要的人,当然你得付出一定的费用。

假如你没有招人,但你是不是认识很多人?可以推荐人啊,只要推荐成功你也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赏金。

据说现在这个平台估值1000万,但公司除了她自己之外,没有一个全职员工,两年时间,1个人,1000万,她说自己真的没想到发展会这么快。

因为互联网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努力实现“多个服务个体”对接“多种个性化需求”,公司在消失,个人在解放。

原来的“公司+雇员”结构变成了“平台+创客”结构。这就是一场商业组织架构的摧毁重建,它彻底改变了商业秩序。

也就是,传统的雇佣关系正在行将就木!而个人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在这张网状的社会组织上,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

而那种利用自己魅力引发瞩目焦点的人,也就是一个重大的“节点”,大V、网红能成功就是这个原理。

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此,仅此而已。

当然,这一切都是借助平台的力量。

所以,社会的优质资源流向其实是这样的:从个人——到平台——再到个人!

资源必须经过平台流向个人,不仅有能力的人得到了成全,其实那些平台的拥有者,才是真正的财富集大成者!

比如,马云的阿里巴巴、马化腾的腾讯。

因此,移动互联网大大改变了财富数量级,这并不是企业家辛苦耕耘所致,也不是苛刻剥削的结果。

而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作为平台,成全了无数“个人”的回报。

所谓: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

我自己也是腾讯微信这个平台的受益者。

我是在2016年初,出于好玩,注册了“肺鱼资本(公众号:fyzb198)”,权当梳理自己的投资方法,顺便发在公众号上,没想到无意之中写了篇暴文。

然后,很多公众号转载......粉丝越来越多......现在粉丝也好多万了。

更让我惊奇的是居然有很多人找我发广告,也就是在公众号上面发篇文章,费用给的还不少。

虽然现在我基本不接广告,就算接,广告费相对股票投资赚的钱也还是太少,但这对我来讲,已经是意料之外的成功了!

因为,刚开始我压根就没指望公众号可以赚钱,至少没想到可以这么快赚到钱。

说明自媒体公众号这个细分领域,应该还有非常多未被挖掘出来的金矿。

所以,未来最好的职业会是什么?

既然“莫名其妙的失败”和“意料之外的成功”这两个我们必须做出改变的征兆都出现了,那我们该往哪变?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乃至即将到来的移动物联网时代。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经历商业的大变革。当各种名词满天飞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描述未来商业的本质?

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抓住获得财富的机会?


——精准。


只有精准,才有未来。


谷歌、阿里巴巴、滴滴、微信,为什么这么值钱? 


因为精准。


精准广告、精准零售、精准交通、精准社交,现在最时髦的是精准医疗了。虽然有点被用滥了。


但仔细想想,这个词的确抓住了未来商业的本质。


谷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数据驱动(或用今天时髦话来说,人工智能驱动)的精准服务商。


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传统广告,其效率是没法准确评估的,而谷歌的精准广告是广告投放模式的革命。


在谷歌上输入某个关键词的用户,肯定是相关领域的潜在客户。


通过关键词匹配发展出了非常精准的广告。这个广告模式对于传统广告模式有两个根本性颠覆:



第一,根据效果付费。没人点击,不收钱,它是事后收费。


第二,价格是实时在线决定,市场竞价。传统广告事先讲好价格,而互联网上搜索这个关键词,你愿意出多少钱,别人愿意出多少钱,下一秒钟闪现谁的广告,由相关性、出价高低等很多因子根据算法来实时决定。



同样,传统出租车行业,司机和乘客完全是随机匹配的,滴滴可以实现这两者的在线精准匹配。


可见,只有精准,才能让商业效率有巨大的提升。精准是商业未来最核心的要求,是优胜劣汰的门槛。


做到精准!你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商业竞争,所以: 


第一:要么选择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第一的产品创造者。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互联网时代更注重协作,在信息高效对接的帮助之下,人与人的协作效率越来越高,因此整个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

以前你的短处决定了你的水平,所以我们都在拼命弥补自己的短板,而今后你的长处将决定你的水平。

每个人都需要挖掘自己某方面的潜能,只需专注自己擅长的某一领域,其它方面自然会有人来协助你!

