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张乐飞
◎来源丨FT中文网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3969?full=y&ccode=2G178003
今年留沪或来沪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觉得火大而心寒,由于低效率的户籍审批,很多人正在经历一段煎熬。
2017年上海的夏天异常炎热,其间曾遭遇145年来的最高温。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几乎每一天都是骄阳似火。
而留沪或来沪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尤其觉得火大而心寒,在一个本来应该和家人朋友分享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的喜悦的时刻,他们中的大多数却正在经历一段可以称之为煎熬的日子。
7月份他们从学校毕业,不再领取学校的生活补贴,而报到入职后领工资却不知道从何时才可以开始。
01
愤怒而无奈的应届毕业生
在“应届生论坛”上,一位网友连着发表了“急死啦,急死啦”和“等到什么时候”两个帖子,写的是一样的内容:
“首批名单没有我。因为签的是沪上某高校的专任教师,不能落户就不能入职。眼看九月就要到了,一开学很多教学科研工作都不能开展,院领导还给我排了课。求坛子里内部人士帮忙查一下,有重谢!”
但是他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因为论坛里并没有什么“内部人士”,基本上都是和他一样苦等的应届毕业生,没有人能够回答。负责审批应届生落户的是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如果给他们打电话,幸运地打通了的话,对方会告诉你——“不清楚”“再等等”。
所谓首批名单是8月5日出来的落户结果。2017年上海市落户申请材料提交的截止日期是6月15日,也就是50天左右出了第一批结果。论坛上有人发起了问卷调查,一共98人投票,47人选择已出结果,也就是说不到一半的人得知了自己的落户结果,超过一半的人仍要等待第二批、第三批。
但是,这个所谓的第二批、第三批也只是论坛上的说法,在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网站上找不到这样的说法,批次如何划分也是不清楚的。所谓第二批、第三批结果出来的时间,自然就更是个未知数了。
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来说,尤其是非上海生源的应届毕业生,没有拿到落户结果,就不能拿到毕业学校的报到证,没有报到证,就不能到已经签了就业协议书(“三方”)的单位正式入职。
参加这次落户申请的不光是7月毕业的,甚至还有3月毕业的,一位毕业生在论坛上说他从毕业到现在已经领了几个月的实习工资,没有报到证就不能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半年的时间几乎相当于白干。
论坛上有应届毕业生发表自己的心情状态——“无奈与焦急地等待中”,竟有十几人跟帖,有的说“来抱团取取暖吧”,有的说“等得怀疑人生”……
很明显,应届毕业生不能及时报到入职,反映出户籍制度和单位政策存在着非常荒唐之处。因为,是否有户口和能不能到单位上班工作,二者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落户结果出来以后,也有很多人的申请被否决。无法落户的应届毕业生最后也会通过领取《就业通知单》的方式办理入职。但问题是,在落户结果出来之前,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等。
02
“史上最严毕业生落户新政”造成的“懒政”
落户审批中所反映的行政低效率、不透明和程序的繁琐,与人们心目中的国际大都市大上海形象显得格格不入。但这确实是上海落户政策收紧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近几年来上海户籍政策越来越严。《2017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办法》正式发布后,媒体称之为“史上最严毕业生落户新政”!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最严,只有更严。为了把人赶出去,上海的围墙越建越高,自己把自己围起来,在封闭的自我环境中孤芳自赏。
在政策最严的背景下,负责审核户口的部门必然是抱着“宁可少批三千,也不可多批一个”的心态,在材料审核上慎之又慎,程序自然更加繁琐,审核时间越拖越久。
而之前和毕业学校、就业单位在时间上前后衔接的“落户结果公布——发放报到证——办理报到入职”三个步骤,遂成为让应届毕业生迟迟不能入职的弊政。
如果说上海落户政策本身是有意把所谓“低端人士”逼走,那么应届毕业生迟迟不能入职则是落户政策变化之后相关部门反应迟钝、没有积极作为的结果,这都可以说是权力的傲慢。
然而,涉及到数万应届毕业生、数百家企业高校的问题就这样赤裸裸地摆在那里,却没有人去解决。这反映出上海相关部门的“懒政”倾向。
那些青春洋溢的年轻人,本来已经经过了上海用人单位的千挑万选。在他们初入上海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上海在制度政策上的不友好,这种狠狠碰壁的感觉自然是不好受的。寒心的学子们会不会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呢?
