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 杨有宗 周蕊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雷克萨斯独资工厂落子上海金山、蔡司将在上海浦东投资新建大中华区总部园区……
新春伊始,一批外资企业加码投资上海、坚定“重仓”中国,中国大市场“引力场”效应持续放大。
明星外资企业持续加码投资,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更反映出中国在超大规模市场、综合制造成本、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超大规模市场,这是吸引外资的强大磁石。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经济承压前行。不过,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中国规模巨大且层次丰富的市场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储能行业为例,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
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让特斯拉等企业看到商机,贴近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成为明智的选择。据介绍,此次投产的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GWh)。
综合制造成本低,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优势之一。
超大规模市场让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科技研发、物流运输、市场采购等方面的单位成本降低,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中国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原材料、零部件的高效采购和供应。尤其是在长三角,一家新能源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丰田宣布将在上海独资设立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时就明确表示,新公司将依托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先进成熟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研发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将中国客户的期待以“中国速度”反映到产品中。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举措进一步走深走实,为外资企业创造了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落地、扩大服务贸易开放……一系列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举措,让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多地也都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来办。蛇年首个工作日,上海“新春第一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的8.0版,推出58条任务举措行动方案,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吉利德在落户上海浦东的8年里取得了扎实发展,也坚定了公司继续扩大投入的信心。”正如吉利德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所说,浦东和上海聚焦企业成长需求,提供了稳定高效、国际一流的发展环境,助力企业立足上海、辐射全国。
中国大市场成为“引力场”,为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也让外资企业进一步坚定“重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