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华南理工大学马春风教授 Adv. ... ·  5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张立群院士、刘庆生、王润国、王朝 Adv. ... ·  4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湖北工业大学李秀红/北京化工大学刘勇AFM最 ... ·  4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听说高分子学得好的人,煮饺子更好吃 ·  4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西安交大徐光魁教授课题组: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重庆理工王凯悌/杨朝龙、南洋理工赵彦利《Adv. Mater.》:环烯烃聚合物多重刚性作用实现水/高温等恶劣环境下的磷光发射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5-01-30 12:03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近年来,聚合物基室温磷光材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防伪、标识、显示、照明、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其水环境或高温环境下的磷光淬灭,极大程度限制了这些材料在恶劣环境下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重庆理工大学王凯悌副教授和杨朝龙教授团队,联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开发了一种富含羟基、酯基和大位阻金刚烷侧基的环烯烃聚合物材料。以制备的环烯烃聚合物为主体,通过掺杂策略分别制备得到了蓝、绿、黄、红色的室温磷光材料。由于环烯烃聚合物主链具有较为优异的疏水性,有效保护了发光中心不受水淬灭,相应聚合物在水以及强酸、强碱、氧化和还原性的水溶液中,依然能够表现出长寿命的磷光发射。甚至,在水中浸泡100天后,聚合物薄膜的磷光强度和寿命均未出现明显降低。此外,部分环烯烃聚合物薄膜还展现了不错的高温磷光性能,在378 K下能够发出绿色和红色磷光,寿命为40-98 ms


这一工作以“Cycloolefin Copolymers With a Multiply Rigid Structure for Protecting Triplet Exciton From Thermo- and Moisture-Quenching”为题发表在Advance Materials上,重庆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唐诗漫和江舜楠为共同第一作者,重庆理工大学王凯悌副教授,杨朝龙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本文所合成的环烯烃聚合物结构以及小分子磷光体结构


作者研究了不同环烯烃聚合物基磷光材料在高温下的磷光性能,发现只有当客体分子为平面结构的芘硼酸时能够在378 K下产生磷光。其他的客体分子分别在318 K338 K下发生磷光淬灭。为了明确磷光热淬灭的过程,作者通过研究聚合物主体和客体分子随温度变化的振动情况发现,借助环状聚合物主链和金刚烷侧基的空间限域作用,能够对氢键和静电作用的高温解离产生抑制作用。然而,客体分子自身的振动随温度升高愈发剧烈,且主体对其限制作用变得不再明显。因此,若客体分子为芘硼酸,其本身具有较大刚性,则能够产生高温磷光发射,颜色为红色。为了验证一结论,作者进一步以芘和晕苯为客体,分别制备出了环烯烃共聚物基磷光材料,他们分别在378 K下能够发出红色和绿色的磷光,寿命分别为40 ms98 ms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6397


相关进展

重庆理工大学杨朝龙课题组《Adv. Funct. Mater.》:基于柔性交联聚合物体系的超低温可视化检测

重庆理工大学杨朝龙教授课题组 Angew:热退火调控芴醇衍生物室温磷光及苯乙烯检测研究

重庆理工大学杨朝龙课题组 Macromolecules:单一磷光单元的本征型聚合物实现多色室温磷光

重庆理工大学杨朝龙教授团队《Small》综述:具有动态发光效应的长寿命碳点室温磷光材料

重庆理工杨朝龙/南洋理工赵彦利《JACS》:交联聚磷腈纳米球促进长寿命聚合物室温磷光

重庆理工大学杨朝龙教授课题组《Adv. Funct. Mater.》:基于三苯基膦聚合物的光诱导动态室温磷光

重庆理工大学杨朝龙教授课题组《JACS》:可大面积制备的柔性长寿命室温磷光材料

重庆理工大学杨朝龙教授课题组《Nat. Commun.》:在辐照依赖性长寿命聚合物基室温磷光领域取得新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