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伙伴
180000+名创业和投资伙伴们聚集的圈子。创投找伙伴,就找创伙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能源电力说  ·  这家公司掷126亿元,投建16个新型储能基地 ·  昨天  
周期合伙人  ·  强到没边的市场… ·  3 天前  
周期合伙人  ·  强到没边的市场… ·  3 天前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如何开拓产业互联网优质人脉 快来产业互联网雄鹰会 ·  5 天前  
我是腾腾爸  ·  不见兔子不撒鹰,就这!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伙伴

共享单车背后的故事:“最好不要搞了!要把我们搞死了!”

创伙伴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1-24 23:36

正文

一个时代的开始必然会导致另一个时代的落幕。


转载自公众号“青竹朋友们”, 微信ID: ivctalk


2016年,共享单车成为年度热点话题,行业混战资本狂进,真假风口的背后是疯狂圈地。大家都在关注谁是真正赢家,但却忽略了共享单车相关行业现在的处境。为此我们对单车师傅摩的师傅出租车司机滴滴司机城管校园代理等50位工作者进行了深度采访,从不同角度看共享单车的发展。


如果说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那么下半场的揭幕战大概就是共享单车挑起的。


2016下半年,共享单车当属TMT领域最疯狂的资本盛宴,从上海的陆家嘴到北京的五道口引燃后,蔓延到一线城市全境,再往下至全国延伸,数十家共享单车品牌纷纷杀入,硝烟四起。


你会看到每一个人都像特种兵战士,随时备好弹药上场,资金、时间、规模成了他们最大的焦虑。而当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这些战士身上的时候,有多少人关注到这场战争中相关行业人员的处境,他们正面临着生存的挑战。


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他们背后的行业故事。



单车店师傅

“最好不要搞了,搞死我们了”


“共享单车把我们搞死了,现在什么生意都没有单车店师傅吴喜(化名)抱怨道。

 

20年前,吴喜带着老婆来到了广州,一直以修车、卖车为生,当时单车还是主要的出行工具之一。吴喜凭着学来的技艺在广州扎下了根,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共享单车这股浪潮直接涌到他家门口了。


吴喜单车店铺

 

2016下半年的一天,吴喜店铺门口突如其来的放置了几辆橙色的共享单车。当时吴喜不以为然,虽然政府一直在提倡单车出行,但有桩单车出来那么久也不见得掀起多大风浪,他料想,共享单车应该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可没想到的是,共享单车进入广州市场后,凭借价格便宜、停放方便、支付便利等优点迅速收割了大批用户,大街上放眼望去尽是共享单车,黄的橙的蓝的绿的,不管学生还是上班族,大家都在忙着扫码开锁。

 

共享单车高歌猛进,传统单车业生意一落千丈。曾经一天卖出去4-5辆单车,如今一辆也很难卖出去。单车店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袭击,“门口的野蛮人”厮杀正酣,单车零配件供应商、景区单车服务商亦难逃厄运。这不过一年半载的功夫,传统单车行业就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

 

如今主要的经济来源断了,单车师傅们只能靠卖一些非主流款式的单车(如儿童单车、运动类单车)挣点生活费,但这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日常开销。在中国,有千万家单车店正面临这样的困境。

 

单车店铺冷冷清清

 

“最好不要搞了!要被他们搞死了!”吴喜激动说道。

 

前一个月,一共享单车项目邀请吴喜等单车店师傅加盟,为他们提供运维(拼装维修单车等)支持,吴喜果断拒绝。成王败寇,大鱼吃小鱼,作为战争中的弱势者,最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加入对方,要么被淘汰出局。而师傅们做了第三个选择,继续观望。原因很复杂,除了运维利润低、维修难度大,师傅们似乎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理由——不甘心。他们深刻意识到一旦加入,也许就真的回不去了。

 

如今,吴喜和其他师傅只能咬咬牙走一步看一步。

 

准备离开时,吴喜还在把弄着手中的螺丝刀,嘴里不停地嘟囔着那句话“最好不要搞了,最好不要搞了……”

 

听到这里,不免心酸。我多想告诉吴师傅其实这一切没有停止键,行业混战、资本狂进,在共享单车按下开始键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注定没有后退路。


“听说有个共享单车项目要做代驾这块市场,希望这一切不是真的……”一位卖代驾电动车的师傅不寒而栗。



摩的师傅

“90%同行都不干了,能没影响么”


共享单车出现后,摩的受到影响是肯定的,但没想到如此的惨烈。

 

它的野蛮生长、桀骜不驯让城市管理部门大为头疼;它的经济便利给不少等待归家的乘客希望。你很难想象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摩的正面临着“被人赶尽杀绝”的局面。


 

往日摩的横行各大公交站点

 

这几个月来,摩的师傅周遥(化名)面临了一次巨大变革。

 

一天接18单。

 

