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蜗牛读书
网易精品阅读,价值阅读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蜗牛读书

薛宝钗真的无情吗?

网易蜗牛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7-17 12: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蜗小牛说:

今年是87版《红楼梦》播出三十周年,红楼忆梦,情未了。

《红楼梦》之所以如此经久不衰,除了这些优秀的影视剧带我们领略曹公魅力之外,更因为后世可以从这本书中读到的永不干涸的人世百态。

今天,蜗小牛带你走进“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宝钗姐姐”。


“作为一个以热情自居的人,我不喜欢宝钗也是理所当然,这种不喜欢到了三十几岁才有改观。”



文丨闫红

选自《当我们谈论红楼梦时我们在谈什么》



即使不随着高鹗的狗尾续貂,认定“薛宝钗觊觎宝二奶奶的宝座”,很多人仍然不喜欢薛宝钗。相对于林黛玉外冷内热,鲜活灵动,薛宝钗显得太冷静,拎得清,也太无情——还记得宝玉生日群芳抽签占花名吗? 宝钗抽到的那根签子上写着“任是无情也动人”,告诉我们,她动人是真的,无情也是真的。


作为一个以热情自居的人,我不喜欢宝钗也是理所当然,这种不喜欢到了三十几岁才有改观,首先因为我比以前更习惯了曹公的皮里春秋,也就是有话不好好说,其次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评判事物不只是用意气,还多少使用下大脑。


对宝姐姐的无情与有情,便有了不同的感觉。


最显宝钗无情的,是金钏去世时,她对王夫人的那一番“开解”。


却说,有天中午宝玉闲来无事,溜达到王夫人的房间里,王夫人正在睡觉,丫鬟金钏坐在旁边给她捶腿。处于青春躁动期的宝玉伸手摘下金钏的耳坠,喂她一颗香雪润津丹,又声称要跟太太讨她和自己在一处。


金钏也很受用,闭着眼睛噙了那润津丹,让他去东院里“拿环哥儿和彩云去”。要“拿”那两位什么事,可想而知,金钏的回应里,也有些撩拨之意了。就在这当口,王夫人醒了,她显然听见他们二人这通对话,一时怒从心头起,伸手就扇了金钏一耳光,着人立即把金钏撵出去。


金钏被撵出去后就自杀了,王夫人从一个过于严厉的主子,变成了间接杀人的凶手,手沾上了血,自己都觉得战栗。 就在这时,宝钗来到王夫人房间请安,王夫人少不得要跟这位成熟稳重的外甥女儿谈及这件惊悚之事,只说是因为金钏把自己的一样东西弄坏了才处罚她,导致这般结果,真是自己的罪过。

薛宝钗与花袭人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所以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她失了脚掉下去的。……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在金钏尸骨未寒之际说这些话确实令人心寒,可难道她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去指责王夫人?就算是黛玉也不会这么做。当然她可以选择沉默,可是那会儿,沉默都像是一种谴责,而且,排除成见,且来看看,宝钗说的有没有道理?


金钏当然不是失脚掉下去的,是羞愤交加跳井的,这一做法看似烈性,但说她糊涂也并不为过。 当然,人有自杀的权利,若真的痛苦到活不下去了。但金钏的痛苦并没有严重到这个地步,不过是被撵出去罢了,不过是让她做个自由人,即便不能再如在王夫人房中那么富足尊贵,做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总是活得下去的,哪至于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她是气性太大了点,我们生活中,也曾见气性太大的人,为一句话,一点不平际遇,就撇下亲人,撇下该承担的责任,愤而自杀。看上去慷慨激烈,在普通的评价体系中,也不过是个糊涂人。宝钗作为一个责任感特别强的人(这一点后面还要再说),如此说并不为过。

新版《红楼梦》中李沁饰演的薛宝钗


相形之下,更加体现宝钗之无情的,是她对尤三姐之死的淡漠。


柳湘莲是她哥哥薛蟠的结拜兄弟,不久前还救过薛蟠,不久前卷入跟尤三姐的一场恩怨情缘,结果非常凄凉,尤三姐自刎,柳湘莲跟一个道士远遁。


薛姨妈听了惊奇不已,薛蟠则为之落泪,唯宝钗理性得让人毛骨悚然 ,她说道:“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

薛宝钗与薛姨妈


你看,在宝钗眼里,尤三姐的死,柳湘莲的远遁,还不如请伙计们吃饭重要。 人命关天,她连一丝好奇、一点谈论的兴趣也没有,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她的这种无端的冷漠,比之前在王夫人面前的圆滑,更不可原谅。


