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在变得丰富,搜索、推荐、内容,不同板块的流量来源让投放渠道变多;消费触点交织在一起,图文、短视频、直播,不同介质的表达让触达变得更方便,却也更分散。那么在这样的存量时代中,品牌商家该如何借助这些媒介,获得增长呢?在以“数智·新生”为主题的第11届金麦营销奖颁奖盛典上,《电商在线》执行主编斯问先生带来《打造“全域式”内容服务,媒介如何帮商家赋能》的分享,以下是分享实录:
大家可以先看一张图,这是我们的用户在看相关内容后留下的一些评论,他可能被其中一些创业经历所打动,也可能被里面提到的“宝藏商品”所吸引。线下的店在什么地方?这个店的名字叫什么?这样求店铺的留言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这些变化也带给我们一个新的命题,电商媒体要如何助力商家。除了一些大家熟悉的品宣、案例报道,或者商业定调,媒介要如何帮助商家去做赋能。
这是我们做的两组报道,大家可以看中间的那一张,这是2023年2月份在土耳其,叙利亚边境发生的一场强震,威力约等于130颗原子弹,造成数万人遇难。加上连年战乱,叙利亚的物资运输要运进去相当困难,当地有一个中国人,正好他是淘宝叙利亚进口馆的负责人。他连夜上架了一个链接,是一款当地的古皂,就是香皂,义卖的钱全部捐给了大使馆,此时这么一个小小的店铺连接起的就是整个世界。
让我们思绪再拉回国内,可口可乐要卖衣服,悄悄开了一家天猫店,我们同学采访了可口可乐的官方,并得到了回复。为什么“不务正业”,为什么不去卖“快乐肥宅水”,相信相关的内容能让很多商家得到启发和思考。
这些年我们做了一些小而美的商家故事,大家也可以看到,丝袜调色师、螺蛳粉闻臭师……看起来很上头,我们做过3000多篇内容,背后对应的就是3000个商家。其中不乏韩都衣舍、戎美等,从小长大到慢慢成长为上市公司的企业。同样我们也会报道一些跨国的大公司,刚才提到的可口可乐、耐克、李宁,我们会做好优秀案例的记录,当然更希望能陪伴这些商家慢慢成长,成长为大的企业。这个过程当中也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能力建设,图文、视频、新媒体打榜、社群、播客,所有的内容串联起一个内容的闭环。到如今,我们全网粉丝已经超过3000万,并且这套能力是可以从电商赛道复用到整个财经领域。比如,大家可以看到张雪峰,不只是电商赛道,他是一个考研的专家。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内容产品,大家可以搜索了解一下。比如有聚焦商业观察的《电商在线》、《商业相对论》,有聚焦商业创业故事的《电商卖家》,也有短视频阵地《电商杂志社》。
最近大家应该有留意到一些创始人在做直播,雷军、周鸿祎,在电商领域刘强东也用数字人的形式来和大家见面,很多创始人都在做直播。车圈更多了,李斌等等,创始人做IP带来的是整个公司的影响。对应的,今年我们也推出了两个新的IP内容:
一是对话中国品牌主理人。我们希望通过不同内容形式的串联,助力商家去打造个人IP,扩大品牌效应。比如我们前短时间采访的宋柚汁,浙江衢州的一个消费品牌。
另一个IP是产业带,掘金产业带,在全民拥抱性价比的当下,我们会走访全国主流核心产业带,并沉淀一批核心好内容。对于商家而言,在个人IP价值之外,我们也希望它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人发现。在这个过程当中,电商媒体编辑部也会上探供应链、直播、商品挂车,都已经在探索了。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媒体矩阵和商家一起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
现在正值618了,你有好的故事,有好的商品,我们有好的记录和卖货的形式……我们常常聚,故事慢慢说,祝大家618大卖。