这曾经是周遥的极限。

 

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6单。这意味着,周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

 

“现在收入下滑了2/3,以前一天能赚两三百块,现在只能挣个七八十块。”自从共享单车出来后,周遥收入大不如前。

 

作为一名全职摩的师傅,往常周遥吃完早餐后,早早就开着他那辆擦得干净发亮的摩托车蹲守在各大地铁站、公交站拉活。中午时分,地铁站公交站遍布摩的师傅,各种招揽声车鸣声,仿佛菜市场般热闹。

 

但是共享单车出现后,摩的毫无抵抗之力。地铁口放眼望去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摩的司机,“共享单车出来后,生意变得很不景气,90%的同行都没有全职干这个了。”忙完一天的工作,周遥略显疲惫。

 

除了平时那些不认识路或是赶时间的乘客,现在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共享单车。面对巨大的冲击,周遥满脸无奈,“唉,现在生意都不好做了,可能年后会转行吧”。


摩的师傅雨中等客

 

全职师傅叫苦连天,兼职师傅也苦不堪言。“几个月前,听老乡说晚上生意比较好,就去试了试,下了班回去吃个晚饭就出来拉活了。虽然累了点,也能挣点钱补贴家用。但这几个月,生意大不如前。”兼职摩的师傅谢勇叹气道。

 

这是谢勇做兼职的第2个年头,除了白天在酒楼做服务员,他晚上基本都出来拉活,但拉活这事也不简单,为了躲避城管,谢勇都是等到9点才能在地铁站附近等客。

 

“以前运气好一天能接好几个,平均下来也能挣个四五十块,现在的话就只能挣一包烟的钱了。”谢勇叼着烟头,一边无奈答道一边招手揽客。

 

在这样的局势下,多数摩的兼职师傅表示还是会继续做下去,“因为我们做的是兼职,所以还好,只要能挣点钱,还是会做的。”

 

没想到,摩的,这个曾让城管部门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仍顽强生长的行业,如今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调节下正迅速退出大城市的舞台,昔日的光芒俨然不见。



出租车司机

“短途生意都让共享单车抢了,今年少赚不少钱”


说到出租车行业,它刚经历完一场腥风血雨。

 

网约车的出现及其补贴大战给出租车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曾是主要出行工具的出租车差点遭遇灭顶之灾。2016年8月,滴滴合并Uber,历时4年多的战争终于消停,出租车司机们喘了口大气。料想不到,网约车刚恢复理性,共享单车又陷入了疯狂。

 

“以前经过地铁站,都能接好几个短途客人,现在都让共享单车抢了去……”出租车司机王杰(化名)说道。

 

这个冬天比以往还要寒冷,共享单车出现后,出租车司机面临的挑战又多了一分。短短几个月,短途客单受到了20-30%不同程度的影响。王杰苦笑道,“以前短途出行大家都会直接叫出租车,因为它方便快捷嘛,但现在更多人都用起共享单车了,你想想啊,骑半小时就5毛、1块,谁不骑……


累到直接趴在方向盘上的出租车司机

 

有人说,从2016下半年开始,出租车行业又遭遇了水逆,迷茫、无助、观望是司机们的现状。而共享单车给他们带来的挑战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共享汽车、无人驾驶……还有更多未知的挑战在等着他们。

 

临近过年,一位家在福建的司机无奈说道:“全家老小都等着开饭,本想着来到大城市机会多,但没想到这几年这行不断受到冲击,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下去……”



滴滴司机

“滴滴跟共享单车用户群体不一样,所以我们受的影响不大”


“没想到,单车还可以这么玩”滴滴司机罗峰笑着说道。

 

这位37岁的河北大叔,做了10年的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出来后当即加入滴滴,成为一名专职司机。

 

这已经是他做滴滴专车的第4个年头了。记得刚做那会,罗峰还不懂这一行的行情。接客也没有设置范围,结果跑到哪送到哪,5个小时就把广州市区跑遍了,250公里流水是378元,平台抽了60多元,到账只剩320多元了。这很不划算啊。慢慢的,罗峰摸熟门路后,一个月的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但近几个月,包括罗峰在内的滴滴司机都遇到了一个问题,短途单少了。


滴滴司机导航开着车

 

不过罗峰透露,短途单虽然少了些,但滴滴整体上并未受到多大影响。与共享单车用户群体不同的是,多数叫滴滴的都是些白领群体,他们更追求整体的乘坐体验,而用共享单车的多是些为了追求方便、便宜的大众群体。两者用户群体区分度还是很大的。

 

共享单车枪炮齐鸣,滴滴司机险些受伤。从2016下半年开始,司机们就对外释放出不安的信号。有人形容,这场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就像进行到了“棒球赛的第14局”。



城管

“很多人一直非议我们,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扣押共享单车”


在资本的狂热追捧下,共享单车加速跑马圈地。单车的巨大投放量也让城市管理部门工作量加大。


共享单车直接被扔倒在十字路口边

 

一夜之间,共享单车涌现各大街头。“单车投放后,出现很多乱停乱放的问题,有些甚至都塞到我们办公门口了。没办法,只能一辆辆移到其他地方。”城管李佳佳无奈说道。

 

在搬移单车的过程中,李佳佳共出过3次意外。最轻微一次是被单车砸到脚趾头,最严重的一次是搬移中,手被磨出血。李佳佳撸起袖子,展示右手胳膊上的肌肉,笑道“感觉自己都是个男生了!”

