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白鹅纪
有情趣有干货有福利没节操,努力做一个大家每天都愿意打开看的二次元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白鹅纪

S1专楼 | 作者没阅历怎么办?写的好看就行!

白鹅纪  · 公众号  · 二次元  · 2017-05-20 16: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for the love of life - 《MONSTER》ed


前不久 角川旗下的新文库“NOVEL 0”举办了一场小说大赛, 在宣传图上可以明显看到有“除了异世界转生以外的任何体裁全部OK”的字样 。事实上如今以架空世界为背景的幻想作品越来越多,套路也越来越模板化,故事内容缺乏真实感,难以让读者产生共鸣,有不少 Stage1st论坛 坛友表示这是因为幻想题材不需要作者有太丰富的社会经验,但也因此故事会缺乏真实感。


事实上不仅仅是幻想作品,坛友们表示现在许多作品都有同样的问题,那么故事的真实感是否真的和作者的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呢?今天就让我带大家看看S1坛友是如何评价这个问题的。 首先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坛友们按照惯例先讨论了一下什么是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大体可以分三部分吧。某领域专业知识,日常生活诸多细节,以及为人处世社会关系理解。前者需要作者现实中时间积累和用心捕捉。后者则完全依赖于年龄增长积攒下的人生经验。

——猴区观光团


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

——病入高黄京都厨


生活经验主要是看作者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思考提炼。如果一提到这个话题,就抬出手冢、常盘庄一代、宫崎骏等老一辈大师做例子,好像只有一生几起几落,经历过大风大浪、时代的剧烈变革才能谈生活经验,在和平年代按部就班上学工作就不算生活经验一样,这是不公平的。

——free

宫崎骏的《风之谷》便是著名的环保及反战题材电影


一些“经验”真没法体验,比如杀人等一系列犯罪。这方面作者只能积极观察、调查、取材,活用知识尽量往真实上靠拢。
其实无论是漫画家也好动画人也好,这种半封闭型的创作者所能接触到的生活是非常有限的。就算是一般大众,也很难接触到自己必要范围以外的地域。不说北上广那样的特大城市,就是一个三线小城,很多人对自身所居住的地方也不是彻底了解。

——hamartia


有的时候你不需要经历,你只需要阅读他人的记录就可以。
其实“我们不喜欢旅游,只喜欢读你写的游记而已”。

——哈里.谢顿


生活经验需要时间来积累 ,事实上如今有很多年轻的小说家并没有太多阅历,这也是作品缺乏真实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创作者圈子太单一了,宅圈亚文化的流行和出现专门人才培养机构让毕业出来的从业者都住同一个象牙塔,缺乏新鲜血液。

——sauron.j


现在作者生活经验不足,原因的话,个人觉得,一个是社会不像过去那样动荡了,所以普遍的生活经历都不如过去那样丰富了,另一个是行业的专业化,搞创作的一开始就是专职编故事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有其他方面的生活体验。

——kimone


可能原因有:脑子不好使,没有逻辑,相关知识不够;不懂得换位思考,强加自以为是的一套;感觉不够细腻,细节和微妙的东西挖掘不到;缺乏洞察力,无法发现事物最本质的联系和原因,等等。情感上的共鸣则是更加微妙的东西,看作者状态咯。

——amulelernen

而现在动画业已经失去了这种吸引年轻人的新鲜感,利润也在已经成型的结构下资本家占了大头,分摊到创作者身上已经很少了,超低薪高强度的工作肯定不是年轻人的理想工作。
现在会跑去做动画的,基本都是看着动画长大对动画有兴趣的那一批,很少有外来流入的人才了,圈子太过封闭,来源过于单一,缺少交流和碰撞时很难产生新的火花的。

——vorfeed


这倒让我想到了光头。光头对想成为动画家的年轻人说“别去看动画,仅仅只看动画的人做出来的动画会很无趣”,光头的这个看法有意思。

——00レイ00


以前老一辈艺术家由于经历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也确实能够看到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子:

托尔金就明确表示,他写的魔戒就是在写对于他们那一代人影响最大的战争-一战。
比如手冢治虫当过医生,所以能画出怪医黑杰克这样的漫画,对于人的生死就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了。
那个宫崎骏他们这一代是经历了左翼运动啊,安保斗争,全共斗赤军运动啊,所以自然对于社会有自然的理解了。

——三环境看见

手冢治虫的《怪医黑杰克》


冷战时期东西方意识形态的碰撞以及世界局势的混乱紧张,军备竞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日本文化与欧美接轨带来的碰撞。
这些不仅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极佳素材,也是能让更多人有切身感受的大环境,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
而泡沫破裂后所谓停滞的20年,素材的确是不如那些个年头丰富,年轻人也更游手好闲,生活经验自然是相对单薄。

——vorfeed


生活经验我想到的一个例子就是《New Game》,当时看动画就觉得虽然有演绎,但是一些小细节感觉都挺真实的,之后看作者简历,原来是在游戏公司做过……

——kimone

过去大家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因为国家的宏大叙事,都是相同的,所以作者和读者基本上是可以产生共鸣的,作者的经历,读者一般也都拥有,所以如果作者想表达出某种生活中的真实,则读者基本上都是能体会到的。

