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老牌杂志《YHCQ》发生重大变故,重要职务全部为“组织”派来的人所取代,原社长、总编辑杜导正、副社长胡德华和总编辑徐庆全等均被撤换。
旧班子在回应声明中表示,不同意组织空降人员接管编辑部,认为这是单方终止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杂志之间达成的协议书,并表示已委托律师对该院提起诉讼。
抵抗者的言行正应了那句老话儿:螳臂当车,或者按17年流行的说法:螳螂挡臂。
旧编辑部把新编辑部告上了法庭,但法院拒绝立案。
公历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五,显然被很多人或者机构当成了良辰吉日。
有些人在忙着结婚登记,有些组织,比如这份杂志,在忙着改弦更张。
前空军校官飞行员、 乌有之乡在军界的前重要联络官郭松民先生,与戴旭司令等联袂出阵,顺利接管了这家老牌杂志社的防务。
郭姓将领引用了主席名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引起了另外一位著名将领——戴旭司令的强烈共鸣。
郭松民郭老之所以能够成为新炎黄骨干,重新定义春秋,主要是因为他在国民语言教育、朝鲜拥核问题、台海开战时机、政坛人事安排等领域拥有的超凡脱俗的能力。
郭松民对朝核问题发表重要讲话
亦有网友咨询笔者,为何邀请戴司令作为军代表?这么说吧,旭帅能文能武,集笔杆子和枪杆子于一身,他的“二杆子”思想,将成为新春秋重新定义历史的指导方向。
除了戴郭两位著名将领,新春秋里还有像李北方先生这样的青年才俊。
北方先生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他亦是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学者,著名杂志《南风窗》的主笔。
李北方先生在接管仪式上的发言
北方先生尽管外型儒雅,学富五车,但内心狂野不羁,文人命,武人范,尤其表现于口语。
北方先生的国骂
这个庄严隆重的接管仪式上,也出现了一点小插曲。
虽然都是著名毛派学者,但李北方先生和司马南先生却不大对付,主办方千不该万不该,将北方和马南的桌签名牌放在了一块。
李司二位,就像是毛主义者中的什叶派和逊尼派。
2015年,李北方点评司马南
事实证明,这是虚惊一场。
司老师的名签虽然出现在了会场,但他的真身却在了其它地方。
外媒援引了司先生的说明:
炎黄这件事情,网上都在说司马南去参加会了,事实上我没去。有人在开会前一天晚上给我发了短信,但是这个人我不认识,我不知道他是谁,我从来没有参加过炎黄的任何活动(笔者注:严格说他在2013年参加过现场抵制该杂志副主编讲座的活动),他们没告诉我这个会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就没去。会议召开前一个小时,林治波(人民日报甘肃分社原社长)给我联系,说桌签儿都写了你了,你马上来。我说不行,你们这会我又不知道背景。
这场接管仪式上撑门面的印刷品是该杂志“重生”之后的第八期。
用戴司令的话讲,这期杂志基本达到“无毒能看的程度了”。
戴司令盛赞整肃效果
接踵而至的新杂志,成色越来越红润,用网友乔木先生的话讲,基本可以称为《乌有春秋》了。
杂志第九期的核心作者里,毛派读者惊喜地发现了刘仰和林治波两位著名的毛思想继承人和教育家。
2016年第九期
新杂志发行到第11期,作者队伍和文章水平,应该能令戴旭司令浮好几大白了。
戴司令平生最喜收集的各国精英对毛泽东主席的评价,流传最广的是下面这一条。
英国将军奥特曼
称:“毛泽东是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全套钥匙的人”。
不少军迷对是否存在英国将军“奥特曼”、以及奥特曼将军是否说过这番话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司令也很有风度,他建议网友去咨询“军事科学院战略部部长姚有志少将”,也就是这份杂志最新引进的核心作者。
戴司令有力有礼有节的反驳
姚少将的文章的确提到“英国奥特曼将军”有过这段表述,与戴司令互为印证。
2017年初,笔者回老家重庆省亲,在观音桥商圈的西西弗书店翻阅了到了2016年最后一期杂志。
最后一篇写司徒雷登的文章,作者叫刘小渔。
刘小渔?这个作者名字跟戴旭、刘仰、林治波等鼎鼎大名比起来,有些不起眼儿。
他又名
地瓜熊老六
。
一度暗淡下去的舞台灯光,一下子打到了最炫最亮。
网友们,让我看见你们的双手!
“要去把阵地抢回来,”站在舞台上,地瓜老师轻轻地说。
由于阵地是新打下来的,占领者们在狂喜之后,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战友们之间的配合,也出现了一些不应该的失误。
比如说在对2017年中叶出现的印度问题,戴司令和熊老师就产生了分歧。
地瓜老师批评公知煽动中印开战
戴旭司令致力于挑起中印战端
读者们惊喜地地发现,新杂志不论从采编团队还是到核心作者,清一色毛派将领或学者。
将这份杂志比作纪念堂管理局官方刊物,应该是准确的。
李北方先生在湖南祭奠东圣,纪念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