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家先后提出了“田园综合体”概念,“乡村振兴”战略,全国各地
休闲农庄,
农旅小镇,田园综合体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同学们在项目操作中面对了各种问题:
如何盘活乡村土地机制,提高土地利用率?
如何做好农业
+
文旅项目的顶层设计?
如何梳理产业资源形成差异化运营?
如何做好农村合作社创新机制?
什么是农村股份合作,打造农民创业平台;
什么是六产融合的产业链打造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新农业模式
如何通过资源联动实现乡村旅游扶贫?
如何挖掘在地文化,用文创力量打造品牌故事?
如何在一年时间内做好市场营销并持续运营?
基于操盘手面对的痛点,了解
农场土地改革和利用的要点
,掌握
农村合作社的创新体制,
了解
人才管理在
乡村治理
中重要性,从顶层设计,产业提升,主题化运营,体验业态,农创品牌等
掌握项目的
商业模式和产业运营
等几个层面迭代推出全新一季休闲农业与乡村再造研讨会,为乡建操盘手搭建多维度的知识体系。
【休闲农业与乡村再造实操落地研讨会】
第八季 ·
11月23日-25日
三天
研学 +
四大
课程模块
十二个
实战老师
+九个
经典案例
一次
围炉夜话
+
一次
实地考察
模块一|
农村土地改革及土地利用新空间
乔老师长期从事中国小城镇和城镇化的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对于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以及土地制度的变革、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课程大纲:
1、
如何盘活乡村土地机制?
2、
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乡村旅游?
3、
拿地的创新模式和渠道
4、
各种拿地模式和渠道风险,如何规避?
模块二|多类型
产业运营提升与操盘要点实战案例
聂老师加入中粮集团11年,曾参与投资运营多个大悦城商业地产项目、写字楼项目和住宅地产项目。任中粮农业生态谷创新小组负责人,深度整合内外部资源、创造田园综合体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中粮智慧农场差异化经营的突破。
分享案例:中粮生态谷&中粮智慧农场
中粮农业生态谷,总占地面积约17200亩,其中产业用地约1400亩,配套生活用地约5600亩,农业种植用地约10000亩。以“两链联动、产城融合、职住一体”创新开发,打造中粮健康生态城。以一级开发、农场作为支撑型业务,以产业园为主导型业务,以健康小镇为战略型业务,形成各业务均具有良好盈利能力的创新业务模式。中粮智慧农场于2015年一期开园面积为1178亩,内设六大室外主题园区”。
学习点:农业生态谷的构建模式、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打造模式、资源的整合及借力。
袁家村教师,袁家村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乡村建设观察者,长期关注和考察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和文化事业。
分享案例:袁家村
从2007年至今,袁家村将该地区特有的民俗小吃、茶馆、技艺、游乐与现代的文化创意、休闲体验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至今其产业发展经历从关中民俗旅游,到发展乡村度假游,再到现在发展农副产品产业链。袁家村从只有62户286人的小村子发展壮大到如今的3000多人,通过十年的旅游发展,成了每年接待近500万人次的4A级景区,最强大的旅游IP之一。
学习点: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以股份合作为切入点,解决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
周老师全程参与了天府红谷从文创品牌打造,开发,投资,运营的全流程,对乡村田园综合体开发流程、管理及乡村旅游扶贫有深刻理解。周老师也是国家乡旅“双创”人才培训基地讲师,四川省乡旅“两师一员”讲师。
分享案例:天府红谷
天府红谷从灾后重建的责任担当到乡村振兴的乡愁情怀,2015年7月携手台湾文创团队,利用震后的废旧老厂房,用文创智慧,实现川西民居的活化再生,再现川西林盘的特色与秀美。2017年9月正式完工的缓缓院子是天府红谷项目住宿、餐饮及体验业态升级的展示、体验之地,每个房间、每个角落赋予不一样新生和灵感,展现了木土的手工技艺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与自然生态完美融合在一起。
学习点:如何挖掘在地文化,用文创、有机和信仰力量打造品牌故事?如何通过资源联动实现乡村旅游扶贫?
