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回顾
A
股
A股大盘在本周(8月19日~23日),上证指数下跌0.87%至2854.37点;深综指、创业板综指、科创50指数、北证50指数周跌幅分别达2.76%、3.54%、2.76%、4.05%。
港股方面,本周恒生指数涨幅1.04%,报17612.1点;恒生科技指数涨幅0.28%,报3468.94点;国企指数涨幅0.93%,报6219.24点。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14%,本周累计上涨1.27%;纳指涨1.47%,本周累计上涨1.4%;标普500指数涨1.15%,本周累计上涨1.45%。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政策调整时刻已经到来,降息的时间和速度将取决于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的平衡。方正证券研报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发言鸽派,认为政策调整的时机已至,市场加码押注降息。(第一财经)
9月1日起,香港专特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及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进行SPAC并购交易的门槛,均大幅下调。(中国基金报)
中证协拟要求对IPO网下报价的客观性、审慎性进行回溯验证
中证协正就修改《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向行业征求意见。此次规则进行多处修改。其中,新增一条称:网下机构投资者应当设置首发证券风险绩效考核指标,对报价的客观性、审慎性进行回溯验证,对于上市公司上市当年及之后第二年被实施风险警示、股票终止上市或者经营业绩较上市前一年发生大幅下滑、首发证券暂缓发行、自身不当报价行为引发负面舆情、被投诉或举报等情况,纳入对定价小组成员的绩效薪酬递延支付或者回退机制,并定期向中证协报告。(券中社)
斩断IPO结果导向中介利益链,投行收费模式将迎重大考验
近日,由司法部会同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起草的《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布。《规定》对中介机构涉及企业IPO的行为予以规范的同时,也明确了证券公司保荐业务不得以上市结果作为收费条件。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券商投行原有的收费模式将迎重大考验,叠加IPO阶段性收紧的影响,投行需要在收入承压的环境下探寻更公正、更合理的收费方式。更深层次的变化是,从收费环节出发进行改革,让中介机构回归自身提供服务的本位,从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确保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上市。(上证报)
在严把入口关背景下,拟IPO公司即便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仍然难逃惩处。证监会近日更新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华道生物未获注册但发行申报材料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被罚款1150万元。早前,证监会还对思尔芯申请科创板首发上市过程中欺诈发行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恒达智控IPO撤回后因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被上交所给予监管警示。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强调IPO“申报即担责”,对于涉嫌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即使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也要一查到底。(证券日报)
IPO留言板
36氪获悉,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Xiaocaiyuan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18,230,400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泰达新材8月21日发布公告称,2024年8月19日,安徽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安徽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之辅导协议》。2024年8月20日,公司通过辅导机构开源证券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提交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辅导机构为开源证券。
远知行回应推迟纳斯达克IPO:更新交易文件所需时间比预期的要长
有媒体报道称,文远知行已暂时推迟其在纳斯达克IPO的计划,因为该公司需要更多时间向监管机构提供更多文件。对此,文远知行方面回应称:更新交易文件所需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正在积极推进交易所需的各项文件。(每经网)
8月20日,成都成电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成电光信”)启动IPO网上申购,在完成申购程序后,该公司将于北交所上市。「成电光信」成立于2011年,主营业务为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月20日,浙江同源康医药在香港交易所成功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共募资5.79亿港元,并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交易。同源康医药成立于2017年,位于湖州市长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专注于抗肿瘤小分子药物研发的公司,拥有11款候选药物组成的研发管线,包括处于3期关键临床阶段的核心产品TY-9591(第三代EGFR-TKI)。(湖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