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本次培训活动有助于提升我村匠人的业务水平,保证新房修建工作,实现乡村建设总体目标,真正打造宜居乡村,全方位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所以交给我负责,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本次培训活动:
第一点,明确培训目标。召开村民大会,收集整理村民反馈意见,明确目前村民对修建房屋的要求,详细了解匠人本身存在的能力短板,借助互联网收集培训乡村建设工匠的重点内容和方向,进一步明确本次培训的核心目标:
全面
提升乡村建设工匠专业技能,规范从业行为,打造本村基层农房建设的“正规军”全面促进农村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点,制定培训方案。成立由专家、劳模工匠共同组成的联合培训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以“理论+实践”双向提升为抓手,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在培训后会进行考核并颁发合格证书。
第三点,开展全面培训活动。
培训前期,开展理论学习。邀请在建筑行业拥有自身专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主讲,围绕农房建设选址与建筑设计、砖混结构与抗震要求、农房常用建筑材料及其性能、房屋建造技术与危房处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法规与施工质量等内容,结合案例分析进行讲解。
培训中期,现场观摩。组织参训人员到农村建筑劳模工匠施工现场进行观摩,邀请劳模工匠结合施工现场典型案例及重点问题进行经验分享,同时鼓励参训人员就自己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与劳模代表进行现场交流。
培训后期,检验培训成果。在培训的最后一天,组织现场考核。上午,对理论知识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检验。下午,组成评审团,对工匠现场操作进行集中打分,对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发放农村建筑工匠合格证书,优先予以聘用。对没有合格的工匠,组织补充培训和一对一指导,尽快提升能力,再次参加补考。
第四点,建立工匠轮训制度。积极探索覆盖工匠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术培训制度,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工匠每三年至少轮训1次,保证工匠可以与时俱进掌握新政策、新要求、新工艺、新技术,全力助推现代化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