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设立CFA组织,距今已经有60多年历史,于1963年6月举办第一次CFA资格认证考试,284名申请人参加了CFA第一届考试,2017年的6月,超过172000名申请人走进了CFA的考场。
中国大陆去年报考CFA考试的申请人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CFA考生人数最多的地区。越来越多的走上备考CFA的道路,让很多人开始好奇,中国究竟需要多少CFA人才,考到CFA证书真的可以实现职业逆袭?
1.中国大陆CFA人才缺口仍然巨大
根据CFA培训机构高顿财经的统计数据,在全球范围内,CFA协会拥有超过142000位会员,持证人超过125000人,这些CFA人才遍布全球159个国家。在亚洲,约有1.8万CFA持证人,中国大陆约占5000人,三分之一在上海。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金融中心,早在2015年,上海就提出口号,计划培养3000名CFA持证人,2016年再增加1000人,达到4000人,2017年初,随着建设上海世界金融中心的计划付出水面,上海对金融人才不只有数量要求,质量要求也在提高。金融内部人士推算,即便全国的CFA持证人都来上海发展,也无法填补上海的人才空缺。
除此之外,北京、深圳、成都、武汉、南京等国家重要城市都在重视金融行业的发展,CFA持证人等高级金融人才在这些城市开始走俏,CFA持证人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大陆金融发展的要求,未来十年都是CFA人才发展的黄金期。
2.CFA人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6月20日,陆家嘴论坛开幕,上海市委书记在开幕致辞中说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样的认识,在很多城市都出现了。
北京以金融街为试点,大力发展金融人才建设,推出“首都16条”政策,明确指出对于拥有CFA等国际职业资格的金融人才给予住房、个税、子女教育方面的优待。
深圳更新人才认定标准,对金融人才分级管理,属于深圳市重要引进人才和后备人才,可相应享受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高层次专业人才配套政策,并可以申请100平方米公租房或每月房补贴。
山东印发《关于加强全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分层次引进培养高端紧缺金融人才:金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金融专业技术人才、金融骨干技能人才,从而加快汇聚高端人才,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200万元-300万元项目支持。
厦门对高端金融人才最高给予一次性安家补贴50万元,参加特许金融分析师 (CFA)的金融人,并取得相关职业能力资格的,按照考试费用总额的40%给予补贴。
更重要的是,各地“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到了金融人才改革,开发培养大批金融紧缺急需专门人才。
3.CFA人才更值得信任
如果你还记得2015年的股灾,碰巧你也有参与的话,那么你就能理解金融行业正在面临的严峻挑战了。
在资本市场,投机的事情总是发生,一些金融从业者因为不够专业,或者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给客户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曾有金融大牛公开说,过去20年金融业几乎毁了自己的"名声"。
CFA课程除了金融投资领域的专业知识,金融人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操守也得到强调。在专业知识领域,CFA考试的10个科目几乎涉及到投资领域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CFA一级,零基础申请人也能得到很好的金融知识,二、三级CFA考试则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道德是金融行业不得不提的内容,如何约束和提醒CFA持证人将客户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协会一直在努力。
▎© 2017 高顿CFA 保留其所有权利。作者与出处:白米,高顿财经签约作者,知名金融机构高级合伙人,运作8亿资金,长年关注金融投资领域。热爱生活与写作,金融圈的“犀利哥”。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本文系授权转载。
2017年6月5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互金专委会)正式启动“全国互联网金融阳光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透明化运营、阳光下发展。 在该计划开启的互金企业运营指数测评中,目前洋钱罐平台以71.4的分值,在首批参加测评的15家企业中位列榜首。同时洋钱罐还成为首批两家自愿将运营数据实时接入国家技术平台的企业之一,洋钱罐平台上的投资人均可在技术平台上查验自己的投资情况。 有国家互金专委会负责人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主要来源于互金企业的不透明,包括资产不透明、运营不透明和实力不透明。不透明则无法分析风险,可能导致自融、自保以及虚假项目等重大问题。国家互金专委会依托于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对互金企业的透明性进行了长期跟踪与巡查。