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待已久的五常特选粥米昨天已经开团啦,怕周末很多朋友没看到,我再提醒大家一下。
昨天很多妈妈留言说,我还是小仙女是不是也能一起吃,当然可以了啊,这是一个老母亲和宝宝一起分享美食的最好机会啦。早上起来全家人喝一碗香喷喷的粥,暖暖的去上班,一天都是充满活力的。
还没看到具体介绍的朋友们戳这里啦:
瓜妈说:
这几天朋友圈看到好几个朋友在转这个视频,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李玫瑾的
一个发言,其中
关于娃在6岁前的关于“养育和教育”的问题
,
真的是句句精辟,条条戳心,和我们之前写过的好几篇文章观点一致,今天特别分享出来,妈妈们有空一定要看,在育儿路上会坚定、清晰很多。
视频不长,重点在前10分钟:
不方便看视频的妈妈,我总结了她最主要的三个观点,可以看这里:
重点1.先养育后教育,爱在规矩之前!
刚出生的宝宝还没有什么行动能力,完全要靠别人来照顾,
娃从4个月到半岁时,就已经
熟悉了主要照顾者的声音、气味和相貌,这是人生最初的依恋,
这个照顾者是不是尽责、有爱,决定了宝宝对外界是否信任。而这种信任又影响着孩子对亲情、友情等其它情感的态度。
所以有时候后台有妈妈问我,几个月的宝宝要不要进行睡眠训练?平时要不要一哭就抱起来,我的观点是,对于几个月的宝宝,真的没必要那么早就立规矩,
安全感是人生的底色,人的大脑也是以“安全”为前提才能发展出其他功能的。爱一定在规矩之前!
这一周瓜瓜去上幼儿园啦,每天送他进幼儿园没有设计好的场景,没有嚎啕大哭,都是挥挥手留下一个老母亲落寞的样子,讲真,每天看到背着小书包走进校园里的小背影,我有一种空巢老人的感觉,也会有吾家有儿已长成的自豪感,想想他1岁前小睡渣的样子再看看现在独立的小男子汉,我非常的庆幸那段日子我给予他
无限的满足和抱抱
。
好朋友们,如果你们的娃还在张开臂膀求抱抱的阶段,就不要拒绝啦,尽情的抱抱、亲亲吧。
重点2.三岁前的陪伴太重要!安全依恋影响一个人一生!
关于陪伴有多重要,
真的是我们号说过最多次的观点了。但是李教授总结的,
养育是人性被唤醒的过程、情感发展的起点,还是深深打动了我。
为人父母,把一个小生命带到世界上,一定要对他负责,从初生懵懂,到唤起人性,到培养成人的过程,是多么丰盛而有成就感!而
3岁前父母的陪伴,是人这一生情感的起点!
以前我们有介绍过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他们和母亲的关系轻松而愉快,不会过度依恋也不会无视母亲,这种依恋关系是他们将来生存在社会中最强大的力量。
重点3.一定要在孩子行为能力弱时就学会说“不”!等他长大再教育就来不及!
养育在教育之前,但
在娃3-6岁的性格形成关键期,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并学会说“不”了!并教给娃“对”和“不对”!
因为这个年龄,娃的反抗模式顶多哭闹不止,父母如果不在这个年龄段做好规矩,娃到了十几岁行为能力更强的时候父母就完全控制不住了,后果就是社会来教训了。
就像李教授提到过的,面对一个10几岁的孩子,硬汉老父亲也毫无办法能够劝说这个儿子,只因为6岁前,没有说过不行,12岁以后说父母说不行,孩子能跳楼,能吃药,能离家出走等等极端行为,每一个行为对父母都是心窝子上捅刀,哪个父母都不敢尝试,只能一次次的退步、妥协、默默流泪。如果还是没有哪个契机能更好的“重塑”这个孩子,细思极恐。
趁着我们的宝贝还小,我们学会说不,给孩子爱也给孩子立个规矩吧。
关于这个爱与规则的度该如何把握,我之前在“神奇麻麻俱乐部”里请实战派心理咨询师鲍阅老师做过讲座
,没有听过的朋友们可以去听听。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瓜瓜2岁左右的时候,耍赖皮的时候会躺在地上嚎啕大哭,大部分情况下哭一会就过去了,后面会表达了,我会坐下来问他今天哭是心情不好了吗?小家伙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当然也需要老母亲联想猜测才能领会真正的意思,只要知道了他的想法,再处理,完全事半功倍。现在快四岁的大孩子了,基本上都是用语言来解决问题啦。
我们以前写过一篇:
父母的4种教育风格,只有这一种能给娃幸福
!
里面就强调
只有“权威型”,“会说不”的父母能养育出幸福的孩子。
重点4.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因为父母养育的过程也是娃“观念形成”的过程
父母养育的过程也是娃“观念形成”的过程,我们对任何事的反应,直接影响了娃对这件事的反应,所以
我们要反应得当,孩子才能发展出正确的价值观。
说到底,又回到了老话题,我们必须以身作则,才能更轻松地育娃,否则根本说服不了孩子来听我们啊,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呢。
教育无他,爱与榜样。
视频中的道理,我相信我的好朋友们一定都是非常非常的了解的,只是很多时候确实因为现实的原因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正如视频中教授说的,我们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新时代的移民,到另一个城市读书、恋爱、成家、立业,没有宝宝前,这一切都是特别的美好,有了自己的爱人和家庭,有了孩子以后,这个问题就会凸显,如果有老人愿意来另一个城市带孩子就再好不过了,如果有各种各样的无奈,不能来带,我们也真就要选择育儿嫂或者把孩子送回老家了,
这真的不能作为我们是不是爱孩子是不是对孩子负责的唯一判断标准
,这种情况,父母对娃的爱是更深沉的,唯有自己能体会。我也不认为这样的孩子就不会成长的不好,只要父母用心,这样的娃也一样生活的幸福,因为这些宝宝的爱更多元化。
这两个周末的话题有点严肃了,瓜瓜去了幼儿园以后,我在教育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通过幼儿园生活中的好的坏的反馈,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对他的抚养情况,这几天总是在对比,如果之前再带他的某个点上我换一种方法,是不是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会经常把我的反思分享给大家的,希望我们一起进步,养出健康聪明的好娃娃。
好啦周末啦,大家别忘了好好陪娃哦,也让自己放松下来。
最后再提醒下大家,
今晚8点有一个关于健身瘦身的讲座,
具体看这里:
讲座预告| 告别小肚腩,练出马甲线,我们一起动起来!
爱娃也别忘了爱自己啊!
想要参加的私信我,我拉你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