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千帆育儿网
上海地区的育儿探讨(包括园托择校,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节后刚需:不饿肚子,也能减肥? ·  昨天  
常青藤爸爸  ·  盘点一下,小小常这个寒假都干了些啥? ·  3 天前  
丁香妈妈  ·  别再乱买绘本了,0~6 岁建议这样选和读 ·  3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小小常学成语 | 五十步笑百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千帆育儿网

也谈谈听廖彩杏一年的效果

千帆育儿网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9-05 13:50

正文

(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孩子英语启蒙较晚,四岁才开始接触super simple song一类的磨耳朵音频,进入某蹦跳机构开始学习字母和自然拼读。后知后觉的我开始找一些路径规划书籍来看,比如安妮花等等,无一例外的提到了大量语音输入这一方法。

上哪里去找难度适当,内容对孩子有吸引力,而且有完整的计划可以执行的书单呢?我比较了廖彩杏,吴敏兰,汪培珽时下三大热门书单,觉得廖彩杏的难度由浅入深,而且在有计划的重复中推进,易于执行,于是网购了教材,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磨耳朵之路。

我家娃的性格比较外向活泼,第一阶段的Dr.Seuss的系列很快吸引了他,每次听到《Green eggs and ham》都笑得前仰后合,而洞洞书系列里的《Dry bones》和super simple song里有一首歌是类似的,他每次听到,就开始模仿动画里的骷髅跳舞。既然有了兴趣,后面的就好说了,所以一开始我是不要求他完全理解含义,或者自发跟唱时发音准确的,免得“热情都被浇熄”。

氛围是轻松的,但是执行计划还得靠家长监督。基本这一年间,除了流感高烧的时候暂停了几天,其他时候都是早餐时,下午幼儿园放学后,晚饭后各听一遍的。按照计划来执行,也有助于孩子养成好习惯,看到计划表上一个个√,他自己也慢慢积累出了成就感。

一年下来,计划结束的时候,他已经听了100本绘本,养成了绘本阅读的习惯,接触到生词时候语音语调也自然了不少,甚至形成了一定的听觉记忆。在机构教材里偶尔遇到一些长的词汇,他会忽然说,这个词我听到过。

总结一下这一年的收获:
1.利用日常零碎时间完成一定量的原版语音输入,为后面口语的输出打好语音语调的基础。

2.养成每日定时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坚持不懈的毅力。

3.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思路。后来我们又陆续用类似的计划和方法,听完了I can read系列中的《syd hoff》系列,饼干狗系列,《splat the cat》系列。到八月底,和外教对话时候,已经能自己组织一些中等长度的句子,而且有强烈的表达愿望。比起一年多前见到外教听不懂也说不出的状况已经有了不少进步。比较明显的是听完《splat the cat》以后,完成机构的听录音完型填空的练习时,从一开始接触时候的听几遍都难以完全跟上,到前几天的只听一遍就完全填对,明显听力水平是有提高了。

最后谈一谈我对英语学习路线的看法:
《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一书中,提到了“二语习得”的概念。也就是说原版听读的大量输入和机构内跟着教材学习自然拼读及语法的两个方法是并举的,只不过后者的比重在孩子6-7岁开始会渐渐增大。我个人觉得实践下来,这确实是适合走体制内路线(区别于国际学校路线)的中国孩子的最高效的路径规划。语法,自然拼读,单词和句子的书写等就好比骨骼,大量原版材料的输入就好比较肌肉,二者结合才能血肉丰满。特别我们不是native speaker,学前家长给创造一个语言环境就很重要。我觉得廖彩杏书单,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易于执行的选择。

我家的小青蛙进度慢,我只能陪着他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路线,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往前走。期间有些好的方法和书籍材料,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也希望能向牛蛙爸妈们取取经,大家共同进步,谢谢。




更多升学育儿经验分享:

学前鸡娃大概率变成白斩鸡,谈谈我对未来的猜测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