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大学学生会
武汉大学学生会官方平台。做同学们满意的学生会,向建设成为全国学生会标兵迈进更大一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大学学生会

群科纵览|文学院专业介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25-04-01 22: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01.

学院总览

百年风华育桃李,薪火相传续文脉”。 武汉大学文学院秉持学者治学的严谨与传道授业的热忱,传播知识,弘扬文化,探求学术之真谛。历经世纪沧桑,岁月洗礼,致力于培育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广阔国际视野;既能坚守学术道德,又能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武汉大学文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 1917 年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设立的国文部, 此后历经多次演变,于 1928 年在国立武汉大学正式成为文学院,闻一多出任首任院长。在后续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 1953 年的院系调整、1997 年的改建、1999 年的合并以及 2003 年的建制恢复等重要阶段。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文学院汇聚了众多学界巨擘。 从早期的杨树达、黄侃、郁达夫等,到中期的刘永济、朱光潜等,再到后期的众多杰出学者,他们的辛勤耕耘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 50 年代, 学院凭借“五老八中”的学术中坚力量,在教学科研方面达到全国一流水准。 自 80 年代起,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斐然,先后斩获多个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及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在历次学科评估中表现出色。

学院 架构完备,下辖中国文学系、汉语言文化系、古籍整理研究所等多个重要机构。 除教育部直属的古籍研究所 外,还拥有教育部与武大共建的高端智库、湖北省的多个特色研究基地以及多个校级研究机构,这些平台为学院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专业与学科设置上,学院拥有丰富的资源。 本科阶段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强基计划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三个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国家级和省级层面均获得多项殊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在学科体系方面,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 该一级学科作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涵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个二级学科,几乎囊括了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之外的所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24年,文学院在岗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31人)。师资队伍中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家各类高层 次人才10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评 A 级。

02.

专业介绍

本科专业



1. 中国语言文学类

入校第三学期末分流到汉语言文学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大类平台课程:新生导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I、II)、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I、II、III)。


(1)汉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坚实的专业知识、开阔的国际视野、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能够从事教学、科研、创作、管理等适应社会发展和多方面需求的高素质精英人才。


专业学习内容: 包括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写作学等多个方向。


专业核心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IV、文学理论、现代中国文学史(I、II、III)、西方文学史(I、II、III)、西方文学理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文献学、现代语言学、学年论文写作、普通话测试、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新闻媒体、文化部门从事编辑出版、新闻业务及管理工作;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秘书和管理工作;在企业从事文案策划、运营策划等工作。

(2)汉语国际教育


培养目标: 该专业注重培养热爱祖国,熟悉汉语特点及中国文化知识,具有推广和传播汉语的能力,富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并能进行汉语国际化有关学术问题研究的专门人才。


专业学习内容: 该专业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理论问题,开展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及汉字的研究;立足汉语国际传播的需要,探讨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专业核心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IV、中国文化概论、句法理论、语义学、现代语言学、形态学、文字学、西方文学史(I、II)、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概论、第二语言习得导论、教育心理学、学年论文写作、普通话测试、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毕业去向: 毕业后可在国内从事留学生教育或其他汉语教学工作,也可赴国外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或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和中外企业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的工作或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2.强基计划: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


培养目标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能系统了解掌握古文字学和汉语史各分支领域、经学和小学、古文献学和古代学术史研究的高级理论和前沿发展,能胜任高水平的本体研究和学术史研究,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卓越研究能力,并开展领域性探索研究的高水平科研、文博人才。

学习内容 :“强基计划”古文字方向的专业培养,以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简帛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教学团队为主体,以多学科交叉、人文学整合互融、学术专精教育为导向。依据学科发展态势及国家发展需求,按“古文字+X” 的设计理念探索实施交叉融合培养体系,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限制,实行跨专业培养。

专业核心课程(本科阶段) :接受围绕古文字研究、中古汉字研究、中国古代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研究、古典研究、古代文化和文明研究展开的高精度专业教育,辅之以人文和科学通识教育。

毕业去向: 本专业为各级考古文博机构、编辑出版、教育科研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通博、能力卓越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硕士、博士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写作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中文教育。

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湖北省特色学科。



来源:武汉大学文学院
小帮形象设计:珞珈创意设计工作室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图片
武汉大学学生会
最丰富最好玩的校园资讯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