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官方订阅号,为CCF会员及计算领域的专业人士服务。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网络大会专题论坛 | 智算时代的网络前沿技术

中国计算机学会  · 公众号  ·  · 2024-10-18 23:26

正文



论坛将重点关注智算中心基础设施、跨层联合优化和可扩展性等关键技术,探讨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和复杂的网络环境。




论坛简介:

智算时代的网络前沿技术

举办时间 :11月9日13:30-17:30

地点 :张家港万豪酒店

注:如有变动,请以官网(https://ccf.org.cn/chinanet2024)最终信息为准


随着大模型的飞速发展,对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飙升,智算时代的网络技术至关重要。本论坛将聚焦于智算中心网络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创新,涵盖各种网络技术及其在大模型、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我们将邀请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共同探讨新型网络技术在提升大模型训练性能、实现算力与数据智能融合方面的作用。论坛将重点关注智算中心基础设施、跨层联合优化和可扩展性等关键技术,探讨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和复杂的网络环境。我们还计划呈现丰富案例,展示技术在工业界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大模型领域的实际成效,并展望技术发展趋势。


论坛日程


论坛主席及嘉宾介绍



主席


李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个人简介:李丹,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专家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中心网络、网络智能、网络安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获教育部“青年科学奖”,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共同主席


高凯辉

中关村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个人简介:高凯辉,中关村实验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数字孪生、数据中心网络等。在SIGCOMM、NSDI和ToN等网络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担任NSDI’25 TPC成员。曾获得CCF优博(提名)、清华大学优博等荣誉。


嘉宾


陈云霁

CCF会士、体系结构专委会主任,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个人简介:陈云霁,CCF体系结构专委会主任,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处理器芯片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研制了国际首款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1号),被Science杂志刊文评价为深度学习处理器的“先驱”和“引领者”。曾是龙芯3号CPU的主架构师之一。2019年开设了国内首门智能计算系统课程。该课程已被国内百所高校采用,培养了学生1.8万人。2020年编写的《智能计算系统》教材已重印5次,曾列京东大学教材排行版第二名。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我国处理器芯片领域历史上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被MIT技术评论评为全球35位杰出青年创新者。

报告题目:计算机系统结构大模型


摘要 :图灵的博士导师阿隆佐•邱奇(Alonzo Church)在1957年提出了面向电路综合的邱奇问题(Church‘s Problem),即机器能否自动设计电路。这个问题被很多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学者视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圣杯”。但此前业界几十年的探索却一直没有突出的进展,机器只能设计一千个门的玩具电路。我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在此问题上取得了突破,形成了国际上首个由AI自动设计的CPU芯片“启蒙1号”。该芯片包含了超过4,000,000个逻辑门,被Nature新闻报道为“对中国芯片发展的好消息”。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发展出能自动设计计算机的芯片、编译器、算法库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大模型。


唐卓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总工程师


个人简介:唐卓,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总工程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政务算力网络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执行主任,湖南大学先进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超智融合环境下区域算网构建关键技术与实践


摘要 :建立算力调度和算力需求对接平台,是提升先进算力和基础算力使用效率的必由之路,关键在于如何提升区域内主要算力中心的资源融合与协同调度能力。报告将汇报由湖南省算力资源现状,以及由工信部门建设,国家超算长沙中心承建的算力调度与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架构和关键技术,包括多中心算力级联、多云环境下的任务协同计算与调度、算网融合与数据协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原型系统研制、以及与省市政务云、运营商算力资源池的并网调度与应用情况。


姚海鹏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家杰青


个人简介:姚海鹏,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家杰青,IET Fellow, 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担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时空安全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执行委员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联合基金等项目20余项,已在IEEE TON/TMC/TSC/TCC等国际学术 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多篇,获得IEEE ICC 2022、IEEE ICCC 2020等会议最佳论文奖,出版专著2本,获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副编辑、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Computing副编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编委会委员等。

报告题目:面向算力互联的智能网络发展趋势及思考


摘要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的全面实施,算力网络对高效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报告将初步探讨面向算力互联的智能网络发展趋势,研究智算网络意图理解方法,通过融合智能技术提升算网效率,增强智算网络的自适应和智能化管控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董德尊

CCF杰出会员、体系结构专委常委、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常委,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博导


个人简介:董德尊,CCF杰出会员、体系结构专委常委、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常委,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国防卓青、湖南省杰青,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与智能计算、并行与分布式系统,长期参与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工作,获湖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A/B类国际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担任Fundamental Research、《国防科技大学学报》、《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等期刊编委。

报告题目:面向超算的高性能互连通信技术


摘要 :互连通信是影响高性能计算系统可扩展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升高性能互连系统的性能,需要从不同层次和维度进行思考和尝试,包括在芯片内探索互连微架构的高带宽/低延迟/低开销设计优化,在芯片间探索拓扑/路由/流控/通信库等的端到端/全协议栈优化,在系统级探索应用驱动的算法/计算/通信的协同优化,报告将分享课题组在本领域的近期部分研究成果。


金鑫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金鑫,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领域为系统软件、计算机网络,主要研究面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网络。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网络和系统领域顶 级会议SIGCOMM、NSDI、SOSP、OSDI论文30余篇。获USENIX NSDI最佳论文奖(2018)、USENIX FAST最佳论文奖(2019)、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2021)、Google Faculty Award(2019)、Amazon Faculty Research Award(2019)、Facebook Faculty Research Award(2018)等奖项。

报告题目:基于分离式架构的大模型系统


摘要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进步,大模型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关注的热点方向。大模型参数规模大,其训练和推理需要消耗大量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高效支持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是智算系统的重要问题。本次报告将介绍我们在面向大规模训练和推理的大模型系统方面的近期工作,包括基于新型分离式架构的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并对大模型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