黄老师长期从事城市规划、项目策划和房地产开发运营,2011年开始专注研究生态产业,2013年怀着对都市生态农业多元化发展的梦想,在上海青草沙畔选择了一片老橘林,以柑橘为主题,按六次产业的理念,实现柑橘的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多次国内外柑橘和生态体验农业的考察,实现了上海柑橘买到15元/斤的高价。
分享案例:前小桔创意农场
前小桔桔园占地356亩,共有六大主题园,以“科技·环保·创意”为核心理念,打造柑橘产、研、创、销、教、游六位一体产业链。旗下拥有创意桔园、柑橘科研示范基地、网络桔园三大产业平台。集聚中、韩主流柑橘科研机构和科技资源,致力于在适宜柑桔栽培的北缘区打造柑橘精品品种,推动柑橘科技、文化、创意的创新发展。
学习点:六位一体产业链的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园区运营、精致农业与田园综合体的合作模式
京都大学农学部毕业,与
团队在
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目前MY FARM已经建立起:体验农园、农业教育以及农业产业化三大核心主营事业。
2010年当选战后日本最年少的农林产业省政策审议委员,并于2014年出任内阁府国家战略特区农业委员。2017年1年,MY FARM获得日本总务省2016年度家乡建设大赏优秀赏。凭借着专业的行业技术和领先的商业理念,MY FARM不仅逐步成长为日本农业界的领先企业,更为越来越多的日本各大企业及地方政府提供“+农业”的服务。
分享案例:日本MY FARM共享体验农园
以“零废弃地”“构建自产自消的社会”为目标,以共享体验农园事业为起步,MY FARM致力于让农业变得“好玩”,以让更多人加入农业,让更多城市人回到农村与自然中。在共享体验农园,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们到农园里种菜、摘菜,在农地里支起帐篷,聊天,在移动的料理车里做美味的料理……My Farm的员工和专家们也会在农园为大家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在这里开展各种农业相关事业,让人们充分感受农业带来的乐趣。MY FARM在日本全国已开设100多处共享体验农园。
分享案例:Panasonic x MY FARM-蔬果绿色循环
Vegeloop项目是蔬果在生产的过程中,总会发生缺损和腐败的现象,对于这些不可食用的蔬果,MY FARM的做法是与电器制造商Panasonic合作,将其研磨、干燥做成可降解成再生资源,重新回到农田土壤中去。一个个环保包装设计在让人爱不释手的同时,也巧妙地完成了蔬果循环再生长的绿色环保流程。
学习点:农业趣味产业化,互联网思维的闭环思维下新农业商业模式,农村再生与农业+创新服务
李老师2016年开始负责卓尔在全省特色小镇及田园综合体的投资、开发和运营,包括罗田胜利小镇、孝感桃花驿小镇,赤壁羊楼洞文化小镇等,多年大型产业集群、文商旅项目开发运营经验,以“农业+文旅+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是第三代特色小镇提出和践行者,将树立新的行业亮点。
分享案例:卓尔小镇·桃花驿
作为湖北省最大的田园综合体,卓尔小镇·桃花驿项目一期启动595亩,重点打造“桃花灿烂景区”和田园农庄,通过对景区的综合打造,融入桃花胜景、亲子游乐场、闲逸书吧、户外体验园等功能区,同时将农庄打造成为都市人感受田园、回归淡泊的心灵归宿,能够给世人一个世外桃源。
学习点:
如何在一年时间内让城市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如何将一个
传统农业乡村打造成
中西部地区农旅小镇网红?
李老师有
多年酒店管理公司投资和运营经验、酒店业职业经理人,
多年房地产企业开发经验,
拥有近30年的旅游商业体运营管理经验
,是中国多个知名旅游品牌和商业项目的核心策划人。
分享案例:
意大利农场
意大利农场是北京首家全面体现意大利文化的度假农场,在200余亩的面积上创造了年营业额4000多万的好成绩,12年来独树一帜,创建了以意大利果树品种有机种植、农业旅游观光、意大利餐饮、意大利进口食品为一体的全新经营模式,围绕着“意大利”这个符号,锁定中产阶级客群,创造消费场景,打造特色农场实现差异化经营。
学习点:如何做好农庄的客群定位,主题场景?如何做好农场的人才管理?如何提升淡季和平日的客流量
?
石老师从事旅游行业12年,2014年开始转型做营地专项,对于营地产品开发与应用和文旅综合项目合作有深刻理解,在操盘IDG长城森林艺术节儿音乐主题营地时,结合很多户外活动及教育增加到营地中,不仅让营地成为一种住宿产品,更是为项目本身带来了大量的客流,同时在中粮智慧农场中打造了以亲子为主的营地产品。
分享案例:
WOWCAMP
哇窝营地
WOWCAMP哇窝帐篷营地,将度假、自然、艺术的在帐篷营地中融合,同时配备贝壳种子创意教室、MINI咖啡屋等营地产品,形成了独特的产品体系
。营地是一种可以创造无限可能的载体形式,也是生态旅游中必要的新型载体。哇窝营地还在
开发以热气球、地形车、儿童拓展等不同主题的营地。
学习点:亲子营地对休闲农场的引流作用,营地与农场的合作关系及运营管理
曾任《人间》杂志记者的廖嘉展老师,1999年台湾大地震后随即与新故乡基金会投入灾后重建事务,以区域价值再造的模式推动生态城镇愿景发展;2008年设立纸教堂新故乡见学园区,朝向社会企业,参与地方共同治理的非典型商业运作模式。廖老师是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的先行者,将理论与实务落实,具备温润的人文情怀。
分享案例:台湾桃米生态村
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桃米社区凭借着极为丰富的生态资源及产官学各界的援助,从过去典型的传统农村,转型成为结合生态保育、观光休闲的生态型重生社区,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等得到极大改善,创造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
学习点:社区治理的多方协力模式、生态城镇的建立、社会资金与当地居民共生系统的打造
自2014年创立“古村之友”以来,在互联网公益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自主研发互联网联合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的公益PNPP模式,在古村落保护、新乡贤激活、乡土文化复兴等方面,搭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生态系统。成功帮助数百名新乡贤发展并实现所在的古村复兴,有效带动新乡贤活化乡村资产。汤敏成为中国古村保护、乡土文化复兴实至名归的民间第一人。
课程大纲:
1、新乡贤文化的意义及任务
2、互联网公益PNPP模式下的新乡贤工程
3、善用“新乡贤+”系统和乡村振兴基金平台—民间与政府构建3P公益基金
4、新乡贤工程与基层善治政策制定—以山西运城为例
模块四|新型
农村合作社金融体系运作
韩老师熟悉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等各大部委及各省对应部门的惠农政策,精通合作社法。致力于农业政策的解读申报及合作社的规范运营,多年来,走访指导
300
余家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实操
“
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
产业运营落地,参与多项重大农业专项资金的申报、评审工作,撰写有《农业政策申报指南》、《合作社示范社操作指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