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熵
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池大数据科研平台  ·  一文漫谈DeepSeek及其背后的核心技术 ·  昨天  
武汉本地宝  ·  考生注意!武汉3月普通话测试即将开始报名! ·  2 天前  
软件定义世界(SDX)  ·  指标数据体系建设分享 ·  2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 DeepSeek?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熵

招商银行陷暴力催收风波,不良率压力下的业绩焦虑

新熵  · 公众号  ·  · 2024-09-24 19:53

主要观点总结

招商银行因过度依赖零售业务,面临不良贷款率上升、催收方式不当等问题,导致业绩压力增大。文章分析了招商银行信用卡催收、营收、净利润、资产规模等方面的情况,指出其面临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净息差收窄、盈利能力堪忧等问题,并探讨了其过于依赖零售业务的隐患。同时,也提到了招商银行的内控合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招商银行因零售业务过度依赖,面临业绩压力增大。

招商银行因催收方式不当被指暴力催收,其信用卡业务不良率上升,导致催收行业迅猛发展。银行通过外包第三方催收公司来维持信用卡不良率的稳定,但暴力催收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招商银行净利润下滑,面临营收压力,其净息差收窄,盈利能力堪忧。

关键观点2: 招商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明显。

随着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催收行业开始迅猛发展。银行在自建催收部门以外,普遍通过外包第三方催收公司的方式稳定贷款不良率。

关键观点3: 招商银行零售业务依赖过重埋下隐患。

招商银行过于依赖零售业务,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极易受到业绩冲击。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给整体业绩带来拖累。信用卡贷款等零售不良率走高,给招商银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埋下隐患。


正文


招商银行长期过度依赖零售业务的这把“双刃剑”,已开始反噬自身。重注于零售业务,虽然推动了业绩增长,却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相对较高的不良贷款率。


@新熵 原创
作者丨颜曌  编辑丨蕨影


在房贷、车贷等生活压力下,负债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而因为国内居民负债压力大,信用卡逾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达到1096.76亿元,较年初增长11.76%。首次迈入千亿大关,规模创历史新高。


有“零售之王”之称的招行信用卡也不例外,2024年上半年其不良贷款余额163.91亿元,不良率为1.78%,而且,招商银行信用卡上半年实际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贷款高达200.29亿元。


而在更高的贷款余额、更低的不良贷款率等业绩指标的推动下,催收行业也成了香饽饽。据观察,在催收力度方面,相比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有“零售之王”之称的招商银行,在因催收过猛而被指“暴力催收”方面,也没有免俗。据媒体报道称,近年以来招商银行、广发、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正在通过外包第三方催收公司,来维持信用卡不良率的稳定。


但是由此带来的暴力催收问题,正在被“人人喊打”。而招商银行被消费者频繁投诉暴力催收的背后,也是其业绩增长乏力、贷款不良率上升等多方面的压力。




01

不良率飙升,“养肥”催收行业



实际上,催收行业的出现,是伴随着各大银行贷款不良率的提升而来的。据各大上市银行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股份制银行中在贷款不良率方面,几家欢喜几家愁。


数据显示,不良率下降的只有招商银行为0.94%、华夏银行1.65%,分别下降0.01%、0.02%。更多银行的不良率明显“抬头”,分别为兴业银行,不良率从1.07%升至1.08%,平安银行不良率从1.06%升至1.07%,中信银行不良率从1.18%升至1.19%。


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整体不良率上升的同时,各大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更为明显。例如,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42%,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该行提到,部分个人客户的还款能力仍处在恢复过程中,个人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


而有“零售之王”之称的招商银行,虽然整体不良率得到了控制,但是零售不良贷款率0.9%,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卡不良率更是高达1.78%,较上年末上升0.03%。


随着各大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抬头”趋势明显。与之对应的催收行业,也开始迅猛发展。而且,银行在自建催收部门以外,普遍通过外包第三方催收公司的方式,来稳定贷款不良率。


例如,兴业银行等通过扩充自营催收团队,降低委外清收占比,但在信用卡贷后清收流程中,外包催收依然占据重要角色。此外,也有民营银行通过招标方式寻找催收公司合作。例如,6月中旬,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就曾以500万招标寻求催收外包合作,催收岗月薪报价过万,最终一家催收公司成功中标。


作为银行信用卡业务不良风险防范和处置的第一道防线,信用卡催收无论是采用自营催收,还是外包催收,催收方式都包括电话催收、上门催收、法催及公安报案催收。


对于招商银行而言,其催收队伍同样庞大。据镭射财经报道统计,招行信用卡自催团队成立于 2002 年,并在成都、武汉分中心成立自催团队。截至2023年底,自催团队人力规模约两千八百人。