所以,不要随波逐流,充分认识发掘自己,精准的做某个细分领域的第一名!

哪怕是一个非常非常细小的领域,只要能做到第一名,你就有赚大钱的机会!

比如,我只是一个可以在股市活着的无名小散,喜欢研究股票,偶尔也分享一些经验教训,刚好同学喜欢。

然后,最近有人开始找我要不要一起成立私募基金?问我要不要把公众号文章做成在线投资培训课程来卖?

......

还有,我有一个做期货的朋友,也有一个公众号,每篇文章除了一些干货之外几乎都有段子。

同学们很喜欢,粉丝数量也有几万。

但他牛叉的是:公号不接任何广告!

文章更新大概10天半个月一篇,盈利模式就是办期货实战训练营,今年到现在总共办了4期,学费大概收了100多万吧。

虽然这点钱,业内人士看不上,但自由啊,最近这小子自驾游,一个人开车跑到大西北的沙漠里看星星去了。

这种奇葩职业和赚钱机会,以前非常少,但现在很多,未来会更多。

第二:要么选择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第一的平台参与者。

可能有的人会说,我实在找不出自己有什么兴趣和特长,肿么办?

如果这样,好歹您还有一些好用工作经验吧,利用你的工作经验。

找到组织,跟随到底。

邓小平的女儿毛毛问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做什么?”回答:“跟着走!”跟谁走?跟着我们党,跟着共产主义信仰走。

我们可以试着想一想,如果当初邓公是跟着另外一个党,跟着三民主义信仰走的话,邓公会怎样?

中国会怎样?

所以,还有一个选择: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特长,找到可能成为某一细分领域第一的平台,混进去,跟到底!

这样,你在这个细分领域的平台混久了之后,个人能力和资源都会得到积累,足够牛叉的时候!

第三:你还可以选择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第一的平台创造者!

然后让其它的同学有机会混到你那个细分领域第一的平台去发财。

或许有的同学会说,成为第一,谈何容易。

其实也没那么难,比如,肺鱼不一定能成为最牛叉的股市高手,也不一定能成为最牛叉的文章作者......

但可以成为:

股民朋友中,文章写的最好的那个无名小散。

或者成为:

文章作者中,股票投资做的最好的那条肺鱼。

当然,如果这些你都做不到,还有一个机会,买入已成为或即将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第一的公司股票。

要么成为产品第一,要么跟随平台第一,要么投资创造第一。精准细分领域,努力做到第一。

这就是未来最好的职业!

03

所以如何找到一个好公司?

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是确认这个公司能否做到某个细分领域的第一?


因为从这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能在每一个细分领域做到第一的公司,就是赢家通吃。

都有机会越做越大,而其他不能做到第一,第二的公司,基本上就是被淘汰的命运。

比如,已经成功的阿里巴巴,腾讯,同仁堂,片仔癀,中国平安......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基本上会继续成功下去。


04

至于如何找到一个好人?

其实和如何找一个好的职业,似乎也没什么不同。

还是确认这个人能否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第一?

只要这个细分领域刚好又是你需要和喜欢的领域。

比如,你很懒,刚好对方非常勤快,虽然不怎么会赚钱。

比如,你很喜欢唠叨,刚好对方非常喜欢倾听,虽然不能解决你的任何实际问题。

比如,你很喜欢花钱,刚好对方非常喜欢赚钱,虽然他并不怎么爱你,甚至也不那么喜欢你。

......

其实,世上本没有什么好人或坏人。

但是,你心中有!

所以,适合你的就是你要找的好人。

05

找到好的之后,怎样做个老的?

这的确比较复杂,我也没啥好办法。


主要靠悟!


肺鱼曾经看过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芥菜种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