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边际企稳,但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政策仍需进一步发力。
9
月工业增加值、固投、社零均有所企稳,而出口有所回落,地产持续筑底。
9月生产数据有所回升。
9
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
5.4%
,较上月回升
0.9
个百分点,季调环比由
0.32%
回升至
0.59%
。而
9
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增长
5.1%
,较上月回升
0.5
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回落,
9
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3.4%
,往后看,外部不确定性仍较高,加征关税和海外需求转弱仍制约我国出口的弹性,而越南、韩国等出口近期也呈现出走弱的趋势。生产仍回升,我们认为主要可能有两点原因:第一,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后,经济出现边际改善;第二,部分工业品价格触底反弹,开工率明显提升。从高频数据看,我们观察到近期工业开工率季节性回升,但回升的高度仍取决于需求
。
房地产销售降幅缩窄,竣工加速回落。
9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9.4%
,跌幅较上月收窄
0.8
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11.0%
,跌幅较上月收窄
1.6
个百分点,销售回落带来资金流回款减少,进一步影响新开工和施工。政策加码,房地产市场仍在筑底中,
9
月
24
日以来,多部门推出房地产刺激政策,近期高频数据也显示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但房地产市场在经历深度调整后,企稳或需要中央政府层面出台全局系统更大力度的政策,而非反弹级别的政策,才能扭转房地产行业当前的趋势
。
基建投资增速有所提升,幅度仍需持续观察。
9
月狭义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
2.2%
,较
8
月当月同比回升
1.0
个百分点,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
17.5%
,较
8
月当月同比回升
11.3
个百分点,显示地方政府投资仍较弱。分行业来看,电热气水、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交运仓储当月投资增速分别为
31.8%
、
12.7%
、
13.7%
,电力相关投资持续维持高增速。去年下半年以来,化债背景下城投债相关融资持续收缩,且部分高债务地区基建投资被叫停。近期,伴随新一轮化债政策落地,以及地方专项债的加速发行,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但从财政部发布会的相关表述看,财政发力的重点主要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针对房地产而松绑专项债使用范围、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兜底民生等政策,而并非传统的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基建投资增速回升的幅度仍需持续观察
。
消费低位企稳。
社零当月同比增长
3.2%
,较
8
月回升
1.1
个百分点,累计来看,
1-9
月同比增速为
3.3%
,较
8
月回落
0.1
个百分点,受限额以上拖累较大,
9
月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
2.6%
。
“
消费品以旧换新
”
等政策陆续落地或对相关消费有一定提振作用,但薪资代表的收入预期和房价代表的财产预期没有企稳之前,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均难以大幅改善,消费增速或持续偏弱。分结构看,补贴政策推动的家电消费较好,但其他地产链消费持续筑底
。
后续债市或保持震荡偏强,相对来说短端机会更为确定,信用机会好于利率。
9
月经济数据环比有所改善,观察一揽子增量政策下经济企稳回升的持续性。近期一些列稳增长政策落地,也缓解了对中长期经济的担忧。长端利率下行空间也收到一定约束。在短期政策发力预期持续存在情况下,我们预计后续长端利率或保持震荡态势。
10
年国债或在
2.0%-2.2%
区间运行。相对来说,短端利率更为确定,随着资金价格回落,存单和短债将随之下行,预计
1
年
AAA
存单有望下降至
1.7%
附近。
而化债之后,高票
息资产的稀缺将带来信用的增配机会,预计各品类和期限信用债都将有明显回落。
5
年
AAA
二永有望再度回落至接近
2%
水平
。
风险提示
:
基本面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外部不确定性超预期。
三季度增长回落,但价格持续回升。
今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2024
年三季度
GDP
当季同比增长
4.6%
,较今年二季度回落
0.1
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同比增长分别为
3.2%
、
4.6%
、
4.8%
,今年前三季度
GDP
累计同比增长
4.8%
。环比来看,三季度
GDP
季调环比增长
0.9%
,增速较
2024
年二季度回升
0.4
个百分点,低于
2023
年三季度的
1.5%
。名义增长有所恢复,但持续性有待观察。从名义
GDP
的角度看,
2024
年三季度的名义
GDP
同比增长
4.0%
,与二季度持平,
GDP
平减指数小幅回升至
-0.5%
。
总量来看,三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但全年经济保
5%
的政策目标仍承压。
根据我们的测算,要完成全年
5%
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四季度
GDP
季调环比可能需要达到
2.1%
,剔除大流行时期的冲击,上一次单季度经济增速达到该值需要追溯到
2013
年三季度。三季度整体看,出口仍较强,服务业有所企稳,而内需整体偏弱。前三季度固投、社零、出口累计同比增长分别为
3.4%
、
3.3%
、
4.3%
(上半年累计同比为
3.9%
、
3.7%
、
3.5%
),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增长
5.8%
、
4.9%
(上半年累计同比为
6.0%
和
4.9%
)。进入
9
月,多项政策推动下,内需疲软的格局边际有所缓和