此外,在自建催收团队的基础上,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还对不良贷款开展外包催收,以充分利用各地外包单位属性资源实现清收。截至2023年12月末,招行信用卡中心已与40余家国内外包单位签约合作,各外包单位及其下设分支机构覆盖信用卡中心40多个主要发卡地区。


不过,招商银行却因为催收力度过大,而频繁被指暴力催收。例如,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投诉招商银行暴力催收、催收员打电话辱骂欠款人,轰炸通讯录,安排社会人员上门威胁情况屡见不鲜。


图源:黑猫投诉


很显然,银行该类催收方式在“养肥”了催收公司的同时,让招商银行背上了暴力催收的骂名,也为其品牌信任度埋下了危机。




02

净息差收窄,盈利能力堪忧



招商银行被曝光的催收乱象,或许与其业绩压力有关。


据招商银行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招商银行营收、净利润双降。其中,上半年实现营收1729.45亿元,同比下滑3.09%;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747.43亿元,同比下滑1.33%。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上一次出现收入负增长,还是2009年。不过,彼时,国内正在经历来自全球的金融危机,与此时的经济环境不能同日而语。


据分析,招商银行核心业绩指标的双双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随着招商银行的发展,其资产规模越来越大。但是通过其营收、净利润不升反降的数据不难看出,其资产增长的质量面临考验。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招商银行规模稳定扩张,资产总额达到了11.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5% ;贷款和垫款总额6.7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7% ;负债总额10.4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8% ;客户存款总额8.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2%。


由此可见,招商银行的贷款、存款总额均稳步攀升。但是与此同时,其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却双双下滑。财报数据显示,招商银行2024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双双下降,前者同比下降4.17%,后者则同比下降1.39%。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比重方面,其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也是此消彼长。其中,净利息收入占营收比重,同比下降0.69%;而非利息收入对营收贡献的占比则同比提升0.69%。


究其原因,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以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招商银行在资产端的收益也难以有所保障。具体来看招行,其净息差从去年同期的2.12%下降到了现在的1.88%,这也意味着,招商银行的“赚钱”效率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在非利息收入方面,招商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尤其是作为一家以零售为核心特色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旗下以财富管理为代表的非利息收入备受市场关注。该部分收入同比下降了32.51%。要知道,这曾是招行引以为傲的业务,此时的表现却如此拉胯。


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招商银行虽然在资产规模方面“不断壮大”,却没有将其转化为业绩层面的盈利能力。虽然在贷款不良率方面,招商银行无论是整体不良率,还是个人贷款不良率都低于商业银行均值。但是其盈利能力面临的焦虑,却有些挥之不去。




03

“零售业务”依赖症,埋下隐患



众所周知,招商银行一直以其零售业务著称。据招商银行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的零售金融在总业务中的营收、利润贡献占比均超过55%。不过,业内的共识是,招商银行过于依赖零售业务,极易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受到业绩冲击。


事实证明,在2024年上半年的发展中,招商银行的零售业绩就因占比过高,而给业绩带来了负面影响。


以上文提及的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为例。数据显示,其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14.37亿元,同比下降超三成。该项数据,就对其整体业绩形成了拖累,而走高的信用卡贷款等零售不良率,也给招商银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埋下了隐患。


而在这些风险之下,招商银行的股价表现,也让投资者充满了情绪。据了解,招商银行公布了上半年财报后,其股价就出现了多连跌。



而且,在2024年的资本市场上,银行股表现强劲,整个板块年内上涨超过20%,而招商银行的PE已经降到了6倍以下,相比于银行板块整体几乎已经失去了估值溢价,昔日的“银行茅”之称,也有些名不副实。


招商银行让投资者很担忧的,还有其内控合规问题。近年以来,招商银行也因此各种违规行为,频吃罚单。


例如,7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因提供隐瞒重要事实的资料、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日前被罚款合计80万元。


而此前的2024年6月,招商银行成都、哈尔滨两地分行在同一天收到了百万级罚单,其中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因多项违规被黑龙江监管局处以240万元罚款,而招商银行成都分行则因更为严重的违规行为被四川监管局罚款290万元,两家分行合计被罚530万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天池大数据科研平台  ·  一文漫谈DeepSeek及其背后的核心技术
昨天
软件定义世界(SDX)  ·  指标数据体系建设分享
2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 DeepSeek?
4 天前
环球时报  ·  金正男案,你来凑什么热闹?
7 年前
硕士博士读书会  ·  “改天”请你吃饭?(深度好文)
7 年前
爱丽丝手札  ·  房地产是如何榨干中产阶层的?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