而此次“全国互联网金融阳光计划”也是基于此而开展。 根据阳光计划的设计,将有三大方案用于推进互金企业运营情况的透明度。 首先,国家互金专委会将定期组织全网巡查,由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按照客观情况如实反映其资产透明性,并向社会公开。如资产不透明,则无法分析其重大风险。 其次,国家互金专委会将鼓励互金平台自愿将运营数据实时接入国家技术平台中来,投资人可在技术平台上查验自己的投资情况,校验企业上报数据是否真实。同时国家互金专委会根据企业接入的数据,计算相关运营指标,每日向社会公布,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透明度。目前真融宝、洋钱罐两家企业已作为首批试点企业,自愿接受社会监督,并公开其运营情况。 最后,在互金企业自愿参加的前提下,国家互金专委会将依据“全客观、可验证”原则对企业进行测评,并公布测评指标。互金企业需按照指标提交材料,如验资报告、股东构成、审计报告、存管合同等,由专委会组织第三方专家审核公布。 洋钱罐CTO耿博表示,互金行业阳光化自律的同时还需要接受阳光化监督,接受第三方客观的全面的评估。尤其是来自权威部门专业化技术化的监管和评测,才是让互金企业在自身制度建设上越来越系统和正规的长期推动力所在。作为一家技术驱动性的互金企业,洋钱罐很早就加入到与国家互金专委会的合作中来,也希望通过“阳光行动”来推动互金行业的规范发展。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闫雨昕)在金融扶贫的攻坚战之中,商业银行无疑扮演者着中坚力量。近来,许多商业银行致力于兼顾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协调发展,加紧探索出一套“脱贫而不返贫”的可借鉴方案。 立足小微、三农 众所周知,小微、三农是金融扶贫的重点领域,也是难点所在。为了更好地做好扶贫工作,许多银行每年都会单列小企业信贷计划,在授信审批、贷款限额等方面优先保障小微、涉农等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弱势群体的创业就业。 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浙商银行开始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进一步拓宽小微金融和精准扶贫的资金渠道,为其提供长期、稳定和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一季度末,该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0亿元。此外,还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对小企业从业人员差别化问责免责。 扶贫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金融支持外,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多方参与,共建扶贫系统生态圈。 近年来,金融机构携手地方政府及第三方机构,通过成立扶持基金、产业基金等,扩大扶贫的信贷投入、提高扶贫的精准度。例如帮助贫困地区通过产业引进、劳务输出实现脱贫;积极支持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转移;支持优质企业“一带一路”沿线的产业布局,带动相关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人员就业等等。 浙商银行此前曾为红狮集团提供了8.4亿元授信,通过购买债券、中期流动资金等支持其在四川、甘肃等地建立水泥生产基地;给予盾安集团授信40亿元,支持其在内蒙古等地区进行投资,在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 从“救济”到商业可持续 并非简单的施舍救济,金融扶贫更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就商业银行而言,在能力所及之内履行社会责任,把握信贷投放的实质风险成为构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的关键。 近年来,围绕贫困地区客户需求,许多金融机构都在探索结合互联网金融从担保方式、期限、提还款方式、细分客户群等维度加快产品创新与开发,推出“民宿贷”、“农村电商贷”等产品,主动支持当地旅游扶贫、电商扶贫。 在兰州,浙商银行与甘肃陇西县人民政府合作,推出“精准互助贷”、“精准惠农贷”、“精准助企贷”等三款金融精准扶贫产品,目前已与11户农户代表签约,共投放扶贫农户贷款102万元;在重庆,他们又主动对接重庆市巴南区的“青锋计划”,推出“青年创客贷”产品,支持缺乏资金积累的巴南籍或在巴南创业青年,累计发放“青年创客贷”金额2000多万元,累计支持优秀创业青年60多名。 扶贫既需要“大水漫灌”式的财政扶贫,更需要“精准滴灌”式的金融扶贫。越来越多的银行都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扶贫方案“精准施策”。如: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对金口河区大杠村的贫困户采取一户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扶智并重等方式,力争用3到5年时间,有效提高被帮扶贫困户的劳动技能,使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的主业,并实现逐步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金融扶贫的探索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