 

共享单车的快速兴起,对城市的道路通行能力提出挑战,对城市综合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试想,一个城市几十天内市区凭空增加几十万辆单车,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如今,李佳佳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堆放在办公室门口的单车摆放好,等摆放完毕这已经花了她半小时,接着还要巡逻一遍街道,整治占道问题。放眼望去,街道上、河边、商场门口都塞满了共享单车,姿态各异,有的直接被扔倒在地,有的斜靠在树边,有的单车被人践踏,还有的直接被扔在十字路口边。李佳佳和她的同事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将这些凌乱的单车摆放整理好。

 

“做这行,需要承受很多”,作为一个争议性的岗位,城管常常处在风口浪尖上。

 

曾有不少媒体报导城管铁面无情,遇到共享单车占道的问题,直接把单车扣押。李佳佳在工作过程中,也经常遭受一些异样的眼光,“比如说我们在把单车搬离到其他不占道地方的时候,有些人就以为我们是直接拖走它,甚至还扩散到网络上把城管丑化……”


 

媒体曾报导部分摩拜单车被城管扣押

 

面对这些非议,李佳佳多少有些委屈,“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去扣押单车或者说直接把它拉走,占道的单车我们多数情况下只是把它放在一个不妨碍地方的位置上而已。“

 

自共享单车出现以来,单车占道、乱停放现象及其严重,但政府方面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措施有效解决问题。

 

在投放布局上,圈地者们理应详细规划好每一个投放点,如投放更多单车到大学城、公园等公共交通不便利的郊区地带,避免市区投入车辆过多,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发生。在停放点上,做详细规划、引导、宣传和教育,让城市少一点硝烟多一分和谐,如此才能实现共赢。

 

从城管积极配合来看,政府对共享单车还是持支持态度的。但究竟如何对单车进行规范化管理,政府和共享单车的团队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沟通合作。



校园代理

“共享单车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很多东西还在摸索中”


在中国,有2500+高校,4000万+大学生,高校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张鑫西(化名),一个普通大学生,一共享单车项目的校园代理,目前主要负责该项目单车的宣传工作。

 

每天中午,张鑫西都会在学校的饭堂门口派发传单,传单内容大致是注册用户可享受一些优惠活动等,这样的工作在张鑫西看来已经习以为常了。偶尔,他也会搞些小活动来吸引用户注册平台。


共享单车出没在各大高校

 

“其实平时还是比较忙的,一边忙着考试的事情,一边忙着宣传。”张鑫西说道。不过宣传这块却让张鑫西大为苦恼,“现在所有的运营数据都在公司。”由于部分城市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很多东西还在摸索中,张鑫西在工作中吃了不少亏。

 

在后期维修这块,张鑫西表示,每个高校都会有微信群,群里会有客服,车子如果坏了可以告诉客服单车号码,他们会过来维修。除此之外,运维人员也会定时定点检查。在一些地方,你会发现这些维修员大多选择在偏僻处就着小屋做起维修,似乎是不希望外界来打扰他们。

 

除了宣传问题,制度上也存在大问题,“现在运维的监管制度一团糟,基本是没人管的状况。运维人员一开始还会讲乱停乱放的归位,最近却乱到没人管。”张鑫西透露道。

 

最后谈及运营模式,张鑫西苦笑道,北上广运营模式都不一样,有些城市可能仅仅是在高校运行,它还不能骑出校门。可以说,平台现在还在摸索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一个时代的开始必然会导致另一个时代的落幕”


利益受损者视共享单车为一剂毒药,让他们深受其害。利益既得者视它为出行中的一股清流,环保便捷又经济。这一次,我们对共享单车相关行业人员进行了采访,不可否认它的出现给这些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他们都表达了一个共识:


抛开利益,从个人角度而言,共享单车改变了不少人的出行方式,它的环保、方便、便宜给很多人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存在即合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不知道接下来还有什么在等着这些师傅,未来的潮水会流向何方,但他们仿佛都在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等待下一个落脚点。

 

一个时代的开始必然会导致另一个时代的落幕。从网约车到单车,我们相信一旦出现在群狼环伺的中国市场,必然引发无数后来者前赴后继,未来出行还有更多无限的可能性。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邀请你加入创伙伴创投社群伙伴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