——kimone


富野监督和押井监督也都属于老式的演出家。日本的电影业界自从“助监督”制度随着摄影所的日落西山而逐渐废除之后,原本希望拍摄真人电影的新人们没有办法只能流到电视剧领域、广告业界、另外就是流到动画业界。而就是这些人开始制作一些内容更为厚重的,面向成人的动画作品,这两位监督可以说都是走的这条路线。

——4a12c095


记得以前有人说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不是他写的,因为这书第一部1928年出版时候他才23岁(第四本40年出版时才35),但问题是他之前从十三岁就辍学,之后当过红军收过军粮,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

——哈里.谢顿


不过坛友们也表示无论是新老艺术家,他们都不可能把生活经验直接拿来套用,甚至有些生活经验完全无法成为写作素材:

有些生活經驗是不能用的,比如作者寫一個打拳的,他取材自自己一個朋友,讀者大讚有真實感,然後這個朋友摔下樓梯死了,如果作者也這麽寫,讀者是會讚美有真實感還是罵作者亂寫?

——MK3


网王卖腐和超能力,足球小将卖必杀技和热血,这两个作品到后来离运动本身的现实越来越远,是读者本身的喜好问题,还是作者本身的创作能力问题?

——喝水先


许裴刚精通网球技战术,他搞超能力大战一定有其原因,别的不说,许裴刚可是业余顶级水平,他应该是故意这么画的。

——yym

灌篮高手证明了不需要必杀技运动漫画一样可以刻画的扣人心弦,但它的草草终结又证明了不靠必杀技来延长比赛的做法是无法持久的。

——9000岁


比起展示作者自己历练体会的现实,展示符合读者水平的“现实”更讨好。就譬如说很多动漫喜欢把政治家刻画成一群白痴。成年人觉得很荒谬,但是作品面向的就是中二啊,人家中二就是这么yy的政治家啊。你这么写中二才觉得真实,你真按照现实情况去描述读者反而不买账。

——猴区观光团


不过虽然不少生活经验无法直接套用,但作者可以通过改编让这些经验成为可看的故事,而作者改编的能力好坏,也是作品是否具有真实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浦泽直树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生活经验其实是从生活经历中提取的东西,关键看作者本人愿不愿意深入思考。

——amulelernen

浦泽直树的《MONSTER》


厨师有没有好材料,和他会不会做饭是两件事。
有具体工作与生活经验,不等于有能力把相应经验流畅、直白地表达出来。
生活经验会改变作品味道,却不一定与作品质量直接相关,有素材当然比没素材好,但没素材不等于没法创作——想知道实际状况,去取材就好。

——乔槁


或許因為你寫的假而讓人覺得缺乏生活經驗,但只要你能寫出能討人喜歡的東西,誰在乎呀???生活經驗根本不是作品好壞的必要原因。

——水無燈里


白箱大家想看的是爆内幕看猛料,那就是声优原作其实也一样,但是动画化后要拿来宣传排毒顺便推新人,浅野真澄目的也不是什么揭露业界暗黑面而是money,拍个四平八稳自己能天天上班拿钱的动画就足够了,这跟作者生活经验没关系,跟钱和目的有关系。

——MK3


不一定要所有事情都经历过,最重要的是观察,理解,思考和想象力,善于这么做,哪怕是你没有经历过得事情也可以当成是自己经历过了一般成为你的东西。

——Renes


说到底一个作品的是否具有真实感,还在于作者写出来的故事是否能够抓住人心,给人以共鸣:


重点是能塑造真实感,比如白箱,看众如我对动画制作肯定是一知半解的,所以监督重点表现了动画制作前后的撕逼和流程,纵然你我都知道什么美少女什么和睦都是扯淡,但总算能给我一种新鲜感和真实感。

——lxl196201


放到《New Game》里来说,反正如果这里面有糙老爷们的话,再有真实感我也不想代入……

——kimone


伏见司,俺妹和俺妹2怎么写都是超级系。
现在同期的动画 创作类故事的路人女主和recreater在“创作”上都真实的多。

——davchen

生活体验是提炼出来共感的部分,比如白箱,好看的不是“做动画”的体验,是当社畜的体验。具体来说就是职场人面对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上下级同事关系、事业规划、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等等的体验,作为每一个社会人的共感而被接受。

——free


有生活经验的作品是写给有生活经验的“读者”看的。

——lyz1196


怎么说呢,首先明确一点,看漫画小说这种东西首先是体验自己日常无法体验的生活,满足人对于未知的向往,这点来说非常需要作者的脑洞和创意,
但是空口无凭的瞎掰让人随便一看就觉得假的东西是没人看的,而让人能感受到共鸣的所谓真实性一般就需要各种生活经历来打底了,典型的就是牛姨了。

——泥鳅化石


最后,经过上面的讨论其实可以看出,生活经验确实会对写作有很大的影响,但作者的写作能力也尤为重要,二者无论缺谁都会对导致作品质量下降。那么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点击 【写留言】 分享自己的看法,或者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专楼进行讨论,我们下次再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