。
9
月生产数据有所回升。
9
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
5.4%
,较上月回升
0.9
个百分点,季调环比由
0.32%
回升至
0.59%
。而
9
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增长
5.1%
,较上月回升
0.5
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回落,
9
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3.4%
,往后看,外部不确定性仍较高,加征关税和海外需求转弱仍制约我国出口的弹性,而越南、韩国等出口近期也呈现出走弱的趋势。生产仍回升,我们认为主要可能有两点原因:第一,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后,经济出现边际改善;第二,部分工业品价格触底反弹,开工率明显提升。从高频数据看,我们观察到近期工业开工率季节性回升,但回升的高度仍取决于需求
三季度产能利用率回升。
三季度产能利用率回升至
75.1%
,较二季度增加
0.2
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去年同期
0.5
个百分点。从
9
月数据看,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
3.7%
、
5.2%
、
10.1%
(上月同比增速分别为
3.7%
、
4.3%
、
6.8%
)。分行业来看,结构转型,新旧动能切换的特征延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均快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而地产链相关需求有所企稳,对应的地产基建相关的工业品,水泥、粗钢等当月产量同比降幅缩窄。
房地产销售降幅缩窄,竣工加速回落。
9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9.4%
,跌幅较上月收窄
0.8
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11.0%
,跌幅较上月收窄
1.6
个百分点,销售回落带来资金流回款减少,进一步影响新开工和施工。
2021
年新开工回落的影响开始显现,今年年初以来竣工面积加速回落。
政策加码,房地产市场仍在筑底中。
继
5
月
17
日,中央出台多项房地产相关重磅政策后,
9
月
24
日,央行宣布数项与地产相关的政策,
926
政治局会议也提到关于房地产“促进止跌回稳”等相关表述,四个一线城市购房政策跟进放松,财政进一步支持商品房收储及土地盘活,政策整体表态积极,后续逆周期调节有望继续加码。从效果来看,居民看房量和地产成交量均有一定回升,但脉冲式回升的持续性如何需要持续观察。房地产市场在经历深度调整后,企稳或需要中央政府层面出台全局系统更大力度的政策,而非反弹级别的政策,才能扭转房地产行业当前的趋势。
基建投资增速有所提升,幅度仍需持续观察。
9
月狭义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
2.2%
,较
8
月当月同比回升
1.0
个百分点,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
17.5%
,较
8
月当月同比回升
11.3
个百分点,显示地方政府投资仍较弱。分行业来看,电热气水、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交运仓储当月投资增速分别为
31.8%
、
12.7%
、
13.7%
,电力相关投资持续维持高增速。去年下半年以来,化债背景下城投债相关融资持续收缩,且部分高债务地区基建投资被叫停。近期,伴随新一轮化债政策落地,以及地方专项债的加速发行,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但从财政部发布会的相关表述看,财政发力的重点主要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针对房地产而松绑专项债使用范围、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兜底民生等政策,而并非传统的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基建投资增速回升的幅度仍需持续观察。
制造业投资小幅回升。
9
月制造业固投同比为
9.7%
,较上月小幅回升
1.7
个百分点。固投结构中,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构造、其他费用累计同比分别为
3.5%
、
16.4%
、
-3.3%
。分结构来看,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高增,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高位。对当前制造业而言,一方面是地产链相关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部分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
7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电气机械制造业投资增速加速下行,相关过剩产能投资有加快调整的迹象,这有利于未来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
消费低位企稳。
社零当月同比增长
3.2%
,较
8
月回升
1.1
个百分点,累计来看,
1-9
月同比增速为
3.3%
,较
8
月回落
0.1
个百分点,受限额以上拖累较大,
9
月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
2.6%
。“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陆续落地或对相关消费有一定提振作用,但薪资代表的收入预期和房价代表的财产预期没有企稳之前,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均难以大幅改善,消费增速或持续偏弱。分结构看,补贴政策推动的家电消费较好,但其他地产链消费持续筑底,家具、家电、装潢材料同比增速分别为
0.4%
、
20.5%
、
-6.6%
,前值分别为
-3.7%
、
3.4%
、
-6.7%
;可选消费出现分化,体育娱乐用品、汽车、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通讯器材消费同比增速分别为
6.2%
、
0.4%
、
-0.4%
、
-4.5%
、
-7.8%
、
12.3%
,前值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