然而,唯有这样的宝钗,才是真正的宝钗。不错,宝钗是无情,但无情这个词,就一定是贬义词吗? 就算她为尤三姐柳湘莲落一掬同情之泪,甚至写下伤感的诗篇,又有什么用?宝玉还为晴雯写过《芙蓉女儿诔》呢,还不是转脸就与黛玉说笑。死去的不能复生,远遁的不能回来,除了证明自己的同情心,制造些情绪的垃圾之外,真不如请伙计们吃饭有意义。

《黛玉传》中的薛宝钗


而宝钗要做的有意义的事还有更多。比如,尽她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给林黛玉送燕窝为史湘云办螃蟹宴你可以说是收买人心,带礼物给赵姨娘算是不愿得罪小人,但她对邢岫烟的帮助,没法做任何功利的解释。


邢岫烟是邢夫人的侄女,和父母一道依傍姑姑生活。邢夫人于儿女份上平常,对这个侄女并不关注,贾府其他人只拿她当个穷亲戚,惦记着照顾她的,唯有三位,一位是平儿,一位是探春,还有一位是宝钗。


《红楼梦》里,平儿几乎是最为善良的一位,况且怎么着邢岫烟也是凤姐婆婆的侄女,照顾她,在礼数中;而探春,是在邢岫烟和薛蝌订婚后送给她一枚玉佩,算是锦上添花; 唯有宝钗,是在和邢岫烟没有任何关系时,经常施与援手,实打实地雪中送炭,而且这种善心,她不愿别人知晓。

薛宝钗与姐妹们


再有宝钗知道香菱想进大观园,就以人少为理由,跟薛姨妈要来香菱。 香菱到她那里之后,宝钗也并不管束她,任由她跟黛玉湘云学诗,寤寐辗转,只是取笑,并不阻拦;


探春在大观园里搞改革,分产到户,宝钗指出分到地的婆子们得了实惠,也不要忘了那些没分到地的婆子,她建议分到地的将利润拿出一部分分给没有得到地的,人人受益,皆大欢喜。 宝钗的善如润物无声,落到实处,并不竖起善良的大旗。


这就是大善与小善的差别。


小善者,是妇人之仁——这个词从史记中来,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历来人们都重视这个词语中的“仁”字,却不知“妇人”才是重点 韩信这样解释这个词:“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你看,他的仁义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会为别人的疾病落泪,做出慈爱的样子,真正关系到利益时,比如说要对属下进行封赏时他是吝啬的。 更何况,“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韩信将这样的伪善冠以“妇人”之名,似乎妇女观相当落后,但我得说,这种“善”在妇女中确实能得到更多的体现。


在古代社会,妇女作为弱势群体,更依赖人际关系,更需要博取善良的美名,这使得她们往往夸张自己的感情,又不愿有真实的付出。


至于现实中,我有个亲戚就是这样,谈论起别人的悲惨遭遇,没有谁比她心更软,更容易掉眼泪,完成这种低成本的感情消费之后,要是让她捐助别人一毛钱,她都要像贾蔷似的跺跺靴子,整整衣服,看看日影子,说声天不早了,瞬间土遁了。


宝钗则是君子之仁,行善于她,与其说是一种道德诉求,不如说是一种行为方式。


这个有智慧的女子,早就一叶知秋地参透世间没有永远的繁华,她对王夫人说:“姨娘是深知我家的,当日我家也是这样冷清不成?”


她不像宝玉那样有着盲目的安全感,也不像凤姐以为有个法子可以常保家族基业,她知道聚散兴衰是人世必然,虽然家业尚可维持,她已做好衰败的准备。


她收敛自己的情绪,简化日常所需,尽可能地去帮助别的人,因为苦境是常态,困窘之人是同类,她为他们所做的,也就是为自己所做的。


所以,她的“情”无所谓无,也无所谓有,不用有任何标榜,她只是朝着利人利己的方向去做而已,因此成了不易被众人理解的“无情”者。



你可以在“网易蜗牛读书”中阅读:



《十年心事梦中人》


闫红




《红楼梦》


曹雪芹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白先勇


蜗牛最新上架,白先勇一生研读红楼梦心得大陆首次完整呈现!



每天免费读书一小时

长按关注

不疾而速 与你共读

戳我,免费阅读《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