03
精致的加分政策与赤裸裸的歧视
即便是要逼走“低端人士”,上海仍然需要吸引“高端人士”。户籍政策里面的创业毕业生落户加分、发明专利加分、“三好学生”加分等等就是明显的体现。
从打分的角度来看,上海的应届毕业生落户政策不可谓不精细。一共有十几项加分政策,985高校毕业生高于211,211高校毕业生高于非211;博士高于硕士,硕士高于学士。诸如此类,条分缕析。
论坛中有人写道:“本人北京大学2016应届毕业博士生,来上海三甲医院工作,上周被告知未达到标准分。我就想问,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到事业单位就业都无法在上海落户的话,全国能有几个应届毕业生能够在上海落户?难道落户也有内幕?”
即便是北大博士,也没有那么容易落户。在详细的加分细则下,没有人可以轻易地傲娇。
从论坛讨论的情况来看,很多人的分数是在标准分72分上下,这个分数绝对是经过精心计算后的分数,要保证上海市的户籍人口按照政府制定的计划演进。
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正因为自己的分数往往是和72分较为接近,因此每一项加分政策都是至关重要。比如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加分虽然只有3分,却可能成为一个应届毕业生能否落户上海决定性的3分。
确定哪些专业是上海重点所需,却又有匪夷所思之处,比如经济学这一门类下的经济思想史是重点所需,而经济史却不是;而法学中的法律史、教育学中的教育史又都是重点所需;历史学门类中的中国史和世界史都不是重点所需,但考古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文物与博物馆这三个都是重点所需。
真不知道什么样的头脑才能将学科专业区别地如此清楚。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决策者能公开一下决策的依据吗?
正是通过打分制度,在上海生活的人被制度性地区分开来。高端低端,一目了然。而且打分并不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如果一时无法落户,还可以申请《上海居住证》,达到社保年限后再根据加分政策来申请户口。户籍分数也就成了部分人的追求目标,左右着他们的人生规划。
自然还有一些特殊政策,比如在国外进修或者做访问学者满一年以上就可以优先落户。
显然这是鼓励上海的科研人员走向国际化,从而撑起上海市国际化的形象,但是这种赤裸裸地将国人分成三六九等、歧视外地人的明文政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都不曾有过的。
国际化的理念本来就是基于自由开放的精神,而上海对本国人都不能开放,又有何脸面来谈国际化呢?
04
已经垂垂老去的上海
上海的落户政策最鲜明地反映了上海政府的“人才”观念。上海对“创新”理念上的执着可以说是符号性的,甚至政府高官也在公开场合不断追问“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之类的问题。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在本该是引领时代潮流的上海,十多年来没有诞生过一家主流互联网公司。政府也希望通过户籍政策来吸引创业者,但这种想法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南辕北辙。
户籍政策说到底反映的只不过是长官意志,而创新创业则是市场选择与社会需求的结果,而不是按照政府的计划出现的。
具有创新创业动力的地方,往往正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地。如果分析那些成功的创新创业者的履历,无论是学历还是所学专业,都找不出一般的规律。其实,正是因为在规律之外,才可能有创新。马云、马化腾等等,都是政策计划之外的产物。
而那些尚未毕业同时又有着长远考虑的硕士、博士们,为了能够获得上海户籍而精心研究政策——不是需要发明专利么?不是需要“三好学生”奖么?早早准备,以备明日之需。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只不过追求创新的上海精神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
用一句古话来评价上海的落户政策,那就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如今的上海再也难以上演白手起家的草根传奇,相反十年前《蜗居》里社会底层蝼蚁般的生存在今日房价涨了十倍的背景下更显卑微。在高房价的恐怖前景之下,不少应届毕业生已经不再把上海作为工作地的首选。这也非常符合上海户籍政策设计者的预期。
但是,当年轻人不再把眼光投向上海,不正是上海面临着最大危机的时候吗?
可以说,今日的上海已经垂垂老去,尽管保留着繁荣的外表,但很大程度上,那不过是历史和政治优势延续的结果。
正如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认为:都市离不开移民,无论是在其形成之初,还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旦移民断绝,甚至出现人口大量外迁,富有该都市特色的文化亦随之而停滞,而衰落,以至最终消